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石油烃降解混合菌修复稠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在开采、贮运、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染土壤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稠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利用筛选获得的石油烃降解混合菌KL9-1,对稠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研究,考察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接种量、土壤中N/P、表面活性剂用量、翻耕频率、浇水频率和膨松剂种类等因素对污染土壤修复有明显的影响。 在每千克稠油污染土壤体系中,控制初始pH为8.0,接种量为70.0 mL,N∶P为3∶1,表面活性剂用量为4.0 g,每2 d浇水1次,4 d翻耕1次,稻壳作为膨松剂,在此条件下经过70 d的生物修复,石油烃降解率最高可达54.07%。  相似文献   

2.
为分离筛选具有毒死蜱降解特性的植物内生菌,从农药厂废液池旁采集小飞蓬植物样本,经表面消毒后研磨提取植物汁液,通过以毒死蜱作为单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MSM)进行连续5代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植物内生细菌XFP-gy,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 DNA同源性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阪崎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 sp.)。将菌株XFP-gy在以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为单一碳源的MSM中培养,至第6天时达生长高峰,第9天时毒死蜱的降解率为77.28%。在M SM培养基中补充牛肉膏和蛋白胨(加富培养基)可以促进菌株XFP-gy的生长,并将其对毒死蜱第5天的降解率由69.59%提高到98.0%。菌株XFP-gy降解毒死蜱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0℃和p H 7.0,在此条件下,增加培养液中原始接菌量,降低底物毒死蜱的初始质量浓度,可明显提高XFP-gy对毒死蜱的降解效率,当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原始接菌量为2%时,至第9天时在培养液中未检出毒死蜱残留。  相似文献   

3.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施用二氯喹啉酸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二氯喹啉酸的细菌,将其命名为J3,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在二氯喹啉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接种量为4%、pH 7、30 ℃条件下,接种后第6天,菌株J3对二氯喹啉酸的降解率可达到70%以上;在25 ℃、接种量为4%条件下,其生物修复作用可使受二氯喹啉酸(25%田间推荐剂量)药害盆栽烟草的恢复率达到69%。  相似文献   

4.
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样采自河北、山东一些农药厂排污口,通过室内阿特拉津无机盐培养基的驯化培养,分离得到4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上对阿特拉津有明显降解圈的降解细菌。底物阿特拉津浓度为1000mg/L,反应体系50ml,体系菌浓度为8.9×107cfu/ml,恒温30℃,180r/min,培养7d,其室内降解效率分别为40.6%、75.7%、82.3%、96.9%。其中菌株BZB-11的降解效率最高。对菌株BZB-11进行降解动态考察,结果显示,BZB-11菌株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阿特拉津底物浓度为1000mg/L,反应体系50ml,体系菌浓度6.59×109cfu/ml,恒温30℃,180r/min),对阿特拉津1~3d的降解速度较快,3d可达89.5%,7d的降解率达100%。综合来看,该菌株是一株很有应用前景的高效菌株。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可降解秸秆纤维素的菌株及复合菌系的最佳产酶条件,以两株优势真菌CW3-1和CW5-1为对象,采用相对酶活法探究最佳产酶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法优化复合菌系的产酶条件.研究发现,供试菌株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NH4Cl,最适温度为20℃,加入Fe2+可有效提高其产酶效率;复合菌系产酶组合的...  相似文献   

