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种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对苗齐苗壮、减少病虫、增产增收等具有关键的作用。1 晒种 小麦从收割到播种,要经过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这期间,种子易吸湿变质和遭受虫害咬伤,影响质量。种用小麦,在夏贮期间应翻2~3次,每次晒1~2d。夏晒,可以保证种子干燥度,降低种子贮存中的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保证播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此外,在小麦播种前半个月,选晴好天气再晒种2~3d,对提高种子表皮透气性、吸水性,促进早发快生有显著效果。晒种还可利用太阳紫外线杀灭部分种带病菌。  相似文献   

2.
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h,捞出用52℃~55℃温水浸1~2min,使种子温度达到50℃,再捞出放入56℃的温水中,保持水温55℃,浸5min取出,用凉水冷却后晾干播种,对预防小麦散黑穗病效果很好,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石鸿文  柴杰 《植物医生》2001,14(5):45-45
麦种播前处理 ,不仅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而且可防治地下害虫 ,杀死粘附在种子上的病菌 ,增强麦苗的抗逆能力。1.辛硫磷拌种。拌种的目的是以种子带药杀灭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保证一播全苗。方法是用50%辛硫磷乳油25g,拌麦种10kg。拌种时要避光 ,以防农药遇光分解 ,并随拌随播 ,播后用土杂肥盖好。2.多菌灵拌种。主要是消灭种子上所带的病菌。方法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g~40g,拌麦种10kg,拌均匀后堆起 ,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到播种时为止。3.矮壮素浸种。此种方法处理麦种 ,能达到健叶、…  相似文献   

4.
内蒙呼盟无霜期短,适合种植小麦,且连作的面积占60%以上。由于连作,造成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重。为保苗就加大播种量,个别地区小麦每亩播量高达25公斤,连作又引起微量元素缺乏,致使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小麦种衣剂内含微肥和农药,为了探讨小麦种衣剂包衣效果,...  相似文献   

5.
戊唑醇种子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种子处理是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有效措施,在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苏南宜兴和淮北徐州,2%戊唑醇湿拌剂和6%戊唑醇悬剂胺10kg麦种拌药0.3-0.4g有效成分,对小麦的出苗没有显著影响,对根系和冬前分蘖具有促进作用。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较为理想,表现为冬前效果显著,病析率防效60%-100%,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冬前发病高峰。戊唑醇处理区拔节期的病情指仍然极显著地低于对照区,亦显著低于对照药剂纹霉净,侵茎高峰明显推迟,最终的枯白穗防效突出,0.3-0.4g ai/10kg种子拌种的枯白穗防效达到85%以上。由于控病和对小麦生长调控的双重作用,保穗、保产效果明显,最终产量较对照增加10%-15%。  相似文献   

6.
干旱条件下钙与赤霉素混合处理种子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中等干旱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钙和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种子,促进了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通过盆栽-小区-大田试验证明,这一方法最终提高了小麦和其他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研究表明:钙与赤霉素混合应用起到了两者在代谢和生长方面的互补效应,有利于半干旱地区多变水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7.
8.
杨燕  李启新  杜琦 《植物检疫》2000,14(4):236-238
TilletiaindicaMitra(简称TIM,下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病原菌,首先于1931年发现于印度哈瑞亚那邦的卡纳尔地区,此菌引起的病害,由一个在原发地危害轻微的地方性病害发展成为危及小麦生产、影响国际贸易的世界性检疫病害,除印度外,此病还蔓延至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9.
小麦全蚀病是河北省植物检疫对象,也是近两年严重威胁我省小麦生产安全的危险性新生病害。此病一旦发生,蔓延速度极快,一般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发病地块田间形成大量的“枯白穗”,一般减产15%~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以邢台市为例,小麦全蚀病2002年在南和县首次发生,面积133.33hm^2;2004年隆尧、宁晋、清河等县又相继发生,2005年迅速扩展为8个县,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干旱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用1%CaCl2,50 μg/mlGA及其1:1的Ca GA混合剂处理小麦种子,观察对后期生长(灌浆期)某些生理变化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对灌浆期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籽粒干物质积累都有不同程度的效应,其中以Ca^2 处理的效果最佳,这些结果与考种参数综合分析是一致的,其原因是籽粒产量不仅受生长后期一些生理活动的影响,也受生长初期的影响,而经Ca GA处理后成苗率高,成穗株数较多,对环境条件变化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筛选了6种药剂用于杂交水稻“甬优12号”钵苗育秧种子处理,结果表明:采用24.1%肟菌·异噻胺FS拌种包衣再浸种的方法安全性好,促进生长效果显著;干籽播种育秧技术在钵苗育秧过程中存在严重影响出苗率的风险,并且采用23%甲霜·种菌唑ME和24.1%肟菌·异噻胺FS拌种包衣再浸种在秧苗长势和生物量积累方面均优于干籽播种育秧技术;采用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 1000倍液浸种处理对出苗率也存在一定负面影响,浸种浓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2.
种子处理     
Diekm.  M 章月梅 《植物检疫》1991,5(3):186-192
引言健康的种子是优质种子的重要标志。一批在发芽率、生活力和纯度均符合高标准的种子,由于被种子所带的病原菌的污染,可能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甚至使整个区域的作物受损。因此,对农民来说,这些种子是无利用价值的。种子可以被多种病毒、细菌、真菌、线虫和害虫所侵害,而通过种子处理仅有效地防治其中某些种群。虽有许多好农药可用于防治病原真菌和害虫,而对许多病  相似文献   

