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1991年我们进行了玉米田化学除草试验,目的是探索能否用化学除草取代人工中耕松土除草。一、试验设计 1.中耕松土除草。玉米3~5叶期,杂草基本出齐时,人工中耕松土除草1次,以后每隔15天左右人工拔草1次,保持田间基本无草。 2.人工拔草。杂草出苗后每隔15天拔草一次,基本上保持田间无杂草,但始终不中耕。 3.化学除草。玉米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以后视情况辅以人工拔草,但自始至终不中耕。化学除草又分为以下两种:(1) 灭茬播种玉米田化除。亩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于玉米播后苗前兑水40~50千克喷雾。(2) 板茬播种玉米田化除。套种玉米或麦收后板茬播种的玉米,  相似文献   

2.
句容市丘陵山区农民以种植甘蔗作为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该地区常年甘蔗种植面积在500 hm2以上。由于甘蔗生长期较长,田间杂草危害较重,农民的除草方式是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常用的化学除草方法是在甘蔗排种后用乙草胺作土壤封闭处理,甘蔗出苗后主要用人工除草。由于乙  相似文献   

3.
席草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其生长期长,田间杂草种类多,数量大,草害问题十分突出,采用化学除草代替人工除草已成为当前席草生产的迫切要求。为此,我们于近两年中对席草田的杂草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化学防除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新农药》2005,(6):47-47
蔬菜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同时也难以控制大量杂草的繁殖危害,而采用化学除草技术见效快,效果好,省工省时。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蔬菜地的化学除草技术。  相似文献   

5.
西宁郊区唐菖蒲繁殖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道城 《杂草科学》1996,(4):13-15,5
本文针对西宁区唐菖蒲种球繁殖田早期人工除草的困难,对田间杂草种类,发生特点,,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对早期用2,4-D丁酯防除阔叶杂草的毒力,时间及剂量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为西末郊区种球繁殖田杂草防除提出了一条种源隔离,早期化学防除,中后期人工拔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留兰香、薄荷油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方面,是我省主要创汇物资之一。我场每年种植4万亩左右,是本场职工主要经济收入来源。70年代薄荷、留兰香栽培中人工除草工作极为艰巨,由于行距窄、密度大,只能用手铲除草,每个工日只能除草0.2亩左右,挫伤了栽培积极性。1984年起应用稳杀得、盖草能、禾草克等进行化学除草,解决了田间禾本科杂草的危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多年使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田间杂草群落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以禾本科杂草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莎草和阔叶杂草为主。至1989年,除草工作又开始回溯到人工防除,化除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从1985年的90%以上下降到1989年的30~40%。因此以化除来解决田间莎革和阔叶杂草的危害,是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急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以化学除草技术为依托,“免少耕”为特征的轻型农艺获得肯定和发展。上世纪中期,在麦田、棉田等建立免耕技术曾有报道。作者从上世纪60年代起对广西主要作物的轻型农艺技术曾作深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重点对稻作早播稀植秧田少耕、直播田化学除草少耕、抛秧田免耕、移栽稻田化除少耕、双季稻夏种免耕、甘蔗地化除少耕、南方果园除草少耕、西瓜、草莓免耕等进行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田杂草消长规律及化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阴地区夏大豆苗期正值连阴多雨,高温高湿季节,适宜杂草生长,杂草危害严重,由于连阴多雨,人工除草困难。夏大豆单、双子叶杂草混生,草相复杂,除草剂使用技术掌握不好,化除效果不佳。为此,作者于1992~1996年间对夏大豆田间杂草种类、消长规律及化除技术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夏大豆田杂草种类及发生数量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未进行过人工及化学除草的田块调查。每块田查5点,每点1m2,调查记载杂草发生种类及数量。1.2夏大豆田间杂草消长规律现测试验在淮阴市农科所进行,大豆品种为洪引1号,麦茬常规耕翻。大豆播种后,田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点观察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 设置化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机械除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6个大处理,37个小处理,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的效果和草害水平。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4种,其中藜、猪毛菜和狗尾草为主要危害杂草,其发生时间主要在5月中旬—6月中上旬;不同措施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明显,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依次为综合除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化学多因素除草>化学单因素除草>机械除草>不同覆盖度控草>不同播量控草>耕作制度控草>不同播期控草。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用化学除草剂防除蔗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君 《广西植保》2007,20(4):16-18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出苗前和中耕培土后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蔗地杂草,能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防效,节约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使用5种蔗地常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比人工除草平均每公顷增产9 765kg,平均增收3 138.9元。38%阿特拉津胶悬液3 000ml/ha 80%阿灭净可湿性粉剂1 500g/ha混用杂草鲜重防效最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旱稻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型的高产细粮作物。与水稻相比由于其在旱地直播,又很少灌溉,苗期生长缓慢,田间覆盖度低,一般竞争不过杂草。尤其遇到高温多湿条件,杂草滋生快,数量大,种类多,很容易形成草荒。而旱稻田间行作小,不便于中耕除草,特别是禾本科杂草滋生和生长持续时间长,密度大,有些还易与稻苗相混不易辨认,致使人工拔草费工、费力。而化学除草施药方便,药剂对杂草杀伤力强,见效快,省工、省时、省力,已成为现代  相似文献   

