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种技术不够成熟是制约杂交小麦实现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省1997年以来的制种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不育系的制种特性是建立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云南以选育具有优良制种特性的不育系为重点,将温光敏两系法制种程序简单的技术优势与优良不育系选育、组合筛选、制种栽培技术以及云南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建立了一套较简易、高效、实用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即父母本同期分播、分收+人工辅助赶粉+常规小麦高产繁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杂交小麦制种这一技术瓶颈问题,为杂交小麦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种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两系法杂交水稻健康持续发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选择不当以及不育起点温度漂变是导致两系杂交稻制种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选育不育起点温度低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能降低制种风险;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两系杂交稻制种“三个安全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气象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以往生产上盲目选择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问题;研创了株系育性鉴定方法和一季加再生冷水串灌繁种技术,采用该方法生产原种能降低原种生产世代数,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通过以上研究可从种性、种源和制种地三方面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春制(繁)后不育系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春制(繁)后的不育系再生利用技术,是根据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野败型雄性不育系再生力很强的特点,利用早、中熟杂交稻组合春制(不育系春繁)后的不育系再生进行制种.1983开始连续进行5年系统试验研究,获得  相似文献   

4.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培育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促进棉花核雄性不育杂交种在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对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类型、培育与利用、杂交种生产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介绍17种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基因类型及其不育性遗传,通过采用自然突变体的选择、人工诱变、人工转育和改良、生物技术创造等方法培育核雄性不育系,应用于棉花育种研究,中国选育出利用ms14和ms5ms6的核雄性不育杂交种28个,杂交制种技术方法和标记不育系的研究进展为高效简化的杂交制种技术提供支撑。分析指出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较好,提出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扩大应用的技术关键是要在标记不育系的研究和创造方面取得突破,在当前核不育杂交种制种中采取不拔除可育株、标记后人工辅助去雄可节约制种用工而不降低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常用发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由于不育系开颖、陈种、穗萌、种衣剂、南繁新种等原因和催芽技术上的问题,常会出现发芽烂芽问题.由于水稻不育系用种量增大,种子成本高,关系到花期相遇,因此解决制种中发芽这一关,是取得制种效益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花粉离体操作生产杂交水稻种子浙江农业大学舒庆尧,夏英武,柳更在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上,我国已取得许多成果,其中以“三系七圃法”最为完整。但由于制种时需要同一田块种植不育系和恢复系,因此插秧、收获等农事操作需要人工完成,无法采用机械化操作;由于不育...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3个染败类型粳稻不育系与3个分子辅助选择的恢复系制种机制比较,研究北方杂交梗稻高产制种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动态和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等特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决定性作用;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关键性作用。大田制种比较9个组合相同行、不同行结实率与制种产量的差异,得出高产制种机制在于制种父母本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综合各研究结果,认为制种关键因素对结实率所起的作用为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张颖面积。本研究为杂交粳稻高产制种在不育系、恢复系的高异交结实特征特性的选育上提供理论基础,为从根本上解决北方杂交梗稻制种产量偏低的问题和北方杂交粳稻稳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杂交水稻的制种过程需要两个亲本材料——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然而水稻不育系常常具有"包穗"(即抽穗期穗子被包裹在叶鞘内难以抽出)的特性,为杂交稻制种带来很大困难。研究表明,最上部茎节内活性赤霉素水平的降低是导致不育系包穗的主要原因。生产上往往需要在后期大量喷施"九二零"(赤霉素)来克服杂交制种中不育系的包穗问题。然而,"九二零"  相似文献   

9.
张耀文 《种子科技》2001,19(6):354-355
杂交油菜制种技术较复杂 ,中间环节多 ,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而对制种环境、媒介和亲本都有严格要求。下面分别谈谈影响杂交油菜制种质量和产量的因素 ,及其可采取的相应措施。1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质量的因素1.1 亲本配合力 :杂交油菜制种需要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若亲本选择不严格或越代使用 ,使亲本间配合力降低 ,则会导致所制得的杂交种子纯度降低 ;若保持系的保持能力不够 ,则会使用于制种的不育系的不育率和不育度都较差 ,出现大量的半不育株和正常花株 ;若恢复系的恢复能力较差 ,则会使所制得的杂交种子中…  相似文献   