13.
在施有机肥及氮、磷化肥的旱地,用WSC种衣剂处理小麦种子,可增加小麦分蘖,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及其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能力,使小麦幼苗生长量,尤其是地下部生长量显著增加,旗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使亩有穗数及亩穗粒数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不同施肥条件下,WSC种衣剂增产效果以化肥区最高,有机肥区次之,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区较低,无肥区增产效果最低,因此旱地施WSC种衣剂应主要用于长期单施化肥地块为  相似文献   

14.
NdCl3对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μmol/LNdCl3存在下,小麦种子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中发芽势均有所提高,以20%PEG作为胁迫处理,发现NdCl3在促进小麦种子萌发时,提高了α-淀粉酶和脂酶的活力,但使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NdCl3对胁迫下萌发小麦的培养介质电导率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1-2012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比较了三唑酮3%悬浮种衣剂和苯醚甲环唑3%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的小麦出苗率、生长情况(株高和鲜重)、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小麦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小麦出苗率、株高还是植株鲜重等因素来看,小麦都对三唑酮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在药种比1∶25时,小麦出苗率只有48.76%,药害明显;苯醚甲环唑则相对安全。从小麦株高鲜重分析,三唑酮3%悬浮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600、1∶400和1∶200时的株高和鲜重与对照相比都有增加,说明在适当的用药量条件下,三唑酮对小麦株高和鲜重有促进作用;苯醚甲环唑3%悬浮剂在药种比为1∶600、1∶400、1∶200、1∶100和1∶50时株高和鲜重与对照相比也有稳定增加,但不如三唑酮明显。从结果可以初步推断,适量的包衣处理在对出苗率影响不大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小麦的株高和鲜重。三唑酮3%悬浮剂和苯醚甲环唑3%悬浮剂种子包衣对小麦后期的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均>52.3%。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大部分处理都对小麦亩产量表现出一定的增产作用,苯醚甲环唑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播前干旱锻炼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为了商业贸易,科学研究和生产的目的,国际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水稻种子交流。为满足不同的要求,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各种内容的健康检测。为商业贸易和科研目的的交流。需要根据进口国对进口水稻的检疫要求进行检测。不同国家检疫要求不一,我国对进口水稻种子只要求检疫(...  相似文献   

18.
菟丝子种子灭活处理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强  沈建成 《植物检疫》1997,11(6):339-340
菟丝子种子灭活处理试验初报徐国强沈建成印丽萍(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菟丝子属Cuscutaspp.种子曾在烟叶、波斯菊种子、紫苏种子中发现,也曾作为药材引进。本文所作试验采用常规检疫处理方法,结合目前该属种子的截获情况,对菟丝子种子的灭活处理进...  相似文献   

19.
三唑酮种衣剂在小麦种表的超微分布及抗脱落淋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到三唑酮种衣剂(Tri SCF)以具网眼结构的膜状物包被于小麦种子表面,膜状物厚度约4~7.5μm,种表包被率达95%;对照处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TriWP)拌种在小麦种表呈点状或片状零散分布,种表被药剂覆盖率低于80%。振荡试验中TriSCF包衣药剂脱落率为2%,显著低于TriWP干拌种(43%)或湿拌种(25%)。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检测表明,TriSCF包衣处理的小麦种子在17%含水量砂床上发芽1~7d内,保持种子内的14C-二唑酮放射性强度显著高于TriWP拌种处理,而然失到砂床上的14C-三唑酮放射性强度低开Tri WP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20.
李家荣 《植物医生》1999,12(1):40-41
水稻种子上带有很多病原菌,可在稻株生长的各个不同时期、阶段,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由种子表面、或内部带菌,并传染而引发的病害,叫种传病害。种传病害发生后,对稻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生长季节,可引发病害的再侵染,甚至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