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玉米是辽东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基于密植型玉米品种的示范推广和生产调查,明确了合理密植栽培是提高辽东地区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出以密植品种选择、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的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同时阐述了该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辽东地区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部,辽西地区是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如何提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玉米是凌源地区的主栽品种,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致力于研究玉米种植新技术,近年来,玉米种植模式由稀植大穗向密植的种植模式发展。密植玉米双行比空增密高产栽培,是一项有效的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增产增收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是梨树栽培的新区,近年来,梨树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为提高梨树栽培的产量质量与效益,我们提出了梨树密植简化栽培管理技术,该技术为辽宁省果树所研究并推广的现代化的梨树种植模式,对于降低梨树栽培成本,提高梨树栽培效率,提升梨树产质量极为有利。现将辽西地区梨树密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各地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辽东地区玉米生产合理密植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辽东地区玉米种植现状,经过试验示范与实践调研,明确了在本区域示范应用合理密植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介绍玉米品种合理密植的增产原因,提出合理应用密植品种或缩距增密栽培技术,进一步挖掘辽东玉米增产潜力,提高栽培技术水平,达到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中,密度是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合理密植是一条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挖掘农垦地区的粮食增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配合实现黑龙江农垦430亿斤目标。友谊农场积极改进栽培措施,制定玉米小垄密植科技高产攻关技术栽培模式,并取得了亩产705公斤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大凌河与老哈河源头的交汇地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化与调整,辽西北地区玉米的栽培规模呈逐年上升势头。在实施玉米的集约化栽培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成为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抓住玉米生育关键期的栽培与自然灾害的防控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叙述了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玉米生育关键期主要栽培与防灾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5,(23)
<正>玉米密植栽培是增加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丹东地区已推广多年,目前国家也在鼓励支持玉米密植品种种植。丹东地区降水多、光照少,不适合密植玉米栽培,经过多年栽培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密植玉米品种。目前本地区常规品种在正常年份平均产量在500公斤左右,而密植品种可达到7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850公斤,亩平均增产200公斤以上,对本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玉米产量的增加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临泉县广泛种植的一种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栽培密度对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临泉县玉米密植栽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提高临泉县玉米栽培适宜密度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辽西地区不断扩大玉米种植范围,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基地之一,但是种植面积广并不代表产量最高,更不代表玉米品种最好。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占领玉米市场的前端,必须从多个方面提高玉米品质及产量。而玉米品种的选育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笔者通过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辽西地区在玉米品种选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桃树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较为广泛,为人们提供了类型丰富的桃果实与桃制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果蔬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多种先进种植技术在桃树种植中得到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桃质量与产量的提升。尤其是密植型栽培技术在桃树种植中的运用,在保障合理密植、增加产量的同时,能够优化栽培流程,创造良好的种植效益。本文将通过分析桃树密植型栽培技术的优势,探索桃树密植型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为种植栽培人员提供参考与建议,实现对该技术的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一项关键措施。适时收割可使玉米充分成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一般公顷增产400~500kg。本文就玉米早熟高产栽培与密植技术,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全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持续提高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粮食的稳定。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耐密性状的关键因素。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玉米密植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玉米种植密度对耐密性状产生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密植,能够切实发挥玉米的增产效能,提升玉米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昌黎县玉米种植经济效益不断扩大。目前昌黎县玉米种植应用密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就是通过优良选种、适度扩大种植密度、采用大垄宽窄行栽培技术等措施来提高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转变原有的玉米种植方式,形成宽窄行栽培。通过种植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当前应用玉米密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玉米增产目标,还能降低玉米含水率,提高玉米种植品质,扩大种植经济效益。1玉米种子选取及处理  相似文献   

14.
魏铁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63-63,80
辽西地区是半干旱地区,10年9旱,干旱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通过试验,密植玉米垄覆沟种可以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抗旱节水、增产增收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最为重要的的栽培因子,合理密植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根据密度和产量的关系,合理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产量是玉米高产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2014年做试验研究玉米品种38P05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旨在找出该品种适宜于该地区的栽培密度,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地于2014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旱田科技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大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因此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提升玉米产量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是临邑县主要经济农作物,为确保夏玉米产量应采取增加栽培密度,并做好配套田间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山东省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倒伏的影响,得出了密植条件下夏玉米产量提升机制,即在6.00~8.2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增加穗数增多而增加了夏玉米产量,而且夏玉米未发生倒伏。提出在临邑县从事夏玉米生产时,推荐密度为8.25×104株·hm-2,施氮量为360kg·hm-2。通过合理密植、配施化肥、化控等农艺措施能够实现夏玉米高产,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示范,对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通透密植栽培通过选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在常规种植生产基础上,对垄距进行调整,形成宽窄行栽培。试验最高产量达到11 623.5 kg/hm2。而且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种植密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项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对于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增加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8.
<正>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最为重要的栽培因子之一,合理密植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根据密度和产量的关系,合理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产量是玉米高产研究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八五○农场采取不同种植密度,对德美亚3号玉米品种进行研究,以探讨该品种在八五○农场种植的最佳密度,以使玉米获得最大效益,进而确定玉米高产栽培模式,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中,密度是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并与发达国家的种植密度差距还很大,所以要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合理密植是一条有效途径。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但是由于受种植习惯以及种植技术落后的影响,玉米种植密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了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现将玉米小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裕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14 667公顷左右,通过选择耐密植中早熟玉米品种、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籽粒机械化收获等技术措施,探索玉米增产潜力,总结出裕民县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裕民县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