10.
高效制种技术是杂交小麦推广和产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适宜制种区域的探索是制种技术研究的关键内容。以往基于光温敏不育的BS系列杂交小麦制种区域较为单一,多集中在安徽阜阳地区。为扩充杂交小麦的制种区域,本研究将陕西渭南地区与传统制种区域——安徽阜阳种子生产区进行了生态气候条件比较分析。渭南地区小麦生长期平均温度较阜阳低1.3℃,育性转化重要时期平均温度相差小于1℃;日可照时数与原阜阳制种区相近,从光温等生态气候条件上为BS系列杂交小麦制种提供了可能。同时,渭南地区在小麦种子生产关键时期降水量较阜阳低41.7%,种子质量更有保障。在此基础上,在陕西渭南地区开展了BS系列光温敏不育系育性鉴定和中试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BS系列骨干不育系自交结实为0.5粒/穗左右,不育度可达98%以上;各杂交种平均异交结实数可达14.4~20.7粒/穗,制种产量超过3 000kg/hm 2,并且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符合杂交小麦制种生产要求。渭南地区可作为BS系列杂交小麦制种的备选区域。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是优质品种推广的关键,制种是种子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制种产量受到环境、父母本花期和花时等因素的影响。在适宜环境和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前提下,花时则是影响制种产量的关键。为了研究以茉莉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新型开颖促进剂在杂交水稻大田制种应用中的效果,以 4 种制种杂交稻不育系母本为试验材料,根据亲本特点,前期喷施赤霉素结合抽穗期喷施开颖促进剂,对不育系花时、开颖数量、结实率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开颖促进剂在籼稻两系不育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粳稻三系不育系的制种中,能够有效提前花时,提高颖花开放数量,促进集中开花,在不影响 杂交种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不育系的结实率,显著提升制种产量,采用无人机进行大规模商业制种,其产量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保证杂交玉米制种质量和提高单位面积制种产量,是目前杂交玉米制种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和制种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配套技术措施。一、杂交玉米制种的质量控制 1.建立杂交玉米繁种、制种体系。各级种子公司应狠抓杂交玉米种子的专业化生产,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品种试验、原种(包括玉米自交系和不育系等品系)生产、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浸种催芽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安徽省东至县种子公司(247200)王金泉童银舟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杂交水稻种子都是用生理机能失调的野败细胞质不育系制种而得到的,这种不育系花时紊乱,开花时间长,加之九二O等激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生产出来的杂交水稻种子颖壳闭...  相似文献   

14.
徐艳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9,27(11):32-33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是用水稻的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统称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与恢复系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生产杂交种子的活动。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最大特性是存在育性转换的现象.导致其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是温度(籼型)和光照(粳型),气候条件(温度和光照)是影响两系制种的关键因素。所以,与三系法制种相比,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有更严格的要求。笔者认为,须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两系杂交水稻种子实行商业化推广以来,因其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易受低温危害发生育性转换,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所以,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越来越受到各种业公司高度重视,如何有效降低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风险,成为各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种子生产管理角度,简述了降低影响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大堆催芽技术贵州省遵义地区种子公司(563000)苟开礼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由于不育系(母本)的生育期较短,错期安排上都比恢复系(父本)迟播。由于所用母本种子数量大,种子催芽时较适合采用大堆催芽法。1种子处理1.1晒种:把不育系种子在场...  相似文献   

17.
乐优58系黔南州农科所采用优质抗病不育系乐丰A与自选优质高配合力恢复系QNR 2058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植株群体整体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结实率高、耐冷性较强的优点.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0004号).为了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对乐优58的制种技术进行探索,总结了乐优58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主要缺点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用兄妹交繁殖后,不育株率只能保持在50%左右,制种时必须在开花前拔除占母本群体50%的可育株,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但两系法在彻底清除可育株和严格的隔离条件下,制种的纯度可达99%以上,能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因此,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仍然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常用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方法。本文研究在保证两系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大面积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对两系杂交粳稻安全制种进行探索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3—2005年用光温敏核不育系Y4S与中粳稻372—2配组生产的杂交粳稻种子,在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下,3年制种纯度分别达到99.65%、98.53%和97.48%。根据笔者的经验和实践,两系杂交粳稻安全制种必须抓好以下技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及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明 《种子》1990,(5):47-50
在杂交水稻的繁殖和制种过程中,亲本不育系种子的纯度不仅直接影响繁殖制种的产量,而且还影响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发挥。本文通过对13个不育系两地三季鉴定试验结果的分析,力求对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变异及鉴定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