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年海  张仁双 《作物学报》1997,23(6):664-668
以5个大豆杂交组合的F2-F5代为材料,连续4年在东北三省8个试验点按当地的高产育种目标进行选择,于F5代每个地点从每一组合中决选出1个高产品系,各地共计决选出40个优良品系,并在上术8上地点以同一方案进行两年生态试验,以便分析生产条件对大豆杂交后代的选择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各地都选出了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生育期类型;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各地都选出了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百粒重和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2.
土壤肥力对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安  杨庆凯 《作物学报》2001,27(4):460-464
以6个大豆高产杂交组合的F2~F5为材料,连续5年分别在高、低肥力的土壤上进行高产优系选择与鉴定,研究土壤肥力对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下的选择遗传进度(38.46%)明显高于低肥下的选择遗传进度(29.33%);与高肥下选得8个优系相比,低肥下仅选得3个优系,二者具有较大差异,而且高肥下入选的优系在不同  相似文献   

3.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荣昌  胡喜平 《种子》2000,(4):20-22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育种目标,对大豆杂交组合F1代的各种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确定出优良组合,为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豆的杂交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伟  李磊  李智  王敏 《作物杂志》2005,(6):51-52
人工杂交是作物育种工作者普遍采用的育种方法,不同作物的花器大小和构造各不相同,杂交方法也不一样.大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作物,花小,分布零散,杂交时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利用SSR标记辅助选择杂交组合亲本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利用60对SSR引物对籼稻品种佳辐占与6个候选亲本品种进行相互之间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佳辐占与明恢63之间的多态性程度最高,达到22.7%;其次是与明恢86之间的多态性程度,达19.6%,而与其他品种的多态性程度较低。多态性程度高的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其杂种优势明显高于多态性程度低的品种间的组合。初步表明,根据SSR多态性程度的高低选配亲本,其配制杂交组合可以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大豆杂种优势高优势组合筛选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1996-2000年5年的研究,共配制杂种优势测定组合199个,通过第一次产量鉴定表明,大豆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筛选出F1超高亲,超对照优势率均为正值,且二者平均值大于10%的较强优势组合161个,占全部组合的80.9%,F1超高亲,超对照优势率均大于20%的高优势组合69个占全部组合的34%,并通过第二次产量鉴定进一步筛选出稳定的高优势组合4个,即合9661,9672,9731,97143,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大豆杂种优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不同年度,不同地点优势率变化不大,且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8.
萝卜杂种优势效应分析及杂交组合的灰色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彦军  张渭  邓代信  佘冬芳  陈建  罗云 《种子》2004,23(5):24-27
对萝卜15个组合的杂种优势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除里外青×旱红表现为负向优势外,其余各组合均表现为正向优势.多数组合优势效应比较明显,有14个组合的超均亲优势大于28%,10个组合的超高亲优势大于20%,其中最明显的是旱红×四季红3号、大红袍×甜脆青和四季红3号×甜脆青.用灰色评判法对15个杂交组合分析的结果表明:组合3(大红袍×满堂红)、12(旱红×四季红3号)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7000,为优良(一级)组合;组合1、4、6、7、9、11、13的灰色评判值介于0.6000~0.70000之间,为良好(二级)组合;组合2、5、8、10、14、15的灰色评判值<0.6000,为一般(三级)组合.综合结果分析:旱红×四季红3号为最有价值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已成为目前大豆品质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该项育种方案中,由于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及籽粒产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使得其遗传改良进展缓慢。因此,研究探讨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群体间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产量的相关性强弱是否存在差异,对制定高产优质育种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抗旱鉴定试验,采用模糊函数法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通过品比试验研究各组合的丰产性,结果表明:411×18599、苏11×449、79-1E×S7913、交51×411、5311×449、5311×S1-1、18599×1125、交51×5311、411×S1-1、S1-1×449和79-1E×449等组合的抗旱性和丰产性表现较好,抗旱性在Ⅲ级中抗以上,产量达80907.70 kg/hm2,是抗旱高产杂交组合,可以在生产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金剑  刘晓冰  王光华 《作物学报》2004,30(12):1225-1231
通过分析不同熟期、不同产量类型的大豆,特别是高产品种(系)的群体生理特性,为栽培措施的合理运用及生态育种指标的有效选择提供理论参考。连续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大豆应具有株高适宜,节数相对较多,产量形成的空间较大,生殖生长期LAI和LAD较高,R5期后叶片衰减慢,叶片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均匀,干物质积累量大,  相似文献   

