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寄生于犬、猫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犬、猫是其终末宿主,绦虫成虫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它们的幼虫大多以其他动物(或人)为中间宿主,各种动物间可相互感染,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1绦虫种类1.1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偶见于人。虫体呈淡红色,长  相似文献   

2.
犬、猫虱、蚤病是虱和跳蚤寄生于犬猫引起的一类外寄生虫病。其中虱病主要由犬啮毛虱、近喙状猫毛虱引起;跳蚤病主要由犬栉首蚤和猫栉首蚤引起,猫栉首蚤主要寄生于犬猫,犬栉首蚤只限于犬及野生犬科动物。  相似文献   

3.
犬复孔绦虫病是由囊宫科的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寄生于犬、猫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绦虫病,人偶尔感染。犬复孔绦虫新鲜时为淡红色,固定后为乳白色,最长可达50cm,约由200个节片组成。位于纵排泄管的内侧,生殖孔开口于两侧的中央稍后。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蚤类,犬因舔被毛时吞入含有似囊尾蚴的跳蚤而被感染。由于该病人偶尔会感染,所以饲养宠物时应当对犬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饮食习惯,及时对健康犬进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4.
犬、猫常见绦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于犬、猫的绦虫主要为假叶目和圆叶目的各种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虫卵随犬、猫的粪便排出污染环境,造成中间宿主——其他家畜及人的感染,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现将寄生于犬、猫的几种常见绦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犬复孔绦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与接触犬、猫等动物有关。经过对患有犬复孔绦虫病的患者诊断治疗 ,结果表明 ,用中药驱虫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杭州橡胶厂洋溪分厂派出所一一警犬,4岁,雄性。饲养员发现警犬食量减少,精神不振,毛逆立,来兽医站求诊。查:体温、心跳等均正常;粪硬、色、量均正常,细观粪便表面有白色绦虫体节附着,经镜检确定为犬双殖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Linnaeus)。该成虫寄生于犬、猫,偶然侵入人体。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虫卵被跳蚤(犬蚤)的幼虫吞食,在其体内发育  相似文献   

7.
犬绦虫(又称犬复孔绦虫或瓜实绦虫)身长10~50cm,成熟体节长0.7cm左右,宽0.3cm左右,形似长卵圆,从外部观察与黄瓜籽相似。跳蚤、犬虱是犬绦虫的中间寄主,犬因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跳蚤或虱子而被感染,经过21d左右在犬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患犬会有贪食、异嗜、呕吐等症状,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犬的正常发育,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性情暴躁或精神不佳,同时伴有痉挛或四肢麻痹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宠物犬、猫常用的几种营养品与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福来恩该剂是世界上最好的用于犬、猫的杀蚤用药,在24小时内可杀死98% ̄100%的跳蚤,效力可维持1 ̄3个月,淋雨或沐浴后仍可保持药效,药力直达毛内部,跳蚤或虱子只要接触就很快死亡,不同于一般的杀蚤药需吸血后才中毒死亡。长期使用可全面清除宠物身上和环境中的跳蚤,无任何的毒副作用。2汽巴100/500此药为广谱驱虫药,能1次性驱除包括蛔虫、线虫及绦虫等在内的13种体内寄生虫。适宜任何年龄、怀孕及哺乳犬只使用,安全可靠,无药味,容易喂服,安全度高,服用前无需禁食。3拜耳内虫逃宠物口服,能驱除体内如蛔虫、钩虫、鞭虫、绦虫等多种寄生虫,可…  相似文献   

