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 和Dj 描述 1999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SAU97 1是丰产性最佳品种 ,产量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川单 9号 ,2 738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 ;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 10个 ,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沐川县种子公司 ,发现了 8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何川  毛金雄 《杂粮作物》2000,20(4):41-43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1999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AU97-1是丰产性最佳品种,产量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川单9号,2738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10个,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沐川县种子公司,发现了8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甘薯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1999年全国南方区甘薯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薯5号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福薯2-号,金山25、岩薯5号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7个,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广东省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发现了89.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非参数统计法在玉米区试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驴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对2000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问丰产性和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S219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有赫单4号、毕玉3506、毕2001,以赫单4号最佳;丰产性和稳定性均优良的品种有毕玉3506、毕2001,全部试点均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鉴别力,其中鉴别力最高的是毕节市汾河试点,发现了80.6%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分析Logistic、Richards和三次多项式(Cubic)3种小麦籽粒灌浆模型的特点,用其分别对4个小麦品种(济麦44、品育8012、周麦36和晋麦84)在4个播期下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用三种模型均可拟合,各模型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在0.98以上,且达极显著水平,Cubic和Richards模型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通过Cubic模型模拟的灌浆起始期较观测值晚0.58~6.65 d,10月12日播期起始灌浆日期模拟值与观测值最接近;在本试验条件下,Logistic模型可以假定粒重达理论最大粒重的2.76%左右时为灌浆起始期(开花期);Richard模型中,播期对起始粒重比例(灌浆起始期粒重/理论最大粒重)有显著影响,第一、第二播期(10月12日、10月20日)的超始粒重比例显著低于第三、第四播期(10月28日、11月5日);三种模型理论最大粒重在品种和播期间的规律与灌浆终止粒重一致;Cubic模型模拟的理论最大粒重与灌浆终止粒重最接近,终止粒重比例(灌浆终止粒重/理论最大粒重)平均值达 97.84%;Logistic与Richards模型中,终止粒重比例随播期的推迟呈增加趋势,Richards模型终止粒重比例在播期间的变异系数大于Logistic和Cubic模型。小麦快增期灌浆参数T2(快增期持续时间)、Tmax(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V2(快增期平均灌浆速率)、Vmax(最大灌浆速率)在三种模型间存在差异,Richards模型在播期间差异最大(T2TmaxV2Vmax变异系数分别为35.25%、20.43%、11.94%、10.8%),Logistic模型在播期间差异最小(T2TmaxV2Vmax变异系数分别为8.79%、7.59%、3.30%、3.30%)。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花后渍水和高温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在小麦开花期设置渍水(WL)、高温(HL)和渍水+高温复合胁迫(WL+HL)处理,以正常生长为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旗叶光合指标、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CK比较,花后渍水、高温、渍水+高温胁迫均显著降低了2小麦品种旗叶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增加了胞间CO2浓度(Ci)。花后渍水、高温、渍水+高温胁迫处理较CK降低了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提高了营养器官所占比例;显著降低了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渍水+高温复合胁迫对光合指标、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渍水和高温单一因素,高温对其影响大于渍水。在花后21 d时,被测光合参数(除Ci)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Ci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扬麦18的ФPSⅡPn对其产量影响较大,烟农19 的SPAD值、Pn对其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玉米耐密性的数学表达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苏方宏 《玉米科学》1998,6(1):052-054
本文依据系统控制论中的“黑箱原理”确立了玉米耐密性的概念,并由此出发提出了表征玉米品种耐密性的数学表达式。即:N =y1(D2-D1)/D1(y1-y2)×y2/y,其中N为耐密系数,D1、D2分别为低、高两个密度水平,y1、y2分别是低、高两种密度下的单株产量,y为高密度时各品种的平均单株产量。本文还利用该式对60年代初至90年代初30年间16个代表性玉米杂交种的耐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后期选育品种的耐密性有所提高,但对品种耐密性的重视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评价长江流域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的发展水平,分析了2011—2021年度中国长江流域冬麦区单年单点和一年多点小麦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对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育期、株高、基本苗和最高茎数等性状的试验精确度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麦区单年单点品种试验精确度较好,试验误差变异系数(CEV)在5%和10%以下的试点数占比分别在60%和95%以上,但品种比较精确度(RLSD0.05)在3%以下的试验比例不到10%,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单点品种试验RLSD0.05在10%以下的试点数分别占比约60%和90%。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显著优于单年单点试验,上游和中下游试验平均CEV分别在8%和5%以下。采用试点固定模型时,长江上游和中下游试验平均RLSD0.05分别为2.19%和1.49%,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对品种比较精确度的要求;但采用试点随机模型时,小麦品种试验尚无法鉴别出品种间3%的产量差异。试验对生育期、株高、基本苗、千粒重和穗数的RLSD0.05优于产量性状,而最高茎数和穗粒数的RLSD0.05较低。  相似文献   

9.
普通型玉米锈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吉林省普通型玉米锈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菌夏孢子白天飞散数量略多于夜间;小雨天捕获的孢子数量可比晴天多2倍左右。空中孢子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度(x)和孢子数量(y)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19.24exp(-0.027 89x)描述。在锈病的近程传播中,距菌源区距离(di)和锈病的发病程度(xi)的关系呈S型曲线,顺风向传播梯度可用Xi=505.27exp(-0.058 3di)描述;侧风向传播梯度可用Xi=988.32exp(-0.115 9di)描述。在菌源较多情况下,玉米锈病在1个月时间内顺风向传播距离大约为90~100 m;侧风向传播距离为50~60 m。玉米生育后期锈病在田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棉花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了2000四川省棉花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33是丰产性最佳的品种,D82、GA×HB是丰产性与稳产性都较好的品种.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率的试点有5个,分辨率最高的试点是盐亭县棉花所.  相似文献   