12.
植物叶绿素含量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索不同提取液提取爬山虎叶绿素的效果,分别采用80%丙酮溶液、96%乙醇溶液、90%乙醇丙酮混合溶液、95%乙醇丙酮混合溶液四种提取溶液来提取五叶爬山虎叶片叶绿素。结果表明:叶绿素溶液吸收峰的峰值和不同提取液对植物叶绿素的提取能力随提取液的不同而不同,由大到小排序的顺序为95%丙酮乙醇溶液>90%丙酮乙醇溶液>80%丙酮>96%乙醇,相比于研磨法,用试剂浸泡法的叶绿素提取效率更高,这可为准确提取与检测植物叶绿素的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建广  林盛 《作物学报》1995,21(5):612-617
采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用16个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无性系幼龄树为材料,研究了13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并比较了11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相关遗传力,遗传与表型变异系数,相对与绝对遗传进度;同时估算了各性状对试割产量的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和间接选择的相对效率。本文还估算了遗传相关信息与遗传相关贡献,并建立了综合选择指数。上述研究结果揭示,叶脉参考角度,乳管堵塞指数和  相似文献   

14.
孟祥勋  胡明祥 《作物学报》1990,16(4):377-38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选育优质农作物品种已成为我国农作物育种的重要任务。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则是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探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选择方法及其对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3个杂交组合早世代以蛋白质含量高、中、低3组进行选择,分析蛋白质含量选  相似文献   

15.
杨琪  王金陵 《作物学报》1994,20(4):481-488
利用具有明显差异的3种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采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类型内及类型间共15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明显不同。秣食豆在株高、节间长、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性状上具有增效作用;在粒茎比和收获指数等性状上具有减效作用。亚有限类型大豆则有降低株高和节间长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方法对庐山茶树种子活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茶树抗寒能力是发展高山茶园的重要环节,播种繁殖是引种抗寒品种建立高山茶园的有效方法,茶树种子活力是影响茶树种苗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室内盒藏、冰箱冷藏和茶园堆藏的条件下,采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和"TTC定量法"对茶树种子的氨基酸外渗量、脱氢酶活性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堆藏法能够较好地保持茶树的种子活力,出苗率高,幼苗健壮,是高山茶园种苗繁殖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豆不同密度的植株形态及茎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大豆合理密植问题.每亩4千株的单株,茎秆粗壮,株粒重高.茎横切面上输导、机械组织面积大,次生韧皮纤维细胞数多,基本组织面积较小.随着密度增加引起的形态结构变化,与上述变化趋势相反.每亩13千株是接近理想群体的密度,其植株比较健壮,各组织面积大小均处于中间水平.但由于群体、个体关系协调得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玉米颖果主要品质性状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熊飞  王忠  朱方莉  张志恒 《作物学报》2005,31(2):259-261
甜玉米和糯玉米以其优良品质和多种用途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前人对普通玉米籽粒品质成分的形成做了较深入的研究[1~3],刘开昌等人[4]研究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成分积累及其生理生化特性,杨引福[5]等人探讨了玉米籽粒超微结构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但有关甜玉米、糯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布、积累动态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未有详细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选取甜玉米、糯玉米和普通玉米3种类型玉米为材料,较详细地探讨三者颖果的发育及籽粒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分布、积累动态的差异,旨在为品质育种、优质高产栽培和籽粒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粒用高粱生产力及光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高粱籽粒高产为目的,采用适合于生产上的种植密度,对不同株高的粒用高粱品种、杂交种群体进行生产能力和逃命能力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秆杂交种具有最高收获指数,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但是,我国当前生产上种植的中秆杂交种都属于叶片宽长且平展的株型,在LAI较高的生育后期,群体过于郁蔽,透光通风不良,导致NAR  相似文献   

20.
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早代选择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4个单交组合的亲本F1,F2和F3,对普通小麦6个品质性状杂种早代的选择效果进行了研究,各品质性状遗传力偏中,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的遗传力均大于沉淀值的遗传力,各品质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的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均较高,并且以沉淀值的最高,在相关遗传进度的分析中,干面筋的选择对其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