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编辑部:我叫徐义荣,是苍山县贾庄乡时村人,反映俺村村主任夏西秀强行收回俺家责任田,井用拖拉机将俺家长势良好的三亩地的良种麦苗全部耕翻毁坏的事情。我家1998年实行土地第二轮承包时分得责任田5亩多,一直耕种到去年秋天,并持有苍山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承包权证书,承包期为30年。从2006年的11月至去年7月,我的3个女儿相继出嫁结婚, 相似文献
2.
下岗,对一个企业职工来说,就好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意味着生活工作开始变得艰难和陌生起来,姚荣光在1997年也遇上了。他所在的物资流通企业倒闭了,36岁的他下岗了,然而他并没有消沉,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点燃了自己生活的明灯。下岗之初,姚荣光也曾彷徨、徘徊,甚至茫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地作为农民最为重要的物质财富,对乡村全面振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农民与土地稳定的承包关系,国家先后推行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与"长久不变",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稳定大家对土地投资的预期,更好地实现农地利用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们这里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宁夏:刘文发刘文发同志: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 相似文献
5.
从"地荒论"入手,分析了国内的土地供求特征,认为"地荒"主要是供地和用地双方对于整个土地市场供给情况的判断存在差异.国内的用地的确非常紧张,但是由于大量闲置土地、粗放用地的存在,因此仍然具有巨大的用地潜力,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增量土地、积极重整存量土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编辑同志:我们这里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读者刘文发 相似文献
7.
农民进城定居成本很高,需要很多资金。农村居民在过去几十年中以巨大牺牲支持了城镇化建设,却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条件下新型城镇化的牺牲品。政府从耕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过程中获取的土地权益很多;除征用土地的农民外,惠及普通农民的部分却有限。为拉动消费,政治上比较强势的政府与经济上比较强势的城镇居民应该支持政府制定政策,允许进城定居的农民从土地收益中获取更多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8.
董蔚民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10,(11)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一生一世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以土地为生存基本保障的农民。就像风筝,即使飞得再高再远,都被一根线牵扯着。从古到今,从外到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知演绎了并且还要演绎多少土地悲喜剧。远的不说。20世纪前叶,我们的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为的是每个农民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刨食, 相似文献
9.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现阶段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2007年岁末来临,广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又将出现一个高峰,这反映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但对流转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正确引导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地方政府利用城中村改造之机非法侵夺城中村村民因集体土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巨大财产利益,并引发了村民与政府的对立与冲突这一情况.对城中村改造中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受损的观念因素、立法因素、执行因素及监督等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转变观念、完善立法、矫正制度、强化监督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13.
规范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促进农村生产公益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事一议”作为税费改革后发展农村生产公益事业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维恃农村公共事业基础建设和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梳理了近百年农民由分化到齐平再到分化的生存状态,并根据在豫南周村的调研资料详细探讨了当下农民的分化情况.本文将当下农民划分为"纯务农农民"、"半工半农农民"和"非农农民","非农农民"又可分为"常年在外务工农民"和"在外经商农民",这四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依次降低,因此在相关土地制度设计时要予以考虑,要保障占农民...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10,(5):22-22
最近,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在解答农民来信时指出,对于承包期内能否根据人口变化调整承包地的问题,国家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和《物权法》第130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因人口变化而调整承包地。所以,多年来,对于承包地,各地实行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培训新型农民在创建和谐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筹措培训资金2个方面叙述培训新型农民所需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养信息致富带头人和全面培训新型农民等3个方面论述沈阳市关于培训新型农民工作是如何具体实施的,提出应该建立关于农民教育方面的长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规模土地流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村庄生活的逻辑,农户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转入或流出土地,有利于土地在村庄内耕者和非耕者之间形成一个合理配置。相反,以村为单位的土地规模流转牵扯到不同类型的农户,相当于将他们从乡土"连根拔起",流转所带来的政治社会影响较大。该研究基于对安徽S、M村的实地调研,从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的不适应入手,分析了土地规模流转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农户的影响,总结了土地规模流转导致的农民生活逻辑变化,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地方政府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尤其要区分不同类型农户生活逻辑,谨慎对待农村土地规模流转。 相似文献
18.
19.
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广大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我国自古至今都沿袭着妇女结婚落户男方的传统习俗。由于户口的迁移变动和土地生产资料的特殊性,农村妇女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被侵占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国家在立法和出台政策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流转观念落后、土地流转程序和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信息比较闭塞、土地流转监管不到位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土地更好更快流转。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土地流转观念落后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在我国城乡二元化制度背景下,土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绝大多数农民把承包地作为自己主要的生产资料和最终的生活保障,农民宁愿粗耕粗放,赔本经营,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