11.
高稳系数法对大豆新品种(系)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 ,对2002年山西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试验的12个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 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汾豆56、晋大74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大豆新品种,晋遗30、如N - D11具有一定 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稍差。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德豆99-16是德州市农业科学院于1997年以美国“黄沙大豆”为亲本材料,用He-Ne进行激光辐射处理萌动的大豆种子胚,从后代变异中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200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我们利用高稳系数法对德豆99-16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估算德豆99-16高产稳产性结果与通用方法估测出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果相似,体现了高产基础上的稳产,从而证明了德豆99-16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又对其高产稳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大面积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家甘蔗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参加第5轮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14个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进行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蔗茎产量、公顷含糖量存在品种间、年份间和地点间的显著差异,品种、年份与地点的互作效应差异显著;参试品种中云蔗99-596、Q170、Mex105、粤糖94-128、福农98-1103的蔗茎产量比CK2显著增产;Mexl05、HoCP91-555、闽糖96-1409、闽糖93-730、HoCP92-648、CP88-1762、FR93-435等7个品种的蔗糖分优于双对照;Mex105、云蔗99-596、Q170、福农98-1103、闽糖96-1409、HoCP92-648、HoCP91-555等7个品种的公顷含糖量优于双对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ex105、闽糖96-1409高产稳产,高糖,公顷含糖量稳定性好,可进一步扩大生产应用;福农98-1103、HoCP92-648平均蔗茎产量高,但表现不够稳定,糖分较高,可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Crop variety mixtur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yield stability in highly variable and unpredictable environments, yet knowledge of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enhanced yield stability has been limited.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genetically diverse crop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ducting field trials with winter barley varieties (Hordeum vulgare), grown as monocultures or as three-way mixtures in fungicide treated and untreated plots at three sites. Mixtures achieved yields comparable to the best performing monocultures whilst enhancing yield stability despite being subject to multiple predicted and unpredicted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es including brown rust (Puccinia hordei) and lodging. There was compensation through competitive release because the most competitive variety overyielded in mixtures thereby compensating for less competitive varieties. Facilitation was also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process within mixtures by reducing lodging.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crop varietal mixtures have the capacity to stabilise productivity even wh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tresses are not predicted in advance. Varietal mixtures provide a means of increasing crop genetic diversity without the need for extensive breeding efforts. They may confer enhanced resilie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nd thus be a desirable component of future cropping systems for sustainable arable farming.  相似文献   

15.
旱地小麦品种衰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在晋南麦区和黄淮麦区旱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骨干品种 12 0 5 7、晋麦 33号、晋麦 4 7号主要性状的年度变异、丰稳性的遗传效应和品种的衰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三个品种的丰稳性在于其变异大的成穗数和稳定的穗粒重 ;品种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抗性的丧失 ;并将品种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优势期、品种—环境适应期和衰退期 ;认为任何品种都具有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优质小麦品种的生产、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以国家审定品种小偃503为材料,以陕西关中平原岐山县10个小麦主产乡镇示范点为基地,研究小偃503的生产优势、籽粒品质变化,分析其示范效果.结果表明,示范田生产的小麦达到了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籽粒品质整体优于农户田间样品和当地商品小麦,且性状相对均匀一致,有利于加工企业加工优质产品;小偃503的品质性状在年度之间和地点之间变异系数较大.这些结果说明,不能忽视优质小麦的生产管理措施;通过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可以大批量生产优质小麦原料.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10份自育烤烟品系为材料进行区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湖南省4个烟区,品系V10(0522)产值最高,达到了42918.57元/hm2,品系(种)与地点互作方差和变异度值最小,且回归系数小于1,高产的同时稳定性也好,适应性强;品系 V8(CZ-24)的产值和稳定性均高于对照 V11(K326),有推广利用的价值;品系V2(C72-6-2)、V7(0511)的产值均高于对照V11(K326),其产值分别为39941.37元/hm2、37536.23元/hm2,但其稳定性表现均不理想;其余品系丰产性及稳定性均不如对照V11(K326)。  相似文献   

18.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基本特征。Pi和Pi′是品种Vi的丰产性指数,分别表示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vi的品种的出现率;Si是品种的稳定性指数,表示vi在各种环境中的产量秩次的变异。Dj是环境或试验的鉴别力指数,表示环境Lj中品种间的显著性差数的出现率。本文以一个l0个品种l0个地点的棉花品种区试实例说明了上述非参数统计方法。该方法可供我国作物区试和农技推广工作者备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Genotypic stability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for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 potato varieties which had been tested in the New Brunswick Variety Trial in the past ten years, 1961–1970.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ree economic traits, i.e., marketable yield, specific gravity and dry matter yield. General adaptability was defined in this paper as having average genotypic stability and above-average mean performance. Kennebec showed the best general adaptability of marketable yield, Hunter for specific gravity and Netted Gem dry matter yield. No variety was ranked at the top for both marketable tuber yield and specific gravity. Som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on potato breed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吴文明  苏秋芹 《杂粮作物》2004,24(6):326-328
通过对1994~1995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岩薯5号丰产性好,适宜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福薯6-43丰产性好,适宜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金山1255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