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大108”的遗传基础十分广泛丰富。它包含了南美洲的热带种质和优质蛋白基因、美国的温带种质、南斯拉夫的高Lys基因以及国内的地方品种和优良自交系,通过一定的技术路线和遗传设计,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到“农大108”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旱、抗倒、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打破了生产上推广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农大108和晋单34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以及影响产量的产量构成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农大108与晋单34号的叶面积增大趋势基本一致,先升高后逐渐下降,叶面积最大时农大108是10955.22cm2/株,晋单34是8762.86cm2/株;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等指标晋单34低于农大108,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重、穗粒数、百粒重等)低于农大108,耐密性与抗倒伏性,及稳定性均比农大108差,农大108的产量大于晋单34。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晋单35和农大108生长发育的各个指标,以及影响产量的产量构成因素。得出:晋单35号的见展叶与光合势等指标低于农大108,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重、穗粒数、百粒重等)低于农大108,耐密性与抗倒伏性。均比农大108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玉米品质的方法,为今后的大量材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引进南非优质蛋白玉米(QPM)材料,以农大108为对照,利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测出所引QPM材料中,南非2号、南非5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为9.81%、9.74%;赖氨酸含量均在0.40%以上,分别比对照农大108高10.3%、8.6%。此外,从南非引进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5份:zm105、6479、zm305、zm423、zm501,测得其籽粒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41%、0.40%、0.38%、0.38%、0.37%,均比对照农大108籽粒赖氨酸含量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通过引进南非QPM可以改善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的局面,丰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农大89-2729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校育成的小麦种质资源农大89-2729的性状及系谱进行了阐述及评价,认为种质资源农大89-2729是一个优良性状遗传传递力强、配合力好的亲本。并对由亲本农大89-2729育成的品种进行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种质资源创新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可用作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玉米的广泛用途决定了国民生产对玉米需求量的迅速增加。由于全国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决定了我国玉米品种类型的多样性。目前,东华北春玉米区玉米品种生育期偏长,含水量高,抗病性较差,我们确立了利用引进外来优异种质与本地种质相结合的原则,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优良,熟期与农大108相近,产量高于郑单958的玉米  相似文献   

7.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密度条件下,用农大108和郑单958为材料,分析了两者的产量形成和耗水量之间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同等密度条件下,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并随着密度的增加,郑单958与农大108之间的产量差异增大,郑单958在高密度下产量优势更加明显;低密度下,农大108穗粒数多,郑单958百粒重大,两者产量差异不大;高密度下,郑单958的穗粒数、百粒重均高于农大108,增加密度对郑单958形成产量更有利。从干物质积累和转化的角度分析表明,低密度下,郑单958增产途径主要来源于提高收获指数;高密度下,生物量增加和收获指数提高是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的主要原因。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农大108和郑单958的耗水量在390-422mm,密度相差1倍左右情况下,生育期耗水量相差约30mm,耗水量差异主要来源于出苗至大喇叭口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吉农大3号”(穗数型)、“吉农大13号”(穗重型)的一些生育性状及产量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为:1、分蘖力、有效分蘖穗数“吉农大3号”明显高于“吉农大13号”;2、抽穗前地下部分单穴干物质及抽穗后叶龄指数“吉农大13号”均高于“吉农大3号”;3、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吉农大13号”比“吉农大3号”合理;4、“吉农大13号”产量构成主要以结实率和单穗粒数为主,在栽培技术上主攻结实率。“吉农大3号”产量构成主要是以每穴穗数为主,在栽培上保持有较大的分蘖力为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两品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源库调节对水稻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剪叶和剪颖花进行源库调节试验,研究了水稻品种“吉农大3号”和“吉农大13号”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吉农大3号”籽粒干物质积累,灌浆速率,千粒重变化不明显,而“吉农大13号”籽粒干物质积累,灌浆速率,千粒重的变化较大;两品种均为异步灌浆,即存在2次灌浆高峰,“吉农大3号”第1次灌浆高峰大于第2次灌浆高峰。“吉农大13号”第1次灌浆高峰小于第2次灌浆高峰;“吉农大3号”为库限制型品种,“吉农大13号”为源限制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
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RP-HPLC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样品用70%乙醇提取,经离心分离、0.4μm过滤头(Syringes filter)过滤后直接进样,非线性梯度洗脱。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给出了农大108、掖单2号、豫玉28、沈单103、郑单14和郑单958六个玉米杂交种的图谱,品种间图谱差异显著,极易辨认,可用于鉴别品种、表征种质。  相似文献   

