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断奶后,容易产生生理和环境适应性的应激,从而造成各种机能紊乱。通常仔猪在体重30千克以前,属于生长的危险期,仍需加强保育。保育工作应从下面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2.
集约化猪场断奶仔猪也叫保育仔猪,研究表明,猪要在生长肥育期内生产性能优良,就必须在断奶后尽可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尤其是断奶后第一周的长势,将对其以后的生长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保育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比新生仔猪明显增强,但较成年猪仍有很大差距,其饲养管理的关键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的环境,减少应激,预防疾病,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其快速生长,防止落膘,为肥育舍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育肥猪。  相似文献   

3.
施立安消毒与环境改良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施立安(Stalosan F)消毒与环境改良剂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良好效果,本试验对湖南某猪场225头新生仔猪和198头保育仔猪使用施立安后的生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立安组哺乳仔猪死亡率和腹泻率分别为0和3.1%,保育仔猪死亡率和腹泻率分别为2.5%和12.1%,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头均日增重分别为0.209 kg和0.216 kg,产仔舍和保育舍内氨气浓度分别为4.03μg/L和1.48μg/L;产仔舍溶血细菌菌落数为6.5个/皿,保育仔猪料重比为1.39。以上试验数据均优于相对应的对照组,证明施立安能降低仔猪死亡率、腹泻率以及舍内氨气浓度与细菌数量,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生猪的生长过程中,仔猪保育阶段是指仔猪断奶后到育肥前的阶段,这个阶段中的仔猪也被称为断奶仔猪。仔猪断奶后会进入成长应激阶段,固态饲料是其主要的营养来源,由于没有母乳的呵护,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就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而环境温度的变化同样会使保育阶段的仔猪感染各类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身体健康。本文将对仔猪保育阶段饲养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做好仔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仔猪在保育阶段是受应激影响最多的时期,如断奶、 转群、 调栏、 换料、 环境变化、 免疫等,导致保育仔猪死亡率高,而目前规模猪场普遍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笔者根据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从猪场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保育仔猪的细节管理来减少应激,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拉稀、消瘦、生长缓慢等现象在很多猪场依然比较普遍。特别是阳春3月,乍暖还寒,供暖停止,断奶仔猪转到保育舍要适应低温的新环境,这一过程的把握对日后仔猪增重的影响有多大?营养、猪舍环境等因素如何调控都需要仔细考虑。当然,现在多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并且特别适合保育猪的饲养,但是在猪舍设计、仔猪疫病控制等方面又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将学术观点与企业经验一起展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供暖对规模化猪场猪舍温热环境及仔猪健康的影响,选择供暖最远端的产房、保育舍各1栋为研究对象。每天测定产房、保育舍内前、中、后不同位置(测定点)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试验期分别记录产房仔猪出生数、断奶仔猪成活数、保育舍转入仔猪数、转出仔猪数,并计算产房仔猪在哺乳期和保育期的成活率。同时,在规模化猪场的产房、保育舍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地热井各1眼,地热井出水温度为55℃,回水温度为25℃,猪舍采用50 m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供暖。结果表明,第1周至第4周试验产房中间位置的测定点温度均显著高于前、后两端位置的测定点温度(P<0.05),第1周至第4周前、后两端位置的测定点温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1周至第5周保育舍中间位置测定点温度均显著高于前、后两端位置的测定点温度(P<0.05),第1周至第5周前、后两端测定点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产房、保育舍内不同测定点相对湿度及不同组别仔猪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对规模化猪场猪舍进行供暖,能够基本满足猪舍温热的环境要求,保障仔猪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保育仔猪阶段是哺乳仔猪阶段的后续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组织器官的发育仍然不健全,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仍然较弱,也是容易发病和死亡的关键阶段。为保育阶段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减少保育仔猪发病死亡的有效途径。全气候环境控制系统设备在为数不多的规模化猪场中对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全气候环境控制系统将排风机、管道风机、百叶窗进气口、加热器、湿帘等环  相似文献   

9.
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仔猪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对养猪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从饲养环境、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总结了保育猪的管理技术,以期为保育仔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春季保育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育仔猪处于刚刚断奶阶段,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而春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如养殖场户对保育仔猪饲养管理不当,再加上饲养管理环境突然改变、饲料突然更换、免疫注射  相似文献   

11.
保育仔猪各项器官机能发育较好,但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断奶、换料和转群等变化后,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出现保育仔猪的患病、死亡等现象.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充分考虑到保育猪的特殊性,加强对保育猪的科学养殖管理,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保育猪的生长质量,并实现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本文将结...  相似文献   

12.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1营造良好饲养环境,切断病原微生物入侵途径1.1建好理想的产房和保育舍产房和保育舍应建在整个猪场中最好的位置,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确保干燥、保温、通风良好。产房采取高床分娩栏,保育舍采用漏缝地板,减少仔猪接触粪、尿。1.2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产房和保育舍实行空栏消毒制度,空栏时间要有15d左右。空栏时先把…  相似文献   

13.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在保育期间,体重稳步增加且死亡率很低.断奶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潜能较高,但许多因素会影响这种潜能的发挥,影响断奶仔猪性能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有:断奶日龄和体重,断奶后的营养,保育舍的环境以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规模养猪场仔猪保育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经 4~ 5周断奶从分娩舍转到保育舍 ,在 30天左右的保育期内各种机能发育仍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增长体重是仔猪保育阶段的主要目标。但断奶后的头几天内 ,由于突然脱离母乳 ,采食固态饲料 ,重新组群及环境变化等应激造成仔猪体内一系例变化。消化酶的分泌下降 ,胃中酸度降低 ,影响仔猪对饲料的消化能力 ,易引起下痢 ,故在饲养管理方面应采取与仔猪生理机能相适应的方法和措施。1 饲料与营养根据仔猪断奶期和保育期消化机能尚不完善的生理特点 ,配制饲料要注意营养性、消化性和适口性三方面的要求。 40日龄之内应坚持使用哺乳期专用仔…  相似文献   

15.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在保育期间,体重稳步增加且死亡率很低。断奶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潜能较高,但许多因素会影响这种潜能的发挥,影响断奶仔猪性能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有:断奶日龄和体重,断奶后的营养,保育舍的环境以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是指断奶到60~75日龄的猪,又叫保育猪,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断奶后1周内仔猪负增长的个体,要比日增重100~150 g的个体延迟10~15 d上市.过好仔猪断奶关,降低断奶应激,搞好驱虫和防疫,控制腹泻,是断奶仔猪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7.
断奶仔猪腹泻的诱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因诸多应激因素的影响,断奶后保育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高达20%~30%,病死率达15%~20%,病愈后仔猪生长迟缓,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断奶后保育仔猪的发病率,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就仔猪断奶后保育期间腹泻的发生原因和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保育猪俗称断奶仔猪,保育阶段就是指仔猪3~4周龄断奶后独立生活至开始育肥的阶段。保育阶段仔猪母源抗体迅速衰减,仔猪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仔猪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再加上断奶应激以及转群后生长环境、饲料形态等多种因素的改变,都会对保育猪的生长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生猪养殖管理中,保育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育阶段仔猪的好坏是规模化养猪场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准确把握此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养猪迈向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保育仔猪是指断乳至60~75日龄的仔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成活率、增重率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1 对外购仔猪育肥要在无疫区选购品质优良的健康仔猪,仔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d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再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和驱虫工作,未去势的要去势. 1.2 生长育肥舍要彻底清扫、消毒和干燥后,方可转入保育猪. 1.3 保育猪转群要合理分群,应尽量原窝或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逗应激. 1.4 转群后最少用5~7d的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营养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