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毋庸置疑,国家放开政策让农民工落户城镇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农民工进城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很容易出现"进城易,住城难"的局面。那么,农民进城落户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农民都愿意进城落户吗?农民对进城落户都有些什么顾虑?相关部门应为农民进城落户做好哪些政策准备工作?本期栏目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速览     
正五部委建立"人地挂钩"机制为了保障进城落户人口建设用地需求,更好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0月10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求,到2018年基本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形成部门联动、上下衔接、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设用地供应制度;到2020年,全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地挂钩机制政策体系,为如期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提供用地保障。《实施意见》提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要更加突出进城落户人口因素,合理确定城镇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且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承载大量增长的人口,而现代农业由于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环境与农产品的污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业部召开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农业开放入世、农民工大量进城之后,又一轮指导农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规则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要抓好市场信息服务、试点示范和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农产品网上交易额占比达到8%。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相似文献   

5.
<正>现今在农村,大量农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已向进城务工、中介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谋求发展,"兼业"成了新型农民的特征之一。新型农民要做好"兼业",就要掌握3种本领,扮好3种角色。一要提高在家务农的科技水平,当好科技型农民。新型农民应多  相似文献   

6.
人们经常把与传统相对立的农业称为现代农业。如把现代农业理解为工厂化农业,主张农业生产工厂化、农民工人化;把现代农业理解为规模化的农业,崇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把现代农业理解为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追求"吨粮田"、"万元产值"等。其实这些并不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现代农业的本质在于现代农业理念的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和现代农业组织体系的构建。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可持续的理念在传统农业文化中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土地流转概况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显现。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进城居住和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都市农业是中牟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主要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特种种植与养殖业、农业科技园区、加工农业及出口创汇农业等,现已初具规模。通过研究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中牟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交融发展从国际经验看,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城镇企业进入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工农业交融发展,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带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长营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实现我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城镇建设目标,我们结合本镇实际进一步提出了"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积极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努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全国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480万。"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推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全国10个省份开展鲜活农产品进城和放心农资下乡试点,电子商务标准、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信息进村入户试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鹰皇庄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运营的"庄园假日"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通过搭建电脑端、手机端一体化的"5211go"电商交易平台,引导城市居民回归田园,开启主题庄园"快乐游玩"、有机农场"溯源消费"、"快乐庄园主"假日生活方式,让城市消费需求下乡,让农业资源及农产品进城;通过搭建"云庄"管理系统,为全国缺乏品牌化运作的农家乐和农场提供电商服务,实现产品联网、营销联动、服务联营,促进农业及农产品品牌化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老人农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引发3个问题:农业生产进度时常受到影响;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方式,在一些地方逐渐被"懒人农业"替代;农民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水平有限,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现代农业必须要年轻化、知识化的农民,在劳动力大部分进城进厂,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地纷纷启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农业电商不仅为农村地区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而且促进了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工程的实施将各个村连成一张大网,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向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推送信息。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亟须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土地流转概况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显现。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进城居住和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这些农户对原来承包耕地的经营精力减退。经营能力下降.不可避免地要将土地进行流转。  相似文献   

16.
<正>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城镇集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民居住和就业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给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随着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对农业生产的要求提高,都市农业就是地处城市,依托城市发展并服务居民需求的现代农业,是城镇发展的重要组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在不断调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城  相似文献   

17.
<正>调动城市资源下乡,必须努力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特别要盘活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在"新型城镇化"热潮中,有的地方强调农民进城多,引导城市资源下乡少,这必将继续拉大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事实上,积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文化等优质资源下乡,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升级,才能更好地实现城乡融合统筹发展。轻视资源下乡是"重城轻乡""城乡分治"传统思维的延续。如果单向强调农民进城,结果是进一步把农村有限的资源再向城市集中,导致农村空心化,使现代农业发展缺乏资金、人才,使古村落等传统文化保护缺乏支撑,使乡村产业多元化尤其是农业、休闲旅游业、生  相似文献   

18.
政策概览     
正(1条)国家发改委:2016年多项措施吸引农民进城国家发改委就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规划司负责人介绍,将首先在户籍制度上创新,吸引农民工进入城镇,包括: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督促各个外来人口聚集地区实施更加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的"三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年龄高、文化低、集约化程度不高,耕地缺乏综合配套,土壤肥力下降,种植效益低下,部分农田还闲置撂,目前耕地已不足800万亩,这将严重影响后山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此,如何加快土地流转,培肥地力,集约经营,让有限的耕地"活"起来,"动"起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必  相似文献   

20.
罗雁  杨妍  陈蕊  武卫  钱敏  陈良正  李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71-6975,6978
介绍了低纬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分析了国外低纬高原地区主要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教训,如印度农业的"三大革命"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巴西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墨西哥"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去农业化"使其农业丧失比较优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南非等国家十分重视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云南高原农业自然和社会资源条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建议:应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发展山区有机生态农业和秋季农业;强化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