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义丰溪湿地植被恢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选取义丰溪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纯林、无瓣海桑+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obovata+卤蕨Acrostichum aureum混交林)土壤0~30 cm土层的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养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恢复20 a后,土壤pH值显著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恢复模式下,除pH值外,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林(P<0.05),说明混交林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植被恢复效果较好。因此,在后续的红树林营造修复中应采用混交林模式以确保植被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坡耕地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女儿寨小流域5种不同植被类型坡面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①随着退耕还林后植物群落的演替,土壤容重呈变小之势,而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通气度则呈变大之势,土壤物理性质得到不断改善。②在5个类型中以自然恢复植被全量养分含量最高,枫香 扁柏最低;速效养分以柑桔为最高,其它几种类型没有规律性的差异。随着退耕还林后时间的延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的含量不断增加,土壤保肥、供肥能力随着群落演替而加强,土壤自肥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植物修复和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埋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关垃圾填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报道已有很多.由于可利用土地的日渐减少,需要对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资源进行恢复再利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植被恢复已日渐引起重视,本文尝试从植物修复的角度去探讨垃圾填埋场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4.
以植被不同恢复阶段的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恢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则随恢复时间的延长缓慢增大。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在恢复15年及原始林中最高,全P含量为恢复30年最低,原始林最高,全K含量则是恢复40年样地中最高。不同恢复阶段样地中,原始林中速效N含量最高,恢复15年样地中速效P含量最高,恢复40年样地中速效K含量最高。所有恢复阶段间pH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而阳离子交换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恢复15年>原始林>恢复40年>恢复30年。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容重与土壤全N、土壤全P、速效N、有机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土壤孔隙度则仅与土壤pH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水分含量则与土壤全N、速效N、阳离子交换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与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我国辽西北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土壤养分、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8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油松纯林〉弃耕地〉樟子松林〉山杏林〉榆树疏林〉松杨混交林〉杨树纯林;沙地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磷、全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雨季,针叶树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农业弃耕地在7月份和10月份中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山杏林地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均表现为最低。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章古台沙地不同固沙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地为对照,研究了在不同固沙地植被群落发展过程中,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量、透水性、养分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具有明显的结皮层(Ac)和腐殖质层(A),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得到较好的改善,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土壤持水性和渗透性能均有所提高。此外,改善的程度一般灌木固沙区较乔木区好,阔叶林、针阔混交比针叶林好,表层好于下层。有机质、全N等养分有很大的提高,全P、全K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叶洁华  甘伟群 《绿色科技》2019,(6):113-114,117
指出了垃圾填埋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废弃地类型,如处理不当容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和破坏。通过对广东省镇级垃圾填埋场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的了解,对垃圾填埋场覆土封场后如何合理高效进行快速植被恢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中适宜的草种、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植物混播方式,在垃圾填埋场上进行了植被恢复,不仅为植物自身生长提供了较好的营养来源,还可以利用植物起到了水土保持、固坡护坡、改良土壤、净化周边空气,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郭燕 《林业科技》2012,37(5):51-54
通过对公别拉河流域西岗子露天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物种多样性调查及植被恢复相关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矸石坝〉农田〉湿地,其他物理性质指标:湿地〉农田〉矸石坝;在矸石坝、农田和湿地土壤中,全钾含量相差0.75~1.4倍,全磷、全氮含量相差5~10倍,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至少相差10倍,且矸石坝土壤中未检测出水解氮;有效养分低是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沙棘作为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的最佳灌木,草本则为本土先锋物种;建议在本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采用灌丛为主、草本为辅的模式,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抚育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迁安市马兰庄铁矿区为例,对铁矿排土场的生态恢复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植被恢复等摸底调查研究,对该区域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迁安市马兰庄铁矿区为例,对铁矿排土场的生态恢复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植被恢复等摸底调查研究,以期对该区域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广西南宁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不同年龄阶段(4、7和11年)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呈增大趋势,土壤腐殖质(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土壤结构破坏率和密度则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reviews the difference of soil biological activities, biochemical activities and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e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sphere soil of first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plantation. It also reviews their dynamic patterns during Chinese fir plantation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nutrient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young, half-mature and near-mature Chinese fir of first-rotation are more than those in non-rhizosphere soil; except for total K in young Chinese fir plantation. Various patterns of soil nutri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 development are as follows: available N shows the trend of declination in both rhizosphere soil and non-rhizosphere soil;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 also declines, only increases a little from half-mature stage to near-mature stage, but total P decreas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K increases from youn  相似文献   

