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羔羊口疮病即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山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田东县以早春(2、3月份)发生较多,主要是由春季雨水较多、环境潮湿、各类病毒或细菌大量繁殖及羔羊口腔发育不全等因素造成的,若不及时救治会引起羔羊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所在的地区山羊养殖户较多,每年羔羊发生口疮病的也不少,因此笔者积累了一定的诊治羔羊口疮病的经验,现将1例羔羊口疮病的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大黄和高锰酸钾治疗羔羊口疮赵海燕(乐都县高店乡兽医站,810702)羊口疮又名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羊接触传染性脓疱口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口疮病毒引起。多因羊舍或产羔棚舍污秽不洁、阴暗潮湿、窄小拥挤、通风不良、导致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若不及时...  相似文献   

3.
总结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观察羊口疮病样的临床症状,采用病原学等方法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并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积极进行羊口疮病的诊断和防治能有效降低羊口疮病的传播感染,为养殖户饲养羊提高可靠保障,提高羔羊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病包括羔羊口疮、传染性口炎或脓泡性口炎,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或称口疮病毒)所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羔羊、幼龄羊发病率较高。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1 病原及传染本病由痘病毒群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部位的渗出液和痂块中。健康羊只因同病羊直接接触而感染,或由污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而感染。本病无季节性,常表现为群发性流行,发病率在90%以上。人也可因接触病羊而感染。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几乎是有羊即有本病。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感染途径主要是皮…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叫羊口疮,盛夏之季是该病多发季节,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损伤的皮肤及黏膜是主要传染途径。羔羊易感,易在羔羊群中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羊肉的价格居高不下,但是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量却不断上升,促使我镇羊只存栏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羊传染性脓口疮的发生,羊传染性脓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易感的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羊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疤、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病羊多是3~6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绵羊和山羊可经接触而交互传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残留在地面上的病羊痂皮均可散布传染,接触病羊的人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7.
浅析羊口疮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饲养条件不断改变,羊口疮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羊口疮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由传染性脓疮病病毒(ORFV)所致,人畜共患,主要发生在山羊与绵羊群体,特别是幼羊及羔羊极易患病,羔羊发病率可达100%,成年羊发病较少。羊口疮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羊群一旦被感染便会快速传播,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痘病毒科)引起的一种嗜皮性人畜共患接触传染病[1-2]。病羊以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疤、脓疱和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此病多发于3-6月龄羔羊,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羊口疮病是一种接触性的传染病,是由于羊只感染羊口疮病毒所引起的,该病传染性强,既能在牲畜之间传染,还可以传染给人类,造成人患病。羊口疮病在春初、冬末和秋季多发,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带毒动物,传染范围较广,危害性大,但是主要发生在羔羊,对成年羊的危害性不高。笔者通过对羊口疮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痘病毒科)引起的一种嗜皮性人畜共患接触传染病[1-2]。病羊以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疤、脓疱和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此病多发于3~6月龄羔羊,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1.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病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山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唇、鼻、眼睑、乳房、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发生疱疹、水疱、脓疱和痂皮为特征。羔羊多为群发,常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羊口疮(也称烂嘴)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嗜上皮、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也可感染人。羊口疮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呈散发性流行,影响饲料报酬,一直以来,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本病只危害山羊和绵羊,以3~6月龄的羔羊和幼羊最为易感,常呈群发性流行,羔羊发病率高达100%,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人也可能感染发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病羊的痂皮带毒时间较长。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健康羊  相似文献   

13.
羔羊传染性口膜炎又叫羊口疮、羔羊传染脓疱性口膜炎、接触性传染性臁疮、恶性口疮、口足脓疱病、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等。脓疱性皮炎(ORF)是很早时萨克逊人使用的病名,指绵羊的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传染给人而引起的疾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流行本病。我国的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宁夏、陕  相似文献   

14.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也叫羊口疮,主要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山羊和绵羊身上都可发生。该病状的主要是唇、鼻、眼睑、乳房、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发生丘疹、水疱、脓疱和痂皮等特征。羊口疮主要发生在一岁以内的羔羊,其中3~6月龄羔羊是最易患病羊群,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正>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使绵羊以及山羊口腔出现红斑丘疹、结缔组织增生、长水泡或形成疣状厚痂的疾病。依据病变位置可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该病主要危害3~4月龄羔羊,成年羊也容易感病,但发病较少。病羊和带毒羊是传染源,而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处的渗出液和痂块中,通过羊之间的接触进行感染,也可经感染的羊舍、草场、草料、饮水和用具等。1羊口疮的临症表现1.1唇型羊口疮唇型羊口疮具有轻型和重型两种。多发于  相似文献   

16.
羔羊口唇脓疱病(羊口疮)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疾病,为发展山羊饲养业的一大障碍。笔者从1994年~1997年对本养羊户自养的50只患口唇脓疱病(羊口疮)的山羊羔采用外涂5%氢氧化钠溶液同时肌肉注射盐酸吗啉双胍注射液治疗,效果良好。患病羔羊...  相似文献   

17.
2023年4月初,福建省武夷山市某羊场羔羊疑似感染羊口疮,采集病料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该羊群发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对羊群采取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羊口疮又叫“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羊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羔羊最易发病,常散发或群发。该病多因病羊与健康羊接触通过损伤的口腔黏膜传染;长途运输,营养缺乏(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采食过硬或带冰霜的饲草、饲料都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本病在泸西县羊群中时有发生,造成羔羊死亡,养羊效益下降,是泸西县羊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羊口疮病属于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以羔羊多发,对羊群危害极大。本文介绍了1例羊口疮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丘诊、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本文对2.5~3月龄羔羊发生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5~6月份,某养羊场饲养的波尔山羊,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一代羊、杂交二代羊、杂交三代羊中有28只羔羊相继发生传染性脓疱病。病羊初期表现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减退。发病第三天,可见唇部、口角有红斑、丘疹。本病的发病率14%,死亡率2%~3%,病程2~3周,呈散发性流行。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患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