6.
咪唑乙烟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压富集方法,从生产咪唑乙烟酸农药厂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咪唑乙烟酸高效降解菌P14,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哈夫尼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fniensis。初步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对咪唑乙烟酸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以咪唑乙烟酸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当咪唑乙烟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培养温度为30 ℃、pH值6.0、接种量7%时,菌株P14对咪唑乙烟酸的降解效果最佳,3 d内的降解率可达92%,因而可以此作为菌株P14降解咪唑乙烟酸的最佳条件。外加不同碳源时,P14菌株对咪唑乙烟酸的降解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柠檬酸钠对P14菌株降解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能够修复除草剂莠去津污染土壤的高效降解菌,采用摇瓶富集法、平板分离法从莠去津过量使用的土壤中分离得到降解菌SFAD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观察以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测定获得菌株的最适降解条件,并通过土壤接种和盆栽试验验证菌株对莠去津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FAD3最终被鉴定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该菌株培养30 d时对污染土壤中50 mg/kg莠去津的降解率可达72.6%;菌株SFAD3在MM液体培养基中最适降解条件为温度37℃、pH 7、莠去津初始浓度6.25 mg/L、接种量2%,对莠去津降的降解率为50.0%~72.2%;与仅有莠去津的处理相比,添加有SFAD3发酵液的处理20 d后芝麻的株高、根长、湿重和干重能够显著恢复,并且该菌对芝麻还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表明降解菌SFAD3在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城市污泥施用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泥处理(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例分别为0、5%、10%、15%、25%、35%)对3个玉米品种(丰试88、沈单16、丰试9713)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后,3个玉米品种生物量均增加明显;3个玉米品种叶绿素总含量随着污泥施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3个玉米品种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大幅的上升,但并未出现阈值;3个玉米品种叶片丙二醛含量都随着污泥施加量的加大呈上升趋势,丰试88上升幅度最大,而沈单16上升幅度最小.玉米通过增加体内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污泥中污染物带来的膜脂过氧化伤害.污泥施用后土壤中Cu、Pb、Zn含量显著增加,但未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土壤中3种重金属含量与3个玉米品种体内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是植物产生逆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低于25%时,玉米对污泥的施加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及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结线虫病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淡紫紫孢菌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可寄生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等多种植物线虫。本文研究了日光温室条件下淡紫紫孢菌在番茄根际和根内的定殖能力,测定了淡紫紫孢菌分生孢子和微菌核制剂及其复合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菌剂施用30 d后在番茄根际和根内均可检测到淡紫紫孢菌,各处理根内的菌含量可达到100 cfu/g。淡紫紫孢菌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控作用,施用后90 d防效均在75%以上,其中,高浓度微菌核制剂(含量6 000 MS/g)效果最佳,达到87.27%,土壤中线虫数量减少96.0%。此外,施用淡紫紫孢菌和淡紫紫孢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复合菌剂(m/m=2∶1)还可以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增加叶面积,提高番茄产量17.9%~41.3%。本研究为淡紫紫孢菌生防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植物线虫病害的高效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试虫,以串珠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供试菌种,研究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亚洲玉米螟与串珠镰孢菌复合侵染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菌与玉米螟复合侵染危害后玉米雌穗穗长缩短、籽粒数减少、穗粒腐病加重,使得玉米的产量性状发生改变,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接虫处理和复合处理均以玉米吐丝期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吐丝期复合处理单穗损失率为40.84%,在灌浆和乳熟期分别为27.92%和11.10%;在单独接菌条件下以灌浆期危害最重,单穗损失率为6.62%,而在吐丝和乳熟期分别为4.13%和0.65%.  相似文献   

11.
内生细菌与木霉复合处理诱导甜瓜对枯萎病的抗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甜瓜枯萎病温室防效试验的研究中发现,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6菌株与绿色木霉T23菌株复合处理的相对防效达82.22%,比B6和T23的单独处理分别提高32.8%和146.7%。分析比较了B6和T23单独和复合处理甜瓜幼苗后,甜瓜根部防御反应相关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内生细菌B6和木霉T23复合接种,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比单独接种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这种变化在挑战接种甜瓜枯萎病菌之后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瓜类枯萎镰刀菌拮抗菌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金花  王林霞 《干旱区研究》1997,14(2):76-77,50
镰刀菌引起的瓜类枯萎病是我国瓜类生产的重要病害,为了探索其生物防治途径,我们自1994至1995年,从茄子、麦子、刀豆、玉米根际上样中,筛选对瓜类枯萎镰刀菌有桔抗作用的细菌菌株,现将这些菌株的室内平板筛选报告如下;1材料1.1供试枯萎镰刀菌菌株来源:TF89菌株:甜瓜枯萎镰刀菌;XF89菌株:西瓜枯萎镰刀菌;HF。。菌株:黄瓜枯萎镰刀菌;以上三个菌株由新疆农业大学提供。TF1菌株:我们1995年从甜瓜种子上分离。1.2待测菌株采样地点:三富村小林场和安宁渠乡6队。2方法和结果2.1抗性分离试验;将茄子、麦子、刀豆、玉米根际上…  相似文献   

