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适当的矮化种植有助于提高产量,同时更加节省劳动力,适应于轻简化机械化栽培。为了促进短蔓西瓜遗传育种研究,从短蔓西瓜突变体的发现和分类、短蔓基因定位与克隆、短蔓西瓜育种等方面对西瓜遗传育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提出了短蔓突变体种类较少、分子机理研究较欠缺和短蔓品种的选育力度不够等问题,指出短蔓分子机理的研究是未来研究重点和选育高抗、广适短蔓品种是未来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 西瓜枯萎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轻则使西瓜减产,重则绝收。致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yum f.sp.niveum)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之久。其化学防治工作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目前采用的防治对策多为轮作,在我国人多地少,适合种瓜的地区和土质又有一定限制,且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西瓜面积逐渐扩大,使重茬增多,病害加重,西瓜镰刀菌枯萎病已成为西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获得高产且无药剂污染的西瓜,选育抗病品种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摸清西瓜抗枯萎病的遗传规律。世界上对西瓜抗枯萎病的遗传规律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 8155F_1西瓜品种是1981年由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同时引进母本品种“54”,父本品种“52”。1982年,1984年对亲本品种进行了观察;1983~1984年对“8155”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一、亲本观察 (一)试材及方法 “54”(母本),“52”(父本)与其它资源一起进行了观察,田间顺序排列,不  相似文献   

4.
介绍1个新的短蔓西瓜基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华  李永刚 《中国瓜菜》2009,22(4):25-26
对在长蔓西瓜材料5-6y中发现的1株短节间突变体的研究显示,其受制于1对隐形基因。这1新的短蔓突变体(系)暂命名为d5-6y,它既不与已知的dw-1和dw-2等位,也无法与dw-3进行测定,建议将这一新的短蔓基因命名为dw-4。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长蔓西瓜材料“5—6y”中发生的一株短蔓西瓜突变体进行研究显示:这一短蔓性状遗传性稳定,受制于一对隐性基因;与曾经报告的dw-1和dw-2是非等位的,如果证实该基因与dw-3非等位,建议将该短蔓基因命名为dw-4。  相似文献   

6.
杨鼎新 《中国瓜菜》2010,23(1):31-33
对控制西瓜短蔓性状的4个不同基因位点的短蔓基因dw-1、dw-2、dw-3、dw-4(拟)的发现以及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形态特征、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初步研究表明,不育性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性与短蔓性相伴出现,控制短蔓性状的基因有别于目前发现的2个短蔓基因.雄性败育彻底,过氧化物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显示,不育株的带谱较可育株多.本文还对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初步研究表明,不育性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性与短蔓性相伴出现,控制短蔓性状的基因有别于目前发现的2个短蔓基因,雄性败育彻底,过氧化物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显示,不育株的带谱较可育株多。本文还对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栗属植物种内、种间杂交F_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变异规律,以及不同亲本遗传效应和配置方式对杂交F_1代的影响,以锥栗种内、锥栗和板栗种间9个杂交组合235份F_1代单株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32对高多态性栗属SSR标记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统计数据并进行遗传参数、分子方差、UPGMA聚类和PCA分析。结果表明:32对SSR引物在235个子代中共扩增出278个多态性位点,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8.69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基因遗传多样性(H_s)和基因流(N_m)平均值分别为1.3707、0.6574和1.5951,遗传分化系数(F_(st))显示杂交F_1代85.18%的变异存在于组合内;不同组合Shannon’s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8816~1.1317,显示其子代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子代遗传多样性水平受不同父、母本遗传效应以及亲本配置影响;分子方差分析表明栗杂交F_1代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组合内(78.06%),与遗传分化系数结果较为一致;不同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显示,具有相同亲本的正反交组合C3和C5遗传距离最近,最先聚到一起,其次是具有相同母本或相同父本的组合,分别聚到一起;杂交子代PCA散点图进一步验证了杂交组合聚类分析结果,同一组合内或遗传距离较近的组合多数子代能聚到一起,同时,不同组合子代又存在交叉重叠现象,说明存在较为广泛的基因交流,且子代分离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60Coγ射线辐照,诱导获得1份短蔓西瓜突变体(代号SV-1),其蔓长是正常西瓜的1/3左右,节间长度为正常西瓜的1/2,其他农艺性状均正常。以SV-1为母本,与普通长蔓西瓜(品名不详)经多代自交分离选出的稳定自交系(代号LV-1)为父本,配制F1、F2、BC1P1、BC1P2各世代,并通过对6世代蔓长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该短蔓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该西瓜短蔓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6个切花菊品种及其2×4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的38个F1代单株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7对SRAP引物组合共获得22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7条,平均每个引物获得7.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6.0%,说明切花菊亲本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多样性适中。6个亲本品种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介于0.11~0.25之间,平均为0.19,说明亲本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亲本和杂交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介于0.42~0.72和0.40~0.85之间,杂交后代遗传相似系数的中位数(0.61)高于亲本品种(0.55),说明杂交产生了一些变异株系,但是总的遗传基础有变窄或同质化趋势。基于遗传相似系数,UPGMA聚类将亲本和杂交后代划分为两大类,聚类结果与母本和杂交组合类型相符,说明SRAP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定菊花不同杂交组合后代。  相似文献   

