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防护林带对低丘红壤茶园小气候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林带由于对茶树等作物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已作为茶树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但防护林带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相对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护林下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茶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探索适合低丘红壤茶园特点的防护林结构,为广大低丘红壤茶区推广营造防护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15)N 标记试验研究了茶树在红壤中氮的吸收、分布和利用动态。结果表明,春季标记时,红壤中茶树吸收的肥料氮主要用于叶蛋白和咖啡碱的形成,而进入茎和水溶性部分较少。秋季,红壤茶树中水溶性氮增加,但根系中贮存的肥料氮却明显低于对照。春、秋季残留于土壤中的肥料氮,红壤较对照低;红壤茶树的肥料利用率和回收率分别为17.28%和51.91%。此外,测定了 PLA 酶和根系活力,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低丘红壤茶园由于土壤瘠薄,蓄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茶树生长势差,加之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茶叶品质不如高山茶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若能根据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特性、茶树生长与生理特点以及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4.
用~(14)C 示踪等方法,研究了茶树在红壤中碳代谢特性,结果表明,红壤茶株中碳素同化产物主要分布于幼嫩新梢,其中转化成贮藏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同化的碳素大量被调用,以形成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和有机酸等次级产物,同时,参入结构糖粗纤维的比例也较大。与放射性强度所反映的动态情况相反,红壤茶苗中各级代谢产物的静态含量,包括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等,都比对照低。说明红壤茶苗总的代谢能力较弱。红壤茶株叶片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偏低,碳素同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将红壤中的 N、P、  相似文献   

5.
在庐山上和山下同时用第四纪红壤和庐山土布置了茶树盆栽试验。通过定点生境调查和采样测定,对比分析了两种海拔、两种土壤中茶树的生育特性和品质成分的变化,探讨了影响红壤茶叶品质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土壤对滋味成分的影响较为直接,而气象因子则在较大程度上左右了香气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陈目珍  黄积安 《茶叶》1989,(2):21-24
前言建国以来,各产茶省在低丘红壤上开辟了数量可观的新茶园,为我国茶叶总量的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低丘红壤土质瘠薄,有机质少,肥力低,加上夏、秋季空气干燥、日照时数长,气温高等因素的影响,所  相似文献   

7.
吴洵 《福建茶叶》1993,(1):19-23
低丘红壤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土壤资源,分布广,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地势亦较平坦,酸性反应,具备茶叶生产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大片低丘红壤被开辟或集中成片的茶园,成为我国茶叶生产和商品茶出口的重要基地。1981年农业部先后建立的218个茶叶商品基地县  相似文献   

8.
土壤条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壤若干性质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简要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植茶土壤,改进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揉捻工艺对夏茶品质影响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鲁燕  汤一  仇平  宋晓  龚淑英 《茶叶》2010,36(3):148-151
本文以鸠坑种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嫩度和揉捻程度对夏茶品质的影响,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感官评定不同茶叶的品质,并测定冲泡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采用一芽二叶的鲜叶原料,轻揉5min,重揉25min,所得成茶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0.
化肥配施对红壤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凯荣  龚惠群 《茶叶》1993,19(4):12-17
1989~1992年在湘北丘陵红壤茶园上对 N、P、K 化肥不同配比及其与 Zn、Mo、B 微肥配施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合理的化肥配施和微肥施用技术对促进我国丘陵红壤茶园大面积平衡增产、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与品質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我局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以后,我们对茶叶品质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分析化学成分,探求茶叶成分与品质的相关性是改进品质检验方法的一个途径。但是茶叶成分很复杂,包括茶素、单宁、水浸出物,纤维素,蛋白质,果胶,醣分,灰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红壤茶园土壤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矿物磷为主,其中又以闭蓄态磷占多数,铁磷和铝磷与茶园生产能力有密切关系。茶园土壤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曲线(r>0.9)。土壤pH及质地对磷吸附有明显影响。磷肥施入茶园以后转化和被固定很快,开始以铝磷为主,以后逐步向铁磷和闭蓄态磷转化。土壤有机酸对防止磷固定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是:草酸>混合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琥珀酸。被固定的磷及土壤原生矿物磷,在土壤游离酸,有机酸等作用下,又逐渐释放,越是高产茶园释放量越多。所以茶园土壤中的磷  相似文献   

