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国外报道,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在4%~55%,我国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发病率在5.7%~54.9%,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降低奶牛的泌乳量和繁殖力,使得奶牛淘汰率升高,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国外报道,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在4%~55%,我国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发病率在5.7%~54.9%,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降低奶牛的泌乳量和繁殖力,使得奶牛淘汰率升高,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一、肢蹄病的危害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该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黑龙江垦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情况,对黑龙江省农垦区某牛场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肢蹄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泌乳量在8 000 kg以上奶牛蹄病发生率较高;1~4胎、2~5岁奶牛肢蹄病发生率较高;5~9月份是奶牛肢蹄病的高发期。表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胎次、年龄、泌乳量和发病季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运动场环境对于奶牛.月支蹄健康的影响,对15户奶牛养殖户饲养的221头成年泌乳牛的饲养方式、运动场地面及运动场饲养密度进行调查,通过一般线性模型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奶牛肢蹄健康情况与运动场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运动场地面局部潮湿、干燥的情况下,运动场密度在12.3—33.4m2/头范围时,其对奶牛肢蹄病发生无显著影响;而运动场地面为三合土、黄土、沙土及干粪时,其奶牛肢蹄病发病率极显著低于立砖地面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奶牛养殖业中,受环境、饲养管理、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奶牛肢蹄病已成为制约奶牛业发展的一类重要疾病,不仅降低奶牛正常活动频率,而且影响奶牛采食及繁殖等生理行为,致使奶牛泌乳量和繁殖能力降低,被动淘汰率升高,拉低养殖效益空间。对天津地区奶牛肢蹄病情况开展调研,现对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予以综合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针对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行性消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随着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针对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常见蹄病的病因调查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蹄病是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奶牛蹄病是奶牛的常见疾病,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以造成奶牛泌乳量的减少,繁殖力降低,淘汰率升高等不良影响,因此,奶牛蹄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危害严重。常见奶牛蹄病主要有蹄叶炎和腐蹄病,若奶牛蹄病得不到及时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运动场环境对于奶牛肢蹄健康的影响,对15户奶牛养殖户饲养的221头成年泌乳牛的饲养方式、运动场地面及运动场饲养密度进行调查,通过一般线性模型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奶牛肢蹄健康情况与运动场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运动场地面局部潮湿、干燥的情况下,运动场密度在12.3~33.4 m2/头范围时,其对奶牛肢蹄病发生无显著影响;而运动场地面为三合土、黄土、沙土及干粪时,其奶牛肢蹄病发病率极显著低于立砖地面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指奶牛机体骨质疏松,造成四肢变型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型、腐蹄病(又称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组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和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据调查,内蒙古西部地区奶牛蹄变型的发病率约为39.27%;蹄病的平均发病率为35%。由于肢蹄病病因复杂、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治愈困难,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何勇等报道,广州大型奶牛养殖场31.8%的淘汰牛是因为肢蹄病造成的,比产科疾病、泌乳疾病的淘汰率高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一类疾病的总称,多发于夏秋潮湿季节。该病主要引起奶牛蹄部腐烂,奶牛发生跛行、起卧困难,影响奶牛的采食量和泌乳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影响奶牛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仅次于乳房炎和不孕症,而高于代谢病。1奶牛蹄病引起经济损失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  相似文献   

1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严重者影响食欲甚至化脓后引发败血症死亡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本病由多湿多雨引起。  相似文献   

14.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严重者影响食欲甚至化脓后引发败血症死亡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本病由多湿多雨引起。  相似文献   

15.
奶牛蹄病是对奶牛蹄部疾病的统称,其主要包括蹄缘创伤、腐蹄病、蹄叶炎、蹄糜烂等.蹄病可导致奶牛肢蹄疼痛、起卧困难、跛行,可影响奶牛的食欲和产奶量.养殖户不注意修蹄、护蹄导致该病在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6.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严重者影响食欲甚至化脓后引发败血症死亡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本病由多湿多雨引起。1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奶牛肢蹄病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奶牛肢蹄病的高发病率及其对生产的严重影响,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研究表明,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有5个方面,即营养、环境、遗传、疾病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2002年,广州珠江奶牛场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起,我们调查了282头跛行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在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淘汰4头。现将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在中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肢蹄病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最普遍的原因。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于2015年10月底接诊了一起因饲料原料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奶牛肢蹄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10月底,沧州市某奶牛养殖场爆发肢蹄病。负责人介绍说该场存栏泌乳牛150头左右,从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原因。但由于该病多呈慢性经过,不致死亡而常被忽视。肢蹄病的抗病性状遗传力很低,因此,环境管理和营养调控技术将是降低肢蹄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