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1泰勒虫病泰勒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牛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本病由残缘璃眼蜱传播,主要在舍饲条件下发生。多发于1~3岁的牛,患过本病的牛可获得2.5年的免疫力。环形泰勒虫病发病后多呈急性经过。潜伏期14~20 d。初期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托克逊县璃眼蜱及其携带病原情况,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璃眼蜱形态学及其携带病原牛环形泰勒虫的基因(Tams1)进行PCR扩增,鉴定和检测采自托克逊地区疑似牛体表璃眼蜱(473枚)及其携带牛环形泰勒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采集的硬蜱经形态学鉴定为小亚璃眼蜱(248枚)和亚洲璃眼蜱(225枚)。小亚璃眼蜱携带牛环形泰勒虫有20枚,阳性率为8.06%(20/248);亚洲璃眼蜱携带牛环形泰勒虫有16枚,阳性率为7.11%(16/225)。4个乡采集的璃眼蜱均有不同程度携带牛环形泰勒虫的情况,其中伊拉湖乡牛环形泰勒虫阳性率最高,为8.40%(11/131)。说明托克逊县的气候环境适合媒介蜱的孳生,是当地牛环形泰勒虫病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奶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泰勒属的各种环形泰勒虫寄生在奶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内引起的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高热、贫血、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发病急、病程短,常引起奶牛死亡。环形泰勒虫病通常在6~8月发病较多,呈地方流行性,通常和附红细胞体混合发生,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1流行情况石河子地区的奶牛环形泰勒虫病主要是由璃眼蜱传播。璃眼蜱在每年的4月开始活动,6~7月活动较多,8月以后活动明显减少,9月、10月硬蜱活动基本消失。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随着硬蜱的活动明显升高,发病季节多在6~9月,7月为发病高…  相似文献   

4.
瑟氏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某些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长角血蜱和残缘璃眼蜱的交互传递试验、虫体形态学观察及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的分析,对瑟氏泰勒虫及环形泵勒虫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只能传播瑟氏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环形泰勒虫;同样,残缘璃眼蜱只能传环形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瑟氏泰勒虫。瑟氏泰勒虫以杆形和梨子形为主,其比例一般保持在67%-90%之间;而环形泰勒虫则主要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占总数的70%-85%。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表明,这两个种  相似文献   

5.
璃眼蜱可传播牛环形泰勒虫病。为了解2018~2019年吐鲁番和阿勒泰部分地区牛体表璃眼蜱区系分布特点、种类组成及相对优势度,明确璃眼蜱种群分布和活动范围的变化,试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牛体表媒介璃眼蜱种类及群落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鉴定出璃眼蜱4种,其中小亚璃眼蜱的相对优势度最高,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925 0,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282 3,优势度指数为0.299 4。调查结果对媒介璃眼蜱及蜱传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和流行区的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牛泰勒虫病牛泰勒虫是寄生在牛红细胞内的虫体,以环形虫体居多。环形泰勒虫在北方流行。本病由残缘璃眼蜱传播,主要在舍词条件下发生。多发于1~3岁的牛,患过本病的牛可获得2.5年的免疫力。患病牛多呈急性经过。潜伏期14~20 d。初期高热稽留,精神沉郁。淋巴结肿大,有痛感。食欲废绝,可视黏膜、肛门周围、尾根等皮薄处有出血斑。贫血。奶牛和哺乳母  相似文献   

7.
环形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该病多呈急性经过,以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该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感染泰勒虫的蜱在牛体吸血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人牛体,首先侵入局部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形成大裂殖体。大裂殖体发育形成后,  相似文献   

8.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俗称牛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牛红血球内的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传播媒介为残缘璃眼蝉(俗名草爬子,赤峰地区该蝉于5月末至6月初便出现在圈舍及附近的草地上)吮牛的血液时,就把虫体传给了牛。  相似文献   

9.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在新疆多发,但有关牦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报道甚少,尤其是南疆克州几乎未见报道。笔者于2006年3-5月期间,为了摸清牦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传播媒介及感染率进行本次调查研究。经常规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发现在阿合奇县色乡采样的30头样品牦牛中20头为阴性,10头为阳性,其感染率为33.33%;其主要传播媒介是小亚璃眼蜱与亚洲璃眼蜱;确诊为牦牛环形泰勒虫病(Yak the ileriosis annulata)。基本查清了牦牛环形泰勒虫病在克州阿合奇县色乡流行情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1牛泰勒虫病牛泰勒虫是寄生在牛红细胞内的虫体,以环形虫体居多。环形泰勒虫在北方流行。本病由残缘璃眼蜱传播,主要在舍词条件下发生。多发于1~3岁的牛,患过本病的牛可获得2.5年的免疫力。患病牛多呈急性经过。潜伏期14~20 d。初期高热稽留,精神沉郁。淋巴结肿大,有痛感。食欲废绝,可视黏膜、肛门周围、尾根等皮薄处有出血斑。贫血。奶牛和哺乳母牛产奶量下降。剖检全身皮下、肌间、黏膜和浆膜上均有大量的  相似文献   