11.
对从吉林省引进的6个优质蛋白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吉农大201的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病虫害少,千粒重较高,产量及籽粒的粗蛋白、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农大108,可在广州地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吉农大302、吉农大568春植产量显著高于农大108,也可考虑在广州地区春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对从吉林省引进的6个优质蛋白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吉农大201的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病虫害少,千粒重较高,产量及籽粒的粗蛋白、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农大108,可在广州地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吉农大302、吉农大568春植产量显著高于农大108,也可考虑在广州地区春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条件下,选择农大108和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研究其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群体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农大108在低密度下,穗粒数占有优势;在高密度下,郑单958在穗粒数和百粒质量上占优势;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不同种植密度下郑单958均高于农大108。  相似文献   

14.
2003年2月28日,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历经20年精心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品种农大108”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回顾整个成果奖励申报过程,笔者感到高水平的成果是取得高等级奖励的基础与源泉,而申报组织工作是高水平的成果取得高等级奖励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对粒秆兼用型玉米农大高油115在凤冈县种植的主要经济性状、粒秆产量、抗病虫性、适应性等与凤冈县主推品种杂交玉米交三单交、农大10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大高油115玉米在凤冈县种植表现良好,具有粒秆产量高,抗病虫性、抗逆性强,品质佳等优点,适宜在凤冈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新闻天地     
据《科技日报》报道,10月22日,在吉林省科技厅主持的“粳型超级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研究”成果鉴定会上,来自中国水稻所、沈阳农大等单位的专家,对吉林省农科院创新与选育的“吉粳88”超级稻赞叹不已,认为“该品种创我国常规超级粳稻单一品种种植面积、推广速度和社会经济效益新纪录,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粒秆兼用型玉米农大高油115在凤冈县种植的主要经济性状、粒秆产量、抗病虫性、适应性等与凤冈县主推品种杂交玉米交三单交、农大10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大高油115玉米在凤冈县种植表现良好,具有粒秆产量高,抗病虫性、抗逆性强,品质佳等优点,适宜在凤冈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1.良种选择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在玉米高产稳产的诸多因素中起着先导作用。目前,适宜淮北地区亩产超500千克的主要品种有鲁单50、豫玉22、农大108等。鲁单50属中熟、紧凑型品种,豫玉 22、农大108属中晚熟大穗型品种,这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科技》2008,(3):63-63
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居第一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居第一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生试,居第一位。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8%,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9.2%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1):107-108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农业部设立的黑龙江垦区大豆种质资源改良中心、大豆育种基地和原原种扩繁基地.培育出36个大豆品种[垦农小粒豆1号(百粒重〈8g)、垦农1号-垦农21号及垦鉴豆3~9、18~21、24、37、38、41、42和43号等]。其中.垦农4、5、18、19、20、21号、垦鉴豆3、18、19、20、21、24、41、和43号为高油大豆品种;垦农16号和垦鉴豆42号为高蛋白质大豆品种;垦农4、6、9和10号为蛋肪双高品种。垦农号大豆品种在我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33.3万hm^2.创社会效益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后备材料丰富,有高产、高油品系农大5582、农大05798、农大15744、农大5554、农大5102、农大25146、农大25710、农大96065和农大96104等;有高蛋白品系农大25299、农大05071、农大05089和农大45069等;有双高、高产、耐密植及特用豆[黑大豆、绿大豆、小粒豆和大粒豆(农大5996、农大95950等)]等新品系。本单位愿为您提供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垦农号”和“垦鉴豆号”大豆新品种的原原种和原种级别的种子、“小双密”栽培模式(垄作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和配套农机具(”小双密”系列多功能精密耕播机)技术资料.并义务进行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