12.
利用SSR和SRAP标记及表型性状研究了二倍体菊花近缘种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种间杂种的真实性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31个杂交F_1代单株中,122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93.13%。42对SSR引物组合在菊花脑、甘菊及其122个F_1杂种中扩增得到123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性条带;18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5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性条带。菊花脑×甘菊种间F_1杂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4~0.90,表型变异系数在10.16%~16.67%之间,且存在超亲个体,说明种间杂种的遗传变异丰富;杂种的叶片表型偏向于母本。基于表型性状和SSR、SRAP分子标记的UPGMA聚类分析将亲本和122个杂交后代都分为7类,绝大多数杂种后代与母本菊花脑聚在一起,而父本甘菊和少部分杂种株系分别单独聚在一起,表明F_1代与母本更为相似。母本与种间杂种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0.62)高于父本(0.54),说明该杂种群体在遗传上更接近母本,与表型观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红阳猕猴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以红阳猕猴桃杂交F1代为材料,分析研究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特点。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呈现趋小的遗传趋势,群体遗传水平呈退化负向趋势;杂交后代果实被毛程度呈趋向中粗偏离母本光滑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超亲遗传倾向;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表现趋向于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倾向,也有少量超亲个体,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果实干物质呈现超亲遗传趋势,且偏向母本性状。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以及干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数量性状连续变异遗传的特征,果皮表面被毛程度属多基因控制性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7,(11):6-9
从西亚甜瓜种质‘PI351131’中发现一个短侧蔓突变单株‘D581-1’,对该突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581-1’的侧蔓总长和侧蔓均长分别为‘H465’的13.40%和17.10%,该性状表现稳定,不受季节影响。对‘D581-1’(母本)与普通长侧蔓种质‘H465’(父本)杂交的F_1和F_2代进行遗传分析表明,F_1的性状明显偏向‘H465’,侧蔓总长和侧蔓均长在F_2群体中均呈双峰偏正态分布,说明短侧蔓性状受单个主效基因的调控,倾向隐性单基因遗传。相关分析显示,该性状与株高呈中等相关,与果实鲜质量的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7,(6):6-8
为探索短蔓西瓜坐瓜较难的原因,对短蔓西瓜和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花粉生活力和花粉形态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普通二倍体西瓜花粉大小整齐一致,呈短椭球形,极轴和赤道轴比(P/E)为1.34,而短蔓西瓜的空瘪花粉和畸形花粉较多,花粉大小不一,极轴和赤道轴难以区分,比值为1.09;普通西瓜花粉4 h萌发率达到了98%,而短蔓西瓜花粉的萌发率只有9%,显著低于普通西瓜。因此推测短蔓西瓜坐瓜难可能与花粉萌发率低和花粉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索‘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红地球’为母本的8个杂交组合的384个F_1植株为试材,测定其果皮颜色、果肉香味、质地、果粒质量及种子发育状况等,并进行遗传倾向分析。【结果】红地球与白色和红色品种的杂交组合均出现了白色单株,白色∶红色比为51∶141(白色包括绿色、黄绿色、绿黄色、黄色;红色包括:微红、粉红、红、暗红、紫红、红紫);与香味品种(系)杂交的组合中出现了少量香味单株;与脆肉型或软肉型杂交,组合表现连续分布,软肉型:中等型:脆肉型比约为5.3∶6.0∶1.0;各组合F_1代的平均粒质量大多低于或接近亲中值;与有核品种(系)杂交的组合中出现了无核后代,而在有些与无核品种杂交的组合中却未出现无核后代。【结论】‘红地球’可能携带有微效或隐性香味基因,与香味品种(系)杂交时,表现少量表达;红色性状在F_1表现分离;脆肉和果粒质量性状呈减弱趋势,但也有获得大果粒的可能;无核性状在后代中的遗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割蔓再生栽培的小西瓜品种,给大田生产提供参考,对拿比特、红小玉、花仙子、黑美人4个小西瓜品种进行割蔓再生栽培比较试验,研究各品种生育期、再生能力、品质、产量等因素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割蔓再生栽培全生育期在160~172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头茬瓜为10.1%~10.6%,再生瓜为9.9%~10.2%;总产量以拿比特最高,折合667m2产量2917.5kg,黑美人最低,为2262.5kg;再生能力拿比特最强,花仙子最弱。在4个参试小西瓜品种中,拿比特的再生能力最强,总产量最高,品质较好,适合于割蔓再生栽培,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短、密、早西瓜割蔓再生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短、密、早栽培西瓜是我所利用早熟、无杈品种,实行密植,促成早熟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这种方法因西瓜早熟,采收后尚有较长的生育期可以利用.为此,我们在西瓜收完后试验了剪蔓留茬,通过加强管理,促使基部的潜伏侧蔓萌发,再生瓜蔓,再次结果,从而达到种一茬,收两次,增加产量,提前并延长供应期的目的.该项技术在  相似文献   

20.
桃的白桃品种是我国风味浓的代表品种,可惜的是没花粉。有关蟠桃,人们也有所了解,它是果形扁平的桃,很早以前在中国和美国的佛罗里塔就有栽培,柔软多汁,富有甜味。但在我国结果情况不太好。为了调查两个内容——1.果形不同的品种杂交后,F_1单系的果形会出现哪些类型? 2.品质优良的品种杂交后,对F_1单系的性状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