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扬州的水旱盆景制作在清代已经出现,《扬州画舫录》中提到乾隆时期有一种称作"山水点景"的盆景,据分析当属水旱盆景范畴;但是,由于水旱盆景养护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加之当时战乱不已,因此未能有实物留存至今。水旱盆景中的树木配植多作成丛林状,仿其自然生态的分布特点,树木的整型加工则更多采用修剪手法,力求减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花卉盆景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七期盆景、园艺培训班上,赵庆泉先生为学员们讲述了水旱盆景的制作过程,使我这个喜爱水旱盆景创作的工作者从实践中又提高了一步。现将赵先生的讲述,按我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与喜爱盆景的同道共享。中国盆景与优美的自然景致有着密切联系。可说是微型的造园艺术,可以表现树木的景象,亦可表现山水的景象。水旱盆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树木盆案和山水盆景的有机结合,是以植物、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在浅口水盆里表现水、旱、树、石兼而有之的自然景象。赵庆泉先生在继承中国传统水旱盆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清新、秀丽的个人风格。他创作的水旱盆景以树木为主,山石为辅,表现大多为比较“完整”的自然号观。  相似文献   

3.
从事盆景制作多年,总是忙于树木盆景造型,对水旱盆景研究制作甚少。还是几年前的一天到花博会上参观,看到了一批金钱松盆栽苗。它那挺直秀丽的树势、翠绿柔软的树叶吸引了我,于是心中一动,便买了十几棵回来尝试制作一盆丛林式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4.
水旱盆景是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类别。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材料,通过加工、布局,在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景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卉园艺》2018,(23):15-15
上海市盆景企业以贸易型为主,产销一体为辅。当地水旱盆景、小微盆景地方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水旱盆景、山水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之树木盆景,更具有中国盆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诗情画意。但近几年水旱盆景和山水盆景发展缓慢,有新意的作品不多,这一方面是受盆、石料和树木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缺少突破。艺术创作初期效仿别人的模式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被模式束缚了头脑。一旦被模式困住,跳不出它的框框,在选材、构  相似文献   

7.
《小桥流水人家》是赵庆泉同志借用马致远一首著名散曲《天净沙》内的一句为题做成的水旱盆景。它选用了极其寻常的黄枫与龟纹石为素材,但能融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技法于一炉,在浅浅的椭圆形石盆中,集中地表现出山野农家的风光。作品在布局上,打破了水旱盆景惯用的一边旱一  相似文献   

8.
水旱盆景,是指在同一盆中既栽种植物又布置山石,既有水面又有旱景的一种盆景。它介于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之间。在这类盆景中,树与石相映成趣,水与早相补相成,巧妙地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图。水旱盆景是人们不满足于仅仅欣赏树木姿态或单单玩赏水石的产物。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尝试将它们集于一体。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航录》记载,当时扬州的花匠善制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于2008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在南京举行。展出了多种规格的树木盆景、山水盆景、微型盆景、水旱盆景,精品居多,达到了弘扬中华盆景艺术的深远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1.
盆景,顾名思义就是“盆中之景”。它可以表现树木景观,也可以表现山水景观,还可以表现树木、山水兼而有之景观。因此,在中国盆景中,既有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也有水旱盆景。树木盆景是最常见的一类。它以木本植物为主要材料,采用攀扎、修剪、雕刻等造型手段,并通过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自然界的树木景观。以自然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选择和切截、雕凿、拼接等造型加  相似文献   

12.
读冯、夏先生的文章后,又仔细欣赏了原作《榆树》(见今年一期插6),首先使我感到疑惑的是,明明是“直干式”桩景冯先生却说成是“一件典型的组合式盆景”.这是一个明显的概念错误。直干树下植以一丛兰草,盆内点上几块小石,成为“典型的组合式”。照此说来,那水旱盆景应改名为组合盆景,因为水旱盆景比冯先生所说的那件“典型的组合式盆景”更为“典型”。翻一下当今已出版的盆景专著,在树木盆景造型  相似文献   

13.
46独钓日匕牟军华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14.
我的恩师贺淦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留下了精辟的论述:“树石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15.
林凤书 《中国花卉盆景》2003,(12):F002-F002,1
在盆景创作中,常有“参照画意”之做法。这是因为,从古今名画中挑选合适的构图,要比自己凭空想象高明得多。本人的水旱盆景《柳村诗话》,便是受到画的启发,然后确定创意,再根据构思选择材料,经细致加工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在这次展览上,我表演的是水旱盆景的创作。水旱盆景是以树木、山石为主要用材而呈现出的自然景域相对开阔的一种盆景形式,很容易让人与之亲近。这次表演的水旱盆景是用对节白蜡6年扦插苗及龟纹石组合而成的。所用材料很普通,若想取得好的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布局上需做到树石交融,完美统一。创作重点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树木的组合通过有序有节的组合,处理好林木间主次、主宾、主从、虚实、疏密、聚散及粗细、高低、远近等关系,营造一个自然而富于变化的树林空间。  相似文献   

17.
水旱盆景是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相结合的作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盆中再现自然界中水面、旱地、山石、树木兼而有之的景观。它具有题材广泛、自然气息浓厚和最宜于表现诗情画意等特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创新形式。近年来,已为国内外的盆景爱好者所瞩目。水旱盆景的制作较为复杂,必须先掌握好制作树木盆景及山水盆景的基本技术(本文不再赘述),这里只将其特别之处分别作介绍。 (1)选盆:一般采用浅口盆,较山水盆景用盆可略深少许。盆的  相似文献   

18.
一株异叶南洋杉,背过海岸与沙滩,背过山冈与村庄,背过时空与梦幻,带着勃勃生机在我注目的地方悠然自得。好似古典的蓝色精灵在追怀往事,舒缓、真诚、自然、安静……由于赵氏水旱盆景的推出,许多盆景艺术家看到了盆景文化的"精神转向"。于是,怀揣理想的人,都把创新的思路赋予作品,为苦苦求索的心灵寻找一份慰藉。这件水旱盆景《蓝色梦纪》是盆景艺术家王金培先生的新作。他将那远离的流散的记忆碎片,通过  相似文献   

19.
应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组委会邀请,2008年10月2日上午,笔者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做了一场丛林式水旱盆景示范表演。由韦金笙先生担任解说,孟广陵、周启进先生担任助手。采用的材料为三角枫、龟纹石和大理石盆。表演时间为两小时。  相似文献   

20.
2、加工材料 (1)加工树材 水旱盆景所用的树木材料,均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整姿培育,达到初步成型。在制作时,还须再作进一步的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