11.
将实验室培养的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 anatolicum)和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清洁幼虫和若虫饲喂于感染环形泰勒虫的牛体,收集饱血幼虫和若虫,用所孵化的若虫和成虫感染试验牛。结果显示,小亚璃眼蜱幼虫、若虫阶级感染,所发育之若虫、成虫均可传播环形泰勒虫;而亚洲璃眼蜱各阶级的传播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属的焦虫引起的牛血孢子虫病。其病变特征为泰勒焦虫性结节形成与坏死,病畜发生全身出血、毒血症和重要器官严重损伤与机能障碍而死亡。一、病原与病因病原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环形泰勒焦虫的传播者是璃眼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蜱的幼虫或  相似文献   

13.
前言据1981年我们对全省牛血孢子虫病病原和传播媒介蜱进行的全面调查,我省牛血孢子虫病主要病原种类有双芽焦虫、环形泰勒焦虫、瑟氏泰勒熊虫、柯契卡巴贝斯焦虫以及边缘边虫;蜱有微小牛蜱、缺缘璃眼蜱、长角血蜱以及镰形扇头蜱。其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以环形泰勒焦虫、瑟氏泰勒焦虫、双芽焦虫最广,且常在一个地区同时流  相似文献   

14.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属的焦虫引起的牛血孢子虫病。其病变特征为泰勒焦虫性结节形成与坏死,病畜发生全身出血、毒血症和重要器官严重损伤与机能障碍而死亡。一、病原与病因病原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环形泰勒焦虫的传播者是璃眼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蜱的幼虫或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传统调查方法,对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等县(市)的16乡(镇)进行牛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除鄯善县七克台镇和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克尔碱镇未发现本病外,其余各地均有流行,其发病季节主要在3-7月,8-10月有少数牛只发病,病症较轻。现已确认吐鲁番地区牛焦虫病的传播媒介为小亚璃眼蜱、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16.
前言据1981年我们对全省牛血孢子虫病病原和传播媒介蜱进行的全面调查,我省牛血孢子虫病主要病原种类有双芽焦虫、环形泰勒焦虫、瑟氏泰勒焦虫、柯契卡巴贝斯焦虫以及边缘边虫;蜱有微小牛蜱、缺缘璃眼蜱、长角血蜱以及镰形扇头蜱。其流行范围  相似文献   

17.
残缘璃眼蜱人工培育及环形泰勒虫的实验性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饲喂于牛体,观察了成虫,幼虫,若虫在实验室饲喂条件下的生活周期及滞育现象。通过蜱传播试验证实,残缘璃眼蜱饥饿幼虫,若虫吸入病原,其蜕化之若虫,成虫能将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 传播给敏感动物,而幼虫阶段吸入病原,如若虫阶段在免体饱血,所蜕化产生的饥饿成虫不传播该病。  相似文献   

18.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小亚璃眼蜱对中国新分离的牛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方式,进而明确其在中国牛梨形虫病传播中的流行病学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小亚璃眼蜱可在雌虫阶段受到巴贝斯虫未定种的感染,并可在次代若虫(2/2)和成虫(3/3)阶段将病原传播给试验牛;小亚璃眼蜱幼虫和若虫吸入环形泰勒虫,饱血脱落的幼虫和若虫所蜕化发育的饥饿若虫(2/2)和成虫(2/2)均可将病原传递给敏感动物;感染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小亚璃眼蜱饱血雌虫所孵育出的次代幼虫和若虫仍可被环形泰勒虫感染,所发育出的若虫(2/2)和成虫(2/2)可在一次传播试验中将环形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同时传播给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12):9-11
针对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奶牛全血DNA和小亚璃眼蜱组织DNA进行环形泰勒虫病原的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源性和小亚璃眼蜱蜱源性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534bp和546 bp,经NCBI BLAST后发现,血液源性环形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印度株同源性为99%,而蜱源性环形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意大利株有99%的同源性,表明新疆地区存在环形泰勒虫不同株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为对吐鲁番地区璃眼蜱的精确鉴定提供依据,同时为该蜱分类以及携带病原溯源奠定基础。本研究对采集的疑似患牛体表璃眼蜱(n=120)采用形态学和ITS2基因特异性PCR方法鉴定出其种,再通过Tams1基因特异性PCR方法鉴定出其携带病原情况。结果显示,经形态学鉴定均为小亚璃眼蜱,PCR结果显示扩增的璃眼蜱ITS2基因和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分别与Gen Bank中已记载的小亚璃眼蜱ITS-2、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一致。在检测的120枚璃眼蜱中,携带牛环形泰勒虫病原的有11只,阳性率为9.17%(11/120)。结果表明,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璃眼蜱种属鉴定及无典型硬蜱种的鉴定不但具有简易、准确度高等特点,而且在璃眼蜱种属确定的基础上分离其携带的病原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