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水温适宜,既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因此要注意鱼塘的消毒和投喂饲料的质量,严禁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有毒物质进入池塘。夏季水温升高,其理化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施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鱼塘鱼类发病率低于5%时,可进行药物挂袋,或区域性施药,即取一定量的药物放入木桶内,加水溶化,然后在池塘内选2—4个小区泼洒,紧接着投喂人工饲料,吸引吃食,从而防病;当发病率大于10%时,要全池泼洒药物,水体估量要准确,用药浓度要低于常用量,且24小时巡塘。  相似文献   

2.
一、注意在对池塘泼洒药物前,首先应正确测量水体;对不易溶解于水的鱼药,应先在木质、塑料或陶瓷容器中使药物充分溶解,再均匀地全池泼洒。二、注意泼洒药物一般应选在晴天的上午,以便于用药后对鱼类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对光线敏感的药物,则应在傍晚泼洒。三、注意泼洒药物时一般  相似文献   

3.
许立成 《农家致富》2014,(16):42-42
科学选用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鱼病,而且不少药物对鱼类有调节代谢、促进生长、改良消化吸收,以及提高饵料、肥料利用效果。一、看季节、分时间4-9月份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类病害高发期,因此要求每月用药1次。用药应在晴天9:00-10:00时或16:00-17:00时进行,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时间。但阴天最好在中午12:00-13:00时用药。二、看病因、分病情要根据鱼病发生的周期性来分析判断病因,对症用药。如随意用药不仅会延误治疗时间,还会加重水体污染,使病情恶化。病情较轻或预防用药,可用剂量的下限;病情较重的鱼,往往已失去摄食能力,则口服方法难以治疗。几种鱼病并发时,应先对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在鱼病防治中,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损失,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准确测量、计算水体体积,根据所需药物浓度精确计算、称量,充分溶解,均匀泼洒。药物充分溶解,使药充分发挥作用,避免鱼类误食药物小颗粒而死亡。2.泼洒应在晴天、下午,这时水体中溶氧较高。不能在阴雨天或清晨,更不能在鱼浮头时泼洒,因为这时常常水体缺氧,用药后会引起鱼类死亡。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高锰酸钾等应在傍晚泼洒,因为它们对光比较敏感。3.泼洒药物时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尤其是像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药物,而且全池均匀泼洒时,不留死角,使全池水…  相似文献   

5.
正1.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首先要看季节,不同的季节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要根据气候特点来诊断鱼病的起因。4—9月份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高发期,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另一方面也要搞好鱼病防治工作,提高养鱼成活率。因此,4—9月份要每月用药1次预防疾病发生。鱼病发生的原因有2种,一种是细菌性疾病,另一种是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用漂白  相似文献   

6.
一、合理施肥 施肥要"四看”,即看水、看天、看季节、看鱼类活动的情况.具体操作管理:主养肥水性鱼类的池塘,5~6月份以施有机肥为主,一般7~10天施肥1次,7~9月份少施或停止施有机肥,改施化肥,4~6天施肥1次,具体施肥量以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鲢、鳙鱼每3~5天轻度浮头1次,为适度肥水.透明度过大,水色过淡,要加大施肥量;反之,要减少或停止施肥.天气闷热或阴雨连绵,鱼吃食不旺或鱼病暴发时,要少施或不施.一般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并要坚持巡塘制度,调整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在鱼病流行季节,定期用药泼洒全池,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 物,对防治鱼病效果显著。用全池泼洒法防治鱼病时,要注意“四要”、“五忌”。四要  相似文献   

8.
洪声 《农家参谋》2008,(10):22-22
秋末初冬鱼塘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因此,加强成鱼池塘的管理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把好以下"四关"。一、投饵饲喂关此时投饵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料及粗料的搭配,保证饲料营养充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科技》2009,(6):44-44
①全池泼洒法:多应用于高产精养池塘,低产池一般在发生严重鱼病时才使用此方法,而且多使用较廉价的药物。②挂袋法:即在投饵台前2~5m呈半圆形区域悬挂药袋4—6个,内装药量在1d之内溶解,以不影响鱼前来吃食为原则,可用粗布缝制药袋或直接将小塑料袋包装的药品扎上小眼悬挂使用。此法适用于驯化投喂池塘,防治吃食性鱼类的鱼病,但鱼病后期吃食不好时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0.
当水温超过28℃时,防治鱼病就不能按常规方法和常用量施药,因为随着水温的升高,有些药物的药理药性也会随之变化,掌握不好容易出问题。高温季节鱼池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鱼的发病率未超过5%时,一般不要采用药物全池泼洒的方法来防治,可采用食场内悬挂药物袋(篓)和食场附近水域局部洒药来防治鱼病。(2)鱼的发病率高达10%,采用药物全池泼洒时,一定要准确测量水体,施药浓度以按常量的下限或减量使用比较安全,用药后24小时内要有人看守,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大量冲水抢救。(3)几种药物混合施用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如漂白粉、硫酸…  相似文献   

