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香椿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广元、洞口、随州、西峡、安康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椿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香椿苗木相对高生长和相对地径生长,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生长下降幅度加大.洞口种源在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相对高生长皆最小,且下降幅度最大,表现出较弱的抗旱性.安康种源轻度胁迫水平下相对高生长上升,重度胁迫下下降,说明在重度胁迫下安康种源苗高生长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下降幅度是最小的;西峡种源在轻度胁迫水平下相对地径生长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小,其地径生长受到的抑制最小,表现出较强的抗旱适应性.干旱胁迫处理对不同种源香椿生物量增量和根冠比产生极显著影响.不同种源香椿生物量增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大幅减小,根冠比增加.综合不同干旱胁迫水平对各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认为,西峡和安康种源抗旱性较强,洞口种源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信宜、浙江江山、湖南汝城、重庆黔江和湖北大悟5个种源马尾松容器苗进行不同程度干旱周期性胁迫处理,测定和分析干旱胁迫对各种源马尾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种源马尾松苗木生长均受到抑制,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的苗高增长量、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干重均低于对照。胁迫后期,各种源生长指标的变化幅度不一致。综合分析得出:湖南、湖北、广东种源较为耐旱;浙江、重庆种源耐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产地北沙柳、黄柳一年生无性系扦插苗的成活率、高生长量等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量,应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了抗旱性评价,认为不同产地灌木柳无性系苗的成活率、干物质积累量、高生长量、地径等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伊金霍洛旗掌岗图、达拉特旗响沙湾和解放滩产地的北沙柳具有良好的生长表现,是抗旱性较强的北沙柳产地,可用于西部干旱沙区造林推广;辽宁章古台和呼伦贝尔市鄂温克产地的黄柳在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原本处于半湿润区的黄柳定植到干旱的沙区还能表现出很好的抗旱性,可以在东部湿润沙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6个种源的黄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开展水分胁迫试验的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后,各种源表现出的胁迫症状基本相同;高生长、茎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单株生物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长江以南8个不同种源的1年生喜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土培盆栽模拟干旱环境,研究干旱对不同种源喜树苗期生长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干旱胁迫下各种源叶片喜树碱含量,计算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限制喜树苗期的生长,不同喜树种源地径和苗高的生长以及总生物量的积累均受到抑制,不同干旱处理间和种源间喜树的地径增粗、苗高增长、总生物量及叶产量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旱对叶片喜树碱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不同种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干旱处理程度加深,叶片喜树碱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干旱导致大部分种源的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降低,仅有桂林种源和南京种源的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有所升高,不同种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轻度干旱下种源桂林的喜树碱产量最高,达到27.904mg。轻度干旱可以提高喜树苗木叶片喜树碱含量,同时种源桂林在所有受试种源中均有较高的叶片喜树碱含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下不同灌木柳的抗旱性,并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灌木柳种源,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受害指数测定方法对8种灌木柳的16个系号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8种灌木柳的参试系号之间的受害症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杞柳P1025受害最轻,簸箕柳P295受害最重;簸箕柳和杞柳内的不同参试系号间分别存在显著差异,簸箕柳内P61比P295受害症状轻,杞柳内P1025受害最轻,P646最重。因此,杞柳P1025、杞柳P63、三蕊柳P105等12个系号都是相对耐旱的柳树原种,可以考虑用作以抗旱性为目的杂交试验的亲本;而选择簸箕柳和杞柳作为育种种源时,可用P61和P1025作为其中的耐旱亲本。  相似文献   

7.