13.
黄麻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和秸秆还田可以改善滨海盐土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密度、pH值和盐分含量,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研究得出,秸秆施用量为3 600 kg/hm2及有机肥施用量为1200~3 600 kg/hm2时,对滨海盐土结构、盐分及pH等理化性质的综合改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同一立地营造不同树种林木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汪炳根,卢立华关键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林木生长,土壤理化性质为了研究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上的生长状况,以及在同一立地上营造不同树种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能更好地使营林工作做到“因树选地,因地适...  相似文献   

15.
黄蔷  杨立群  刘松 《绿色科技》2014,(2):215-217
指出了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和雨污分流系统的科学设计是防止其潜在危害的有力保证。以宜昌市黄家湾垃圾填埋场为例,结合实际运营中情况及特点,分析了其终场覆盖系统的结构及组成,依照相应国家规范提出了黄家湾终场覆盖系统方案,同时通过预测封场后的地形,结合填埋场现有的雨污分流措施及已有的雨污分流经验,设计了填埋场封场后的雨污分流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刘建华 《防护林科技》2015,(1):17-18,27
通过对不同的排矸年限矸石山的植被调查,结果显示:Ⅰ类排土场,随着排土年限增加,出现了多种植被群落,该生境的适生植物种类较多,具备了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良好条件;Ⅱ类排土场,从群落外貌看,形成了明显的复层结构,群落的形成使排土场生境条件进一步改善,可进行人工复垦造林;Ⅲ类排土场仍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已初步具备耐旱乔木树种生长的条件;Ⅳ类排土场无植被分布,不适宜人工复垦造林,需经过多年的风化或人工促进风化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地位指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价立地生产力的方法,但对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得较少。将土壤因子定量引入基于地位指数的生长模型,可直观地反映土壤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文中对国内外基于地位指数表达的立地生产力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所涉及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立地生产力评价和土壤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树不同土壤立地条件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南方型杨树不同土壤立地条件集约栽培途径,在江汉平原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土壤立地,进行氮、磷、钾常规肥料不同施肥量及配比施肥试验(1991~1995)。结果表明:氮肥效应普遍显著;单施磷、钾肥效应均不好。平原粘湿土壤还呈显著负效应,只宜单施氮肥;平原冲积上、湖区沉积土立地均以氮+磷混施效应最佳。优化施肥量:平原粘湿上按400kgN/hm2、平原冲积土按200kgN/hm2+100kgP2O5/hm2、湖区沉积土按100kgN/hm2+100kgP2O5/hm2,分别折算成尿素或过磷酸钙施用。5a提高蓄积生长量35%~80%,增值额0.7~1.1万元/hm2。  相似文献   

19.
浅析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是在生物质缺氧的情况下,通过高温热解炭化,生成的一种富碳产物.近些年,它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是专家们的关注重点.文章通过从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和对微生物的影响两方面,总结出施加生物炭后对土壤环境及其肥力的影响.并且探索了生物炭的增产作用及其机理,对生物炭在促进作物生长及增产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炭,为生物炭的农业应用夯实基础,使其更具有多效性、价值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邢亮 《防护林科技》2019,(3):1-4,12
为了分析不同林分类型的防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辽宁省泥质海岸5种不同类型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得出了不同林分类型的防护林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pH值、总孔隙度、体积含水量、土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护林不同类型林分对土壤的理论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中速效氮含量的依次为刺槐纯林>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刺槐+杨树混交林>小胡杨纯林,刺槐纯林和辽宁杨纯林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对土壤pH值影响的程度由大至小排列为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刺槐纯林,各林分与对照组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的程度由大至小排列为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刺槐纯林,与对照组均存在极其显著影响,以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土壤孔隙度影响的程度由大至小排列为刺槐纯林>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小胡杨+紫穗槐混交林;刺槐+杨树混交林、辽宁杨纯林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刺槐纯林、辽宁杨纯林、小胡杨纯林对土壤密度影响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