11.
一、施用药物全面均匀施用鱼药的方法较多,但要注意施用普遍、不遗漏、不留死角。如遍洒药物时,应注意边角等地区。二、注意用药时间和条件采用全池泼洒药物,要选择较好的天气,一般在晴天于上风处泼洒,时间最好在上午10时或下午5时,泼药后应观察2小时以上。另外,气温超过38℃时,害虫停止摄食,此时施药,药液易挥发,达不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夏秋季节既是鱼类的生产旺季,也是一年生产中的关键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病害的多发季节。这一时期鱼类养殖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应采取以下养殖管理技术。 一、饲料的投喂技术:一般实行“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并根据水质、天气、鱼的活动与吃食情况来投喂饲料,饲料台应设于排水口附近,投精料或配合颗粒料一般要求吃食鱼半小时吃完,投喂青饲料要求草食鱼2小时内吃完略有剩余,让鱼类吃7—8成饱即可,同时  相似文献   

13.
<正>春夏季节,气温逐渐转暖,水温适宜,鱼儿开始吃食生长,同时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容易滋生繁殖,也是鱼类发病季节,因而要加强防治工作。1、水霉病 早春即出现此病,特别是鱼体受伤后,病菌侵入伤口,向外  相似文献   

14.
锚头鳋病是对鱼类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在单养鱼的池塘中可用晶体敌百虫或敌杀死等杀虫类药物全池泼洒治疗,但鱼虾蟹混养水面鱼患锚头鳋病后,治疗较为困难,因虾、蟹、锚头鳋同属甲壳类动物,用药杀虫必定殃及虾蟹。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几种混养水面鱼类锚头鳋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锚头鳋病是对鱼类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在单养鱼的池塘中可用晶体敌百虫或敌杀死等杀虫类药物全池泼洒治疗,但鱼虾蟹混养水面鱼患锚头鳋病后,治疗较为困难,因虾、蟹、锚头鳋同属甲壳类动物,用药杀虫必定殃及虾蟹。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几种混养水面鱼类锚头鳋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症下药在防治鱼病时,首先要诊断正确,在用药之前,要了解将要用的药物的理化性质,看它是否有其它毒副作用,并在使用前看清说明书,根据不同的鱼病,选用不同的药,达到对症治疗的良好效果。拌料拌药的饵料须用患病鱼类喜欢吃的食物,做成浮状或沉状药饵。如草食性鱼类可用苏丹草、  相似文献   

17.
鱼类栖息在水中,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鱼病要确保药物进入鱼体才有疗效.鱼病防治给药方法有药浴、口服、注射等,选用何种方法要看鱼病类别、鱼体大小及所有药物理化性质.用药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鱼池药害和泛塘虽然都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但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不同:鱼池药害是鱼类受到药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鱼池水体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而追成鱼类窒息死亡。区别鱼池药害与泛塘的主要方法是三看。 一看发生时间。鱼池发生药害,多与施农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因此,在作物生产季节、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6~9月份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水温较高,气候炎热,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一、细菌性鱼病1、草鱼、青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可用“灭菌灵”进行有效防治。发病初期每50公斤鱼用药1小包即可控制。2、鲢、鳙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细菌性烂鳃病:667m2用生石灰15~20公斤,全池泼洒,即可得到有效防治。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夏花鱼种和鱼苗,用呋喃唑酮0.1~0.2mg/kg…  相似文献   

20.
入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也是鱼类生产生长的黄金时期,应当加强管理,具体应掌握以下要点:一、加强投饵饲喂此时投饲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粗及粗饲料中的品种搭配,保证鱼饲料营养充分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