13.
艾丁湖极端嗜碱菌碱性纤维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吐鲁番艾丁湖地区64种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能产细胞外嗜碱性纤维素酶的极端嗜碱菌A04,细胞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在CMC培养基中产生细胞外纤维素酶,产酶的最适PH和NaCl浓度分别为9.5和0.5%。酶反应最适温度为40℃,在PH9.5条件下产生较高的碱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株筛选和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温室及田间试验,测定了4个菌株对水稻促生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明确了4株生防菌株抑菌活性;温室试验中,除生防菌LH外,其他3株生防菌的发酵液处理后的水稻幼苗的株高、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结果显示接种病原菌前喷施生防菌防效最好。生防菌L1在3个不同试验田中防效均达到55%以上,同时增产效果达到1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生防菌L1不仅可以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防治,而且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和城市污泥配施改良荒漠土壤的持水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模拟降雨及降雨后自然条件下的土壤表面水分蒸发,研究了粉煤灰和城市污泥改良荒漠土壤对持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粉煤灰和城市污泥改良后的土壤饱和含水率比对照荒漠土壤提高了79.46%,持水时间提高14天左右。这对于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提高有限的水资源利用率,防止荒漠化的扩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Cationic vesicles were produced by incorporating positively-charged stearylamine into the lipid bilayers. The addition of stearylamine has been shown to facilitate targeting of liposomes to the skin-associated bacterium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The adsorption of the liposomes to films of the bacteria immobilized on a solid surface has been studied. The extent of adsorption as a function of liposomal lipid concentration could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a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applicable to situations in which species are adsorbed as monolayers on solid surfaces.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Langmuir model enable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theoretical targeting to the bacteria and association/dissociation constants for the interaction. The adsorption was examined under conditions of varying ionic strength. Increasing the ionic strength had the effect of decreasing the extent of targeting and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ationic vesicles and sites on the bacterial surface was mediated by electrical double-layer effects. It follows that electrostatic effects make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vesicles and S. epidermidis. The attachment of the vesicles is reversible and ionic strength-induced removal of vesicles from the bacteria could be used as a tool to study the delivery of liposomally encapsulated bactericide to the biofilm.  相似文献   

17.
两株对辣椒疫霉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分泌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平板对峙生长法筛选到两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测定了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及两菌产生拮抗物的热稳定性。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到对辣椒疫霉菌有拮抗作用的抗菌蛋白。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用G培养基、pH7、培养32小时,XA1、XF1能产生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物。  相似文献   

18.
从福建漳州湖乡水仙大田水仙根际分离并筛选到对水仙叶大褐斑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CS5、CS51、CS121。通过个体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将它们分别鉴定为拮草芽孢杆菌(CS5)、蜡质芽孢杆菌(CS51),荧光假单孢菌(CS121)、3朱细胞的DNA G+C摩尔百分比分别为43.7%、39.1%、和66.8%。  相似文献   

19.
植物内生菌是重要的生防资源。本研究通过表面灭菌、稀释涂布法分离燕麦内生菌,并对得到的内生细菌进行生物测定。从来自52个燕麦样品中共分离得到了512株微生物,其中9株细菌对燕麦叶斑病菌和炭疽病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YN-J3菌株抑菌效果最强,离体和田间条件下,对燕麦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为75.27%、74.53%和63.57%;菌株YN-J3能够产生IAA,同时具有解磷、解钾功能,对于燕麦有明显的促生作用。经鉴定,菌株YN-J3为解淀粉芽胞杆菌。以上结果表明,内生菌YN-J3能够有效防治燕麦炭疽病,并对燕麦有促生效果,是具有应用潜力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