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1年生浙江兰溪和福建漳浦种源乌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种源在各淹水处理下苗木未出现死亡,而福建种源在涝渍处理下苗木全部死亡,浙江种源的耐涝性较福建种源强;轻度淹水胁迫促进浙江种源苗木生长和光合作用,在涝渍胁迫下,高生长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下降;各淹水胁迫下,福建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则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种源地山杏苗木的抗旱能力,对9个种源地山杏苗木生长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轻度胁迫、中度胁迫时,山杏苗木生长受影响不明显,重度胁迫时影响显著。且不同种源地山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但生长指标对其响应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均减少,只有根冠比增加,且处于重度干旱胁迫时,根冠比增大更为明显。9个种源区可初步分为4类:通辽、赤城、银川、张家口为一类;清水河、岢岚为一类;阳高为一类;志丹、吴起为一类。可以认为4类的抗旱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毛乌素沙地北沙柳种质资源的生长状况以及北沙柳部分性状的分类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选择引种表现生长好、保存率较高的11个美国皂角种源,调查种源的根系特征,测定各种源叶片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指标,并采用模拟干旱生境的方法,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土壤含水率时各种源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外渗电导率。结果表明:16、18、22号种源具备较强的适应干旱生境的基础,具有相对较高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沙柳苗木水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模拟方式对5个种源沙柳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干旱处理不同阶段苗木小枝水势日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缺、保水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个种源的沙柳苗木小枝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干旱时呈上升趋势,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干旱处理15天后,民勤种源的沙柳日平均小枝水势下降幅度最大为0.77 MPa,然后依次为达拉特旗0.57 MPa、盐池0.36 MPa、榆林0.25 MPa和乌审旗0.12 MPa,其中民勤种源的苗木在充分供水和干旱胁迫下小枝水势差异达到显著。干旱处理18天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民勤1.68%、盐池7.03%、达拉特旗7.25%,榆林9.35%和乌审旗11.07%,水分饱和亏缺民勤<盐池<达拉特旗<榆林<乌审旗。结果表明,民勤种源的沙柳抗旱的能力较强,而盐池和达拉特旗沙柳苗木在受到水分胁迫时水分利用效率下降幅度较小,即水分胁迫对苗木干物质的积累影响较小,因此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银水牛果、蒙古扁桃、花棒、白刺、蒙古莸、霸王、长柄扁桃、醉鱼草、沙柳、黄柳、乌柳等11种引进灌木树种的成活率,其中:白刺成活率最高为86.2%,花棒和银水牛果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0.4%和40%,其他树种的成活率在52.4%~74.6%之间。以成活率为指标将以上树种的抗旱能力分为4个等级:白刺抗旱能力最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次之,黄柳、长柄扁桃、蒙古莸中等,银水牛果、花棒较差;初步得出了比柠条抗旱力强的6种树种,即:白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方法研究了沙柳营养繁殖苗培育技术,结果表明:沙柳的着生环境越接近原生的基质条件,沙柳扦插生长也越具有优势。通透性好的沙基质有利于沙柳扦插成活。沙柳扦插苗头2年生长最快,3年后生长逐渐减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库布齐沙漠人工沙柳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5a、10a、15a沙柳固碳量,固碳量与沙柳丛高、冠幅、基径、基部枝条粗度、基部分枝数、单枝最大分枝数、单枝最大枝芽数这7项生长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从固碳量来看,平茬3次的15 a沙柳沙柳固碳量(9.45 kg·株^-1)>平茬2次的10 a沙柳沙柳固碳量(4.74 kg·株^-1)>平茬1次的5 a沙柳沙柳固碳量(1.79 kg·株^-1),三者差异显著(P<0.05)。②从沙柳不同生长因子与固碳量能力的墓函数分析来看,基部分枝数(用=0.6154)、枝条基部粗度(R^2=0.6032)、基径(R^2=0.6022)、冠幅(R^2=0.5648)、丛高(R^2=0.4693)与固碳量的关系较高。③不同立地条件下,丘间低地沙埋下沙柳固碳量及各生长因子的生长状况优于迎风坡风蚀和丘间低地未沙埋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3个沙地造林树种的施肥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达拉特旗东南部沙漠进行的沙柳、沙棘和锦鸡儿生态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3种耐沙树种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农家肥、复合肥、尿素氮肥对3个树种高生长量作用显著:在沙柳造林中,施农家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142.39%,冠幅生长量提高116.36%;施复合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88.85%,冠幅提高108.18%;施尿素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66.85%,冠幅提高73.94%。施肥对沙棘和锦鸡儿的效果也与沙柳相似,均比对照有较显著的提高。农家肥能明显提高沙柳和沙棘造林成活率,农家肥和复合肥能明显提高锦鸡儿造林成活率。施用农家肥是沙地造林较为理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于2010—2012年在库布齐沙漠东段沙柳造林中进行了施用保水剂、每坑插4条枝、蘸生根粉、施农家肥等不同技术措施造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处理措施均能提高沙柳造林成活率,但尤以农家肥和保水剂效果较好,成活率分别为95.3%和87.4%;各处理均能提高沙柳树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以农家肥效果最好,第1年分别比对照提高190.77%和85.45%;平茬能明显增加沙柳新枝萌发量,施农肥和每穴4枝的新枝萌发量最高,分别为48.5条和43.6条。  相似文献   

17.
恩格贝沙地环境中沙柳生理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柳是恩格贝旅游区沙地中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重要固沙植物。沙柳叶片光合速率呈现出不规则的日动态变化,在11:00~14: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呈现出单峰型的日动态变化,蒸腾在午后13:00达到最大值。沙柳在春末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是夏末的79.38%和71.56%,表明水分亏缺是影响沙柳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