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4,(6):41-42
五优662在江西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金华市于2013年引入21个杂交籼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超过对照两优培九的品种有8个,表现较好的品种为A五优143、中新优30、五优930、浙辐优11-19。简述了表现较好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3.
2014年,引进水稻新品种深两优1号、珞优9号、隆两优华占、粤优939、深两优911、泰优390、内香优8514、内五优263、荣优390、Y两优900、粤优1128等在泸溪进行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泸溪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00、粤优1128、隆两优华占、粤优939等4个品种,株型紧凑整齐,长势旺盛,穗长粒多,产量较高,均适合在泸溪县推广应用,尤其是Y两优900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适宜苍南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方法]以11个品种为中晚稻示范品种,15个品种为单季晚稻展示品种,考察中晚稻新品种在苍南县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穗粒结构和产量表现。[结果]天美1号、内五优70、Y两优9918、沪优9803、五优308、C两优87、协优950、新两优343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继续进行示范和展示试验,考察其稳定性;C两优1128,甬优412,Y两优689、宜优673等品种可在苍南县扩大示范面积。[结论]该试验为改善苍南县品种结构,实现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西省近年审定、引进的晚稻新品种进行展示,结果表明欣荣优华占、两优608、佳优617、五优华占等4个品种表现较好。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6.
蓉18优662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引进的不育系蓉18A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绵恢662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杂交晚稻新组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已经审定和即将审定的10个杂交晚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为筛选适宜桃源县双季晚稻栽培的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筛选出钱优0506、五丰优569、丰优华占、深优9586、五丰优103五个组合,与对照岳优9113比较增产达显著水平,且抗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秧龄弹性较大,可在桃源县作双季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稻米》2006,(6):56-56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198个农作物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作为第一选育单位选育的中早25、内2优6号(国稻6号)、中浙优634(中浙优2号)、中百优1号(中丰1号)和中旱221等5个新品种(组合)榜上有名。现将该5个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3,(6):24-25
蓉18优662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成都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质抗病不育系蓉18A与自育抗病恢复系绵恢662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11)。对其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宜在遵义市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方法]对27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结果]宜香优2115、农丰优256、中浙优1号、文富7号、金优38、宜香优196、川优3727、晶两优534、Y两优585、隆两优149等品种有较好的产量与抗性表现,可在遵义市推广种植。[结论]结果为遵义市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及时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管控对赣北蔬菜产业的影响,江西省蔬菜产业体系赣北综合试验推广站对赣北地区7县3区1市的蔬菜种植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赣北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采用SWOT方法对赣北蔬菜产业受疫情管控影响存在的自身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促进赣北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实现赣北蔬菜产业升级和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桂琴  王见华  杨芳 《棉花科学》2020,42(1):36-39,43
针对江西传统植棉用工较多,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水平低,植棉效益下降的现状,对江西省现代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建议植棉户采用,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有利于省工、省力、节本增收。同时阐述了江西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主要技术措施。为江西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苎麻年收三季改为年收四季种植技术对纤维产量及纤维支数的影响,以"中苎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2015年试验,2016、2017年两年示范。结果表明:全年收四季技术相对收三季技术,3年间纤维产量每公顷分别增产439. 5、367. 5、315. 0 kg,增幅分别达18. 7%、16. 3%、14. 3%,增产效果明显,但年收四季麻增加了多收一季麻的劳务和10%的肥料投入;纤维支数3年间分别提高293. 4、233. 1、218. 6 m/g,均达到1800 m/g以上,提高幅度明显且稳定。  相似文献   

14.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建国以来,一直为我国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常年棉花播种面积100khm^2,最高年份达186.7khm^2,约占全国皮棉总产的2.5%。加入WTO后,江西棉花产业同其它民族产业一样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为了江西棉花生产能在国际经济大舞台中做强、做大,充分树立起江西棉农做好传统棉业的民族自信心,笔者通过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分折出了江西棉花生产的五大优势,并对江西棉花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浅折。  相似文献   

15.
全优527是用全丰A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江西省晚稻区试,生育期120.1d,平均产量492.41kg/667㎡,米质达国优2级,稻瘟病抗性,病穗率为25.5%,损失率为3.7%,于2010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全优527在江西试验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江西省棉花科学研究上新台阶,以科技带动生产力,提高植棉的科技水平和积极性,确保江西省棉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者通过对江西省棉花生产和科研情况的调研,概述了江西省棉花产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遗传育种、栽培和植保三个方面剖析了江西棉花科研现状与不足之处和产业科技需求,也从遗传育种、栽培和植保三个方面对江西棉花科研中长期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了展望,并对实现中长期研究目标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企业三者如何紧密结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赣豆9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油春01-49为母本,沔03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春大豆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江西省春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 960.5 kg·hm-2,较对照中豆40增产3.06%,春播全生育期88 d,粗蛋白含量为44.6%,粗脂肪含量为19.1%,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总含量为63.7%,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西省大豆产区做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西省棉花产业的调研,从棉花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4个方面分析了江西棉花产业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提高棉花生产力水平和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的江西省棉花产业发展路径,并提出实行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带动等加快江西省棉花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五丰优105系江西省国穗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R105与三系不育系五丰A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益丰优华占是用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益丰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优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达到国标2-3级,稻瘟病抗性好,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201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益丰优华占的特佂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