12.
草甘膦防除假高梁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伟东  吴际云 《植物检疫》1999,13(5):286-288
经对几种茎叶除草剂除草效果的筛选,结果表明草甘膦为假高梁的有效除草剂,草甘膦的最佳剂量为6000g.a.io/hm^2,试验还就假高梁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进行比较,表明化学除草是对假高梁有效、可行的扑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草甘膦防除假高粱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对几种茎叶除草剂除草效果的筛选 ,结果表明草甘膦为假高粱的有效除草剂 ,草甘膦的最佳剂量为 60 0 0 g .a .i /hm2 ;试验还就假高粱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进行比较 ,表明化学除草是对假高粱有效、可行的扑灭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非耕地化学除草中,经常有农户反映草甘膦除草速度较慢、部分杂草抗药性上升较快的问题,为此,我站对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70%草甘·三氯吡可溶性粉剂,进行了一系列田间药效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浅谈西瓜田除草剂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西瓜消费量逐年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新技术的推广.盖膜西瓜、大棚、拱棚西瓜更趋普及。西瓜田化学除草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难题.尤其是采取大棚、拱棚和盖膜种植,由于温湿度更适合杂草生长,人工除草操作不便,致使杂草生长更旺盛,危害更严重。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化学除草,对发展西瓜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高效的高粱除草剂和适合的施药方式, 我们进行了高粱田间杂草化学防除药剂及施药方法筛选试验, 通过除草效果、产量和收益分析, 初步认为:施药方法上土壤封闭明显优于茎叶处理。土壤封闭剂中, 42%丁·异·莠去津SC、42%异丙草·莠SC除草剂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防除作用优良, 鲜重防效均超过90%, 高粱产量虽低于人工除草, 但差异不显著, 减产幅度在1%以下; 使用这类药剂高粱生产的利润高于人工除草。茎叶处理剂中, 25%辛酰溴苯腈EC等除草剂对高粱生长影响较小, 对藜、反枝苋等阔叶杂草防效高, 高粱产量低于人工除草, 但高粱生产的利润高于人工除草。建议在高粱生产中使用这些除草剂。  相似文献   

17.
芝麻地化学除草技术芝麻是优质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草荒一直是芝麻高产的制约因素。当前,化学除草因其省工、快速、成本低,且比人工除草增产,已成为消除芝麻草荒的主要手段,其方法有播后芽前除草和出苗后除草两种。播后芽前除草,使用方法为:在播种后3d...  相似文献   

18.
吴英佺 《植物保护》1989,15(4):53-54
东台市沿海旱粮地区,夏大豆以春玉米间套种为主,只部份麦(油)后单种。田间以马唐、狗尾草、蟋蟀草、旱稗、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为主。苗期需人工除草2次,每亩需5个工。此的正值梅雨季节高温多雨,杂草暴发为害,人工除草效果差,一般产量损失2至3成。1985—1987年对夏大豆的化学除草进行了试验与示范,3年已示范2.13万亩,每亩可省工4.5个,增产大豆30—50公斤。有关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何建群 《植物医生》2007,20(6):33-34
对大蒜田间杂草进行除草试验示范表明,在大蒜播后苗前,每667m2施用果尔乳油30mL和40mL进行土壤喷雾,对大蒜出苗生长安全,除草效果好,蒜薹、独蒜和分蒜的产量、产值高,与人工除草相比,节约生产费用。  相似文献   

20.
韩德元 《植物保护》1989,15(3):52-53
育苗韭菜苗期生长缓慢,杂草危害严重,人工除草既困难又伤苗,化学除草省工防效好。过去用的除草剂一号对育苗韭菜安全,但该药早已停产。生产中使用的扑草净和除草醚除草效果很好,但对韭菜的安全性较差,造成韭菜出苗率低,苗黄弱。扑草净在沙质土壤中药害更为严重。我们对地乐胺在育苗非菜田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从网室、田间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看,使用48%地乐胺200—250克/亩对育苗韭菜安全,除草效果理想,持效期也较长,能够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近年来已推广600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