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用水源地生态修复是保护水源水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重庆市农村水库型水源地的污染源状况,将饮用水库按地域和部位进行分区,提出几种适宜的生态修复模式。全市农村饮用水源水库可分为城周水质净化景观维护区、渝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区、渝东南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等五大功能区;不同地域和水库部位具有不同的生态修复方向,主要包括乔灌草水源涵养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生态景观保护三大生态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2.
生态修复在景观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梁卓  李小燕  何国富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36-138,179
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现状,提出其修复和治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总结了近年来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技术及其机理,重点介绍了人工浮床、生物操纵等技术在景观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句容市某人工景观湖为对象,选用浮床栽培的香蒲、黄菖蒲、鸢尾、再力花和花叶芦竹进行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透明度也有所增加。其中再力花的长势最为明显,各植物对受污染景观水体溶解氧(DO)含量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氮(NH3-N)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并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TP净化效果最好的是再力花,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1.3%;对NH3-N净化效果较好的是黄菖蒲和再力花,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8%和92.2%;各植物对COD的净化能力相对于对TP和NH3-N的净化能力弱,对COD的净化能力相对较强的是香蒲和花叶芦竹,去除率分别为40.2%和38.4%。  相似文献   

4.
5.
以上海曲阳公园中心湖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污染成因、污染状况和湖体水质,结合水质改善及景观功能定位,确定中心湖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对湖底的生境营造及对水生植物系统、水生动物系统及微生态系统的修复,使水体具备自我净化能力,并维持水中湖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态系统建成1年后,中心湖水体透明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等指标均较构建前有显著改善。该研究结果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改善、生态建设和后期管理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试验农区8种农田生态模式和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不同农区5年间景观格局特征(多样性指数、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以生态模式为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与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生态模式尺度下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学意义。研究认为:生态模式作为农田景观破碎度的限制性因子影响明显;城郊农区及环岛农区比规模生产农区生态模式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大;稻田中的生态模式对景观格局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外,还有很高的景观价值,目前正在广泛地应用。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有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兼顾生态与景观等方面,以东莞生态园中心湿地为例,从植物选择、配置以及地形设计上,阐述人工湿地系统设计,围绕原则与要求,使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黄龙溪镇的局部景观更新实例,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其“神龙见水”主题生态景观带中龙潭广场、真龙街、龙潭湖的景观设计,归纳其景观更新中的值得借鉴的生态设计手法,以其为城镇景观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逐步完善截污、清淤及生态护坡等工程的同时,综合运用底泥矿化、微生物净化技术,结合构建人工浮岛、生物栅、定点增氧推流、复合滤床循环、人工湿地等净水措施,对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水系进行探索性生态修复试验.治理后NH3-N、TN、TP及COD等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网家地表水V类标准要求,湿地公园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高效性、生态型、循环性和结合性的特点,在选择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协调统一、多方参与以及市场导向的原则。结合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和原则,根据重庆市五大农业功能区划分,为重庆市在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选择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水库管理和水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是推进保障城市水安全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文章针对湖南省黄石水库在水库管理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跨区域联合管理、多位点(水源保护区、入库河流和湖滨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今后水库的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设计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生态设计是随着全球工业化速度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自然资源短缺和生存危机加剧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问题反思、理论探索、理论发展和设计实践4个过程,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生态设计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生态设计、建筑的生态设计、城市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等领域;景观生态设计大致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和恢复性设计4个阶段及其类型;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是将道路景观的环境影响控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美学和景观游赏融为一体的设计;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上海道路景观分为4种类型:景观生态型、景观生产型、生态游憩型、生态防护型。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构筑了脆弱的城镇生态基底和破碎化景观格局,亟待予以关注和修复.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马营镇为例,在阐释生态宜居内涵和启示的基础上,从城镇生态网络构建与恢复、城镇景观文脉认知与重塑、城镇宜居环境更新与活化3个层面探讨了城镇景观修复的实践路径,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生态宜居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指导与...  相似文献   

15.
以万州区为例,以2009,2013,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ArcGIS和Fragstats为软件支撑,综合运用生态风险指数、生态风险动态变化空间分析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了万州区景观结构变化状况、区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在不同地形下的分布变化状况,为万州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镇化对生态景观的实际需求,探讨滨水生态走廊的应用,以重庆市双桥溪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理念,遵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基地现状及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规划设计策略,通过生态景观修复与保护,构建良性稳定、多样持续的生态基底,营造一个生态稳定、景观丰富的公共交互空间。总结了滨江生态走廊设计相关策略,以期为滨水景观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岸带作为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重庆市广阳湾地处长江滨水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但尚未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发展.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植物群落修复原则与具体的生态修复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广阳湾河岸带生态修复策略.(1)根据研究区内现有的不同植被类型,提出保留增补、优化提升和恢复重建3种植物群落构建模式;(2)根据鸟类、蝶类和蛙类等动物的生活习性,提出动物栖息地构建策略,并绘制典型生境模式示例图;(3)依据研究区消落带水位梯度,结合岸边地形和植被条件,提出相应的滨水植物配置参考.研究结果可以为不同地区的河岸带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组分贡献率入手,剖析景观组分对局地景观格局变化的贡献程度,实现对土地利用突变情景识别,其结果表明:农业景观与城市等人为景观竞相作用、农业比较效益差异与农业市场竞争、农户宜人和宜居的生存空间土地利用意识逐步成熟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突变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追逐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的土地利用越来越突出,区域土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降低、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严重下降,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的方法,通过对1996-2006年沙坪坝区的土地利用中所诱发的生态效益量进行估算,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未来区域生态状况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沙坪坝区在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由1 332.5×10~4$/hm~2减少为1 214.05×10~4$/hm~2,共减少了118.45×10~4$/hm~2;各乡镇的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状况表现不一,有增有减;沙坪坝区未来生态状况主要表现为生态重建区(井口、覃家岗等镇)、生态控制区(土主、西永等镇)、生态保护区(中梁、歌乐山等镇)和生态敏感区(曾家、青木关等镇)4种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blem of seeking economic benefits, regardless of ecological value in land use, beca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 reduced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the regional land system and the gravely declined suppli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fluenced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Shapingba District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the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method, this paper estimated the quantity of ecological benefit induced in land use in Shapingba District from 1996 to 2006.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edicted the future regional ecological con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rom 1996 to 2006, the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this district in land use dropped from $1 332.5×10~4/ha to $1 214. 05× 10~4/ha, a decline by $118.45 × 10~4/ha; the condition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varied with different towns. Four different trends in development were identified, i.e. ecological rebuilding area (Jingkou town, Qinjiagang town, etc. ), ecological controlling area (Tuzhu town, Xiyong town, etc. ), ecological protecting area (Zhongliang town, Geleshan town, etc. ) and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Zengjia town,Qingmuguan town, etc. ).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藻类连续培养的理论、种类和装置,旨在对荒漠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本文论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室内培养藻类与野外项目区喷洒研究,认为藻类连续培养并规模化、同时进行野外喷洒是一种治理和恢复荒漠生态的有效方式。利用藻类喷洒荒漠区,发挥其固沙、抑尘、成土、培肥、育草、固碳、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可为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