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多年设施灵武长枣生产实践管理经验,依据各生育期特点对盛果期设施灵武长枣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设施灵武长枣产业发展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灵武长枣促早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温室灵武长枣鲜果成熟期较露地提前4个多月,但是由于设施环境以及种植灵武长枣阶段性的目标不同,在设施中对灵武长枣的修剪也有不同的方式。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总结出灵武长枣促早栽培修剪技术,包括修剪原则、修剪时间、修剪方法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灵武长枣是灵武地区果农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从调控设施栽培的温湿度、加强日常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3个方面总结了提高设施灵武长枣坐果率的措施,以期为提高灵武长枣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设施枣栽培在灵武市得到了较快发展,对当地灵武长枣产业链的延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灵武长枣的栽植、栽植后的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设施栽培管理促成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设施长枣的物候期落果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设施长枣物候期落果率达到85%以上;枣果第一次膨大期是枣树生理落果的高峰期,落果量达到59.62%,占落果率的69.6%。  相似文献   

6.
在设施条件下,通过对5个优良枣鲜食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观察植物学性状、产量、物候期等情况。初步得出:灵武长枣、八月脆、骏枣3个品种适宜设施栽培,其中灵武长枣物候期较露地栽培提前60 d左右。  相似文献   

7.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枣树栽培发展的基本情况,回顾了灵武长枣产业5年来快速发展的现状;重点对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首先,建议成立灵武长枣事业管理局,建设灵武长枣专家大院;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土地承包、租赁和流转政策,深化扶持长枣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政策以及长枣产业投融资政策,着力提高科技推广能力,强化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建议稳固现有面积,提升质量,提高整体效益,适度发展设施栽培,适速扩大种植规模;最后提出了灵武长枣产业科技创新的五大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8.
灵武长枣是宁夏红枣产业重点推广的鲜食枣品种,近年来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全区栽植面积达到1万公顷多,市场前景广阔.但灵武长枣鲜销期短,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自2006年开始,灵武市技术人员就灵武长枣设施栽培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灵武长枣4号(暂定名),2002年在灵武市东塔镇被发现,是通过AFLP分子标记鉴定,在遗传基因方面没有明显变异的一个灵武长枣品种优系。十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灵武长枣4号在6个方面表现出与原灵武长枣不同的生物学特性。①早熟:表现为1~2蓬果实的成熟期较普通灵武长枣提前7 d;②口感品质更好,营养价值更高:表现为单果质量较普通灵武长枣增加1.3 g,糖酸比值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14.8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30.7百分点,果肉硬度较普通灵武长枣低2.2 kg/cm2;③丰产性强:表现为当年生新枣头坐果率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72.7~171.4百分点,自花授粉坐果率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59.8%~162.5%,自然授粉坐果率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92.0%(旱地滴灌栽培条件下),多点区试比普通灵武长枣增产43.9%~100.95%;④树体抗寒性较强:表现为遭遇2008年50年不遇的冰雪低温冻害时,树体冻害指数仅为普通灵武长枣的64.9%;⑤花期较早,表现为盛花期较普通灵武长枣提前6~12 d;⑥萌芽较早,表现为枣头腋主芽萌发率较普通灵武长枣高30.0%~80.2%。建议将灵武长枣4号优系作为0.67万hm2灵武长枣产业升级换代的更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0.
设施灵武长枣促早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灵武长枣是灵武市的特产,颇受消费者的喜爱。设施长枣促早栽培可使长枣上市时间提前,增加了经济效益。文章结合灵武市设施长枣栽培的实践,从栽植、栽植后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皮胎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同套袋时间、袋种和去袋时间对果实的影响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的色泽、果形果个、果面光洁度;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果皮果肉组织结构、维生素C含量等。套袋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同时套袋可降低病虫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天津市果品市场,延长供应期,进行了树莓新品种的引种和设施栽培,研究了不同栽植地区(天津市北辰区和蓟县)的红树莓和黄树莓的果实横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红树莓果实的单果重、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逐渐增加。从未成熟的白色期到完全成熟的深红期,平均单果重从14.41g增加到25.91g,后者是前者的1.8倍;果实横径从14.20mm增加到17.25mm,增加了3.03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6%增加到了9%,增加了3%。同一成熟期(深红期)的红树莓果实单果重约是黄树莓的1.7倍;红树莓果实横径是黄树莓的1.13倍;红树莓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为9%,也略高于黄树莓的8%。在4℃低温贮藏时,红树莓果实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腐烂率逐渐增加,贮藏到第3天时腐烂率增加了50%,贮藏到第7天时腐烂率达到100%。在粉红规采收红树莓果实,贮藏期最长,但可溶性固形物较低。应在果实粉红期至鲜红期之间采收。  相似文献   

13.
14.
水果农产品微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果农产品微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以基于微营销的运营方式展开研究,以水果农产品为销售实体,探究有关水果农产品的销售现状,结合微营销进行研究探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访,综合分析结果,了解水果农产品在微营销中的优、劣势,对现有的水果农产品微营销方式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探索出更加可行、更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微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连续3a对苹果梨开花物候期及花期霜害调查,发现长果枝上花芽比短果枝的花芽晚开放8d左右。花期霜冻长果枝明显轻于短果枝。据此,冬剪时采取留两套枝,霜后复剪定果,就可保证在有霜或无霜年份树体的适宜负载量,并使其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日灼病是一种由高温强光诱发的植物生理性病害,每年会给北方落叶果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科学合理的日灼防治是果树优质丰产的重要保证.系统综述了以苹果为首的北方落叶果树果实日灼病研究进展,包括果实日灼的主要类型和症状、日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理分子机制、目前生产上主要的应用防治措施,同时对未来果树日灼病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果实日灼病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留果量对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中主栽品种金太阳杏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疏果处理,研究其与果实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找出保持较高经济效益的最适宜的留果量。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园盛果期金太阳杏合理的果间距为5~10 cm;而观光采摘园由于顾客需求的果实品质较高,因此一般果间距控制在15~20 cm。  相似文献   

18.
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悬铃木成熟球果外部由小坚果及其基部的果毛组成,内部为头状花序的花托.球形花托表面有一层网状结构,其上着生小坚果及部分果毛,内部为花托的木质部分.果毛分为长直毛和齿状分枝毛,表面光滑,每根果毛都由若干个节组成,每个节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约33μm,内径约23μm.果毛基部为短节组成的扁平管,中部为长节组成的圆形管,端部为尖刀状或分枝状.  相似文献   

19.
20.
疏果和套袋是果树生产中提高果实品质常用的农艺措施,蓝莓疏果和套袋技术研究目前未见报道.为探究疏果与套袋对蓝莓果实生长及品质是否有促进作用,以南方广泛推广的南高丛品种密斯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程度疏果及是否套袋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硬度、纵径、横径,同时提升了果实的内在品质.疏果率为40%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最高;疏果率为60%时,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最高.套袋处理对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果实硬度.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降低,但果袋高温导致日灼果和烫伤果等问题.综合考虑蓝莓果实品质评价指标,以40%疏果率和不套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