9.
<正>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犬、猫舔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杀灭或驱除动物体外寄生虫的新型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新型杀虫剂包括苯甲酸苄酯、氟虫氰和氰氟虫腙。苯甲酸苄酯能驱除大多数体外寄生虫,但仅用于犬疥螨的治疗。氟虫氰为苯吡唑类杀虫剂,有效驱杀犬和猫的跳蚤、蜱、螨虫。氰氟虫腙可有效驱杀犬、猫的跳蚤和蜱。新型驱避剂包括驱蚊胺和丙蝇驱,二者都可驱除动物的多种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11.
包虫病也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寄生虫在犬、猫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中,不仅会对肠道等组织器官造成机械性损伤,还会夺取营养,对动物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随着犬只饲养量的增加,疾病的危害也变得日益严重。1流行特点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犬等动物的肝脏和其他器官,也会对人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以至会死亡。犬是比较常见的包虫病寄主,包虫会在犬的小肠中寄生繁殖,严重时可达几万条,对犬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饲养宠物热的兴起,宠物的内外寄生虫病不可忽视。蚤,又称跳蚤,属于蚤目(Siphonaptera),是犬、猫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蚤不仅叮咬吸血,骚扰危害人和动物,而且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属双壳科(Dilepididae),是犬和猫常见的寄生虫,人偶有感染,尤其儿童与犬猫亲昵或误食含有似囊尾蚴的昆虫而感染,主要病症为腹泻或便秘、消化不良等,易被误诊。流行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可寄生于犬、猫和狐狸以及狼等动物体内[1],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北京地区家养犬未有该绦虫的发病情况报道;豆状带绦虫卵通常随同绦虫的成熟节片排出动物体外,本文首次报道了通过显微镜下粪便检查发现散在虫卵,结合全面检查确诊并治疗该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属双壳科(Dilepididae),是犬和猫常见的寄生虫,人偶有感染,尤其儿童与犬猫亲昵或误食含有似囊尾蚴的昆虫而感染,主要病症为腹泻或便秘、消化不良等,易被误诊。流行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是犬和猫的常见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孔绦虫病。当绦虫虫体在体内寄生时,虫体头部的小钩和吸盘叮附在小肠粘膜上吸取机体营养,给犬只生长发育造成障碍;当虫体大量寄生时,引起肠粘膜损伤和肠炎;当虫体在肠道中聚集成团时,造成肠阻塞、肠扭转、肠套迭及肠穿孔,重者可导致全身衰弱死亡。本文介绍一则因犬复孔绦虫致死的病例。  相似文献   

17.
猫细小病毒(FPV)又称猫传染性肠炎病毒。猫感染猫细小病毒后主要表现为高烧、呕吐及腹泻,白细胞数严重减少。猫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猫科或鼬科动物,以6月龄以下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复孔绦虫属囊宫科,复孔属,虫体新鲜时为淡红色,固定后为乳白色。常见成虫长10~15cm,最长可达50 cm,约有200 个节片,每片宽约3 mm,其头节呈菱形,横径约0.4 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可伸缩的顶突。此虫寄生于动物小肠中,是犬、猫常见寄生虫,人偶可感染。  相似文献   

18.
包虫病也被称作是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这种疾病主要是寄生在犬、猫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中,会对动物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犬只饲养量的增加,疾病的危害也变得日益严重,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1流行特点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犬等动物的肝脏和其他器官,也会对人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以至会死亡。犬是比较常见的包虫病寄主,包虫会在犬的小肠中寄生繁殖,严重时可达几万条,对犬造成极大的危害。犬包虫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养殖户中,因为大部分的犬都是散养的状态,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容易感染该病。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在肠道内发育产卵,虫卵会随粪便排出,散布到周围的环境中,污染饲料和饮水等,增加人和牲畜的感染机会。另外,棘球绦虫虫卵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温度不敏感,对化学物质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受阳光直射容易出现死亡,因此需要对养殖环境卫生状况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养犬》2016,(3)
正犬复殖孔绦虫病是由犬复殖孔绦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该虫常感染犬和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殖孔绦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等。一、病原该病的病原是囊宫科、复殖孔属的犬复殖孔绦虫,其成虫为小型绦虫,长10~15厘米,宽0.3~0.4厘米,约有200个节片。头节小,呈亚梨形,横径约0.4毫米,具有4个吸盘和  相似文献   

20.
犬、猫的绦虫病是由各种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由于中绦期的幼虫对人和家畜危害严重,因而该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主要对犬、猫绦虫病的病原、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