13.
土壤地质环境与茶叶的内在品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不同成土母岩上发育的土壤能影响所产茶叶的品质,在浙江省花岗岩、石英砂岩、变质岩系(片麻岩为主)及部分多石英的凝灰岩上常产优质茶,反之在玄武岩、石灰岩及中更新世(Q2)红土上常所产茶叶的品质较差。本文以茶叶的内在品质对此加以证实。分析的生化指标有: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均指各该项总量)等5项。指标经综合分析,可分为7个等级,都与一定的成土母岩相对应。花岗岩等3种产优质茶的母岩上,土壤都有高硅、低钙、及砂性质地的特征;反之,所产茶叶品质较次的玄武岩及石灰岩上,土壤均有低硅、高钙及粘性质地的特征。Q2红土应属后面一类,但硅与钙的含量不全符合,还须进一步研究。凝灰岩上所产茶的品质居于7个等级中的中档。成果说明:作为外部生态环境重要因素的成土母质,和茶叶内部的生化性质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茶树的营养生理及施肥,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多。而对于土壤的养分状态(尤其是微量元素)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及茶园土壤的养分平衡却报道很少。我们自1985年12月至1987年7月对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茶园土壤养分状态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试验及相应的化学分析,以下是研究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2007,29(5):44-45
研究了外源单宁酶对绿茶品质成分的酶解特性、酶解条件优化及其酶解液在微滤澄清工艺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根据绿茶粗滤液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添加相应活性单位的外源单宁酶,在40℃酶解2h,主要苦味成分酯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降解为简单儿茶素,达到提取物的无苦味,并且酶解液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成分的得率依次增加5.56%、6.18%、11.17%、3.53%。  相似文献   

16.
茶叶滋味与其品质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茶叶的鲜味、苦味、涩味等角度综述了茶叶滋味与其品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以构建鉴别茶叶滋味品质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维生素E及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是指所有的生育酚以及具有生育酚生物活性的生育三烯酚类衍生物,生育酚(tocopherol)是指所有甲基化的母育酚,因此,生育酚与维生素E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自然界中已发现8种生育酚,以α—、β—、y—、δ—生育酚为多,其中α—生育酚的生  相似文献   

18.
低丘红壤区花生持续高产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南方低丘红壤区(以江西鹰潭地区为例)花生种植发展的历程表明,新世纪花生持续高产遇到了四大障碍:一是连作重茬,二是良种少,三是伏秋干旱威胁,四是肥料使用不当。对此采取的相应对策是,改革耕制,合理轮作;引进和培育良种;采取有效抗旱措施;调整肥料配比及用量;土壤消毒和生物防治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6个省的红壤茶园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磷素含量及茶叶产量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的磷酸酶以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较强,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弱;磷酸酶在土体中的垂直和水平分布规律,表现为土层越深、离根系越远,酶活性越弱。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Bray-I法的磷,A1-P、Fe-P、Ca-P和茶叶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可以作为衡量土壤供磷能力和土壤生产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磷酸酶对有机磷的酶促水解、提高茶树可吸收态磷的含量具有明显的作用。研究还表明,施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低丘红壤茶园土的持水特性及水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赣地区第四纪红壤茶园土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茶园土壤质地较粘,持水量与粘粒(<0.01毫米)含量和毛管孔隙(<0.05毫米)的数量呈密切线性相关,田间持水量可达32%以上,然而有效水含量仅为11%左右,且其50%以上的释放量在0.1—0.3MPa的低吸力段内,对茶树供水力差。高产茶园持水量虽然低于低产茶园,但其土壤性状都明显优于低产茶园,且土层深,贮水量大,因而较耐早。该地区的土壤水动态特征与其水文气候特点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贮水高峰期(3—6月)、蒸散消耗期(7—10月)和补充恢复期(11—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