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明 《农家致富》2004,(18):27-27
  相似文献   

2.
扬麦 11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 ,针对小麦大面积生产上白粉病发病严重 ,抗病基因Pm8已逐步丧失抗性这一现实 ,引入新的抗源材料Yuma/ 8Chancellor(Pm4a) ,以扬麦 15 8为亲本和轮回亲本开展抗白粉病回交转育工作。结合抗白粉病性温室、田间鉴定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 ,育成的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正> 1.精心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江淮和沿淮麦区,土壤质地粘重,透气性差,宜耕期短,所以整地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宜耕期,使土壤耕层蓬松,保持良好的结构状况;播种前要耕耙结合,做到上虚下实,无大坷垃,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系顺利下扎。对土壤湿度大、质地粘重的稻茬地,要在水稻收获前适时排水干田,播前抓住宜耕期及时耕耙,保墒播种。对土壤水分过多的  相似文献   

4.
扬麦12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 12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 ,育成的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会员审定。该品种在多年的试验示范中表现产量高 ,稳产性好 ,较对照扬麦 15 8增产 2 .6 4%~ 8.2 %。中抗至高抗白粉病 ,中抗赤霉病和纹枯病 ,抗倒性较好。容重约为 775g/L ,粗蛋白含量 11.9% ,湿面筋 2 4.9% ,沉降值 2 5ml,吸水率 5 7.6 % ,稳定时间 2 .8min。可作为我国南方馒头和面条小麦生产 ,适宜于长江中下游淮南麦区种植 ,尤其适宜白粉病重发地区 ,可作为扬麦 15 8的替代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5.
2002~2003年,以扬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氮肥运筹条件对扬麦9号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扬麦9号基本苗以15万左右最为适宜,过大或过小的基本苗都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生长后期过多、过迟施氮对扬9号没有增产效果,其中基肥:分蘖肥:追肥以7∶1.5∶1.5最为适宜,适宜的追肥时期在返青到拔节期间。  相似文献   

6.
"扬麦1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新品种,为促进其大面积推广种植,总结了"扬麦16号"在马塘镇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经几年引种与示范,小麦品种"扬麦16号"在吴江地区种植表现非常好,近3年平均产量为420 kg/667 m2,具有高产、优质、稳产、高抗等特征特性。为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总结了其在吴江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总结了扬麦13号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家港市自2OO5年引入“扬麦16号”试种示范以来,表现突出,现已成为当地小麦当家品种,并列入小麦良种补贴范围。笔者介绍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毕麦9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选育的白普大穗型小麦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综合抗性好、粒结构协调等。栽培技术的关键是:稳定粒重,增加有效穗。配套措施力:适时精量播种,降低起点苗数;施足底肥,不追拔节肥;综合防治病、虫、草、渍害和倒伏。  相似文献   

13.
新麦9号是新乡市农科所育成的半冬性、超高产小麦新品系.幼苗茁壮,分蘖适中,大蘖多,成穗率高,株型紧凑,叶片上举,株高80 cm左右,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高抗条锈病,中抗纹枯病和赤霉病,轻感白粉病和叶枯病;易遭蚜害;后期灌浆速度快,熟相好.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根据我们的高产栽培试验,结合高产攻关实践,将新麦9号各生育时期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扬麦158”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涡麦9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产量目标和生育指标、精细整地、种子处理、科学播种、查苗补种、合理施肥、水分管理、预防春霜冻害和低温冷害、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扬麦13号“3414”完全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扬麦13号"3414"完全肥效试验研究表明,靖江市油沙土地力高产田块小麦最佳经济产量为428.90 kg/667 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8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5.57 kg/667 m2、氧化钾3.05 kg/667 m2,氮、磷、钾肥配比为1.00∶0.35∶0.19。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及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逐渐增加;粒叶比迅速下降;植株茎秆重量、单位长度重量均不断减小,粗度增加,抗倒伏力增强;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面筋含量与沉降值有升有降;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结实小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90万~27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迅速增加。[结论]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7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优质小麦品种扬麦2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优质小麦品种扬麦20号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施肥、化控等方面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田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30-130
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新春9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以常熟市小麦主推品种扬麦16号为试验对象,进行氮、磷、钾化肥利用率试验,以进一步优化施肥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无氮区、常规施肥无磷区、常规施肥无钾区小麦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2 586.60、5 125.65、5 589.60 kg/hm2,配方施肥无氮区、配方施肥无磷区、配方施肥无钾区小麦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2 641.35、5 193.30、5 673.75 kg/hm2;常规施肥区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量分别为81.75、39.60、121.80 kg/hm2,配方施肥区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量分别为82.80、35.55、109.50 kg/hm2;常规施肥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0.66%、11.18%、16.82%,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1.28%、11.76%、16.47%;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0.62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0.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