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硝酸钠(0、0.5、1.0、2.0 mg/L)和不同作用时间(24、72、120、168、264 h)对草鱼种外周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草鱼红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0 mg/L组红细胞数量减幅最大,2.0 mg/L组与1.0、0.5 mg/L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1.0 mg/L组与0.5 mg/L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亚硝酸盐作用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红细胞数量逐渐减少,120 h内变化变化明显.72 h与24 h比较差异显著(P<0.05),120 h与72 h差异极显著(P<0.01),120、168、264 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镜检血涂片共观察到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4种白细胞.实验组血栓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亚硝酸盐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亚硝酸盐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单核细胞由于数量极少,变化不明显.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对草鱼外周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2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盐对草鱼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浓度亚硝酸盐(0.5、1.0、2.0 mg/L)及不同处理时间(24、72、120、168、264 h)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草鱼红细胞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极显著升高(P<0.01); 2.0 mg/L浓度组红细胞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亚硝酸盐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肝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UPS)的影响,将草鱼随机暴露于0、0.5、20mg/L的亚硝酸盐溶液中,在12、24、48、96h后采集肝脏样品,检测血液的生化指标,nrf2、hsp70和UPS相关基因的表达,泛素化蛋白的含量以及肝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在亚硝酸盐胁迫12h,血清皮质醇含量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式升高,且在24h和48h显著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在96h显著性降低。暴露12h时,20mg/L暴露组的nrf2、hsp70的表达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ub、chip、psma2、psmc的表达水平和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在20mg/L亚硝酸盐胁迫24h均出现显著升高。在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96h后,肝细胞出现明显的空泡化。研究表明,亚硝酸盐胁迫使草鱼产生了显著的应激反应,造成了肝组织损伤,使肝脏UPS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4.
将鲤(Cyprinus carpio)分别暴露于0.16、0.31、0.63、1.26 mg/L Cd2+溶液中,研究Cd2+对鲤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Cd2+对鲤遗传毒性和外周血细胞数量影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显示:Cd2+对鲤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1.26 mg/L Cd2+组鲤在不同暴露时间的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极显著(P<0.01),核异常率在72 h显著(P<0.05)增加,72 h后表现为极显著(P<0.01)增加。Cd2+对鲤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相同Cd2+浓度下,鲤淋巴细胞比例随暴露时间增加先降低后上升,同一暴露时间淋巴细胞比例随Cd2+浓度增加而降低。相同Cd2+浓度下,鲤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随暴露时间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同一暴露时间嗜中性粒细胞比例随Cd2+浓度增加而升高。研究表明,Cd2+对鲤具有遗传毒性效应,且随Cd2+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受试动物,研究了硫丹对草鱼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草鱼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及总核异常率随硫丹暴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呈现较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96 h),各暴露组草鱼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及总核异常率均呈现时间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分子氨对草鱼鱼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分子氨(0.2、0.5、1.0 mg/L)处理不同时间(24、72、120、168、264 h)后对草鱼鱼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明显增大,红细胞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1.0 mg/L组红细胞脆性增幅最大,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与0.2、0.5 mg/L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时间内,对照组草鱼细胞渗透脆性无明显变化,试验组红细胞脆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168 h内增幅较大,24、72、120、168 h红细胞脆性最小抵抗值、最大抵抗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168 h后增幅变小,264 h与168 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64 h与120 h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分子氨可致草鱼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二者间有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并有明显的时间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7.
选取400尾草鱼,平均体质量(62.15±9.78)g,随机分成4组,每组100尾鱼,其中1个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3个试验组[投喂复方中草药: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20g/kg)复方中草药Ⅰ(T1)、Ⅱ(T2)和Ⅲ(T3)]。每组分别在第0、7、14、21、28d采样,进行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且在第28d时测定肥满度和内脏指数。在第0、30d时称量质量测定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饲养30d后,T1组、T2组、T3组的平均质量增加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1.77%、90.38%和8.56%;在第14d,各试验组的单核细胞百分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21d,T2组在各试验组中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值最大。所以,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复方中草药Ⅱ可显著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P0.05),在3种试验复方中效果最佳,在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饲料铜离子含量对亚硝酸盐胁迫下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细胞参数的影响。向斑节对虾投喂不同铜离子添加量(0,10,25,40,55和110 mg/kg)的饲料8周后,进行24 h 的20 mg/L亚硝酸氮胁迫,取样测定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血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经亚硝酸盐胁迫后,25-55 mg/kg饲料组对虾能保持较高的THC,以及较低血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110 mg/kg饲料组对虾的THC最低,血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均最高。这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5-55 mg/kg的铜离子能有效降低亚硝酸盐胁迫对血细胞造成的氧化损害,但过量添加(110 mg/kg)反而对血细胞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嗜水气单胞菌溶血毒素对草鱼血细胞的溶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嗜水气单胞菌菌体和菌液上清对草鱼的体外溶血试验,发现菌细胞在培养 12hr后即具最高溶血活性,而菌液上清在菌培养 60hr后才达到最高溶血活性;在 pH6~ 8范围内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可维持高溶血活性,而维持高溶血活性的最适培养温度为 35℃;部分糖和二价金属盐类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菌液上清的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10.
池塘中亚硝酸盐对草鱼种的毒害及防治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王鸿泰  胡德高 《水产学报》1989,13(3):207-214
亚硝酸盐对草鱼种有很高的毒性,特别是水温超过30℃以上时。它主要是诱导草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23.0%时,容易诱发草鱼出血病。随着草鱼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增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池中亚硝酸盐氮含量到0.099±0.03毫克/升时,草鱼会出现出血病。清除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方法是在池塘中施加次氯酸钠,亚硝酸盐氮超过0.15毫克/升时,最好在池塘中先施加熟石灰,然后施加次氯酸钠,且以分次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借鉴哺乳动物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鱼类细胞自身特点,纯化培养鲤血管内皮细胞并传至3代,以此作为粘附材料。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技术并结合玻璃粘附法分离纯化鲫、草鱼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并与上述3代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粘附试验,同时进行免疫粘附动力学观察。结果显示,鲫、草鱼两类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率分别为0.09±0.013,0.20±0.018;0.11±0.015,0.21±0.023。表明鲤科鱼类不同种的同类细胞粘附率差异不大,而同种不同类细胞则差异显著。动力学观察分析表明,淋巴细胞粘附较快,60min进入平台期;单核细胞粘附慢,120min进入平台期。初步证明鱼类内皮细胞具有免疫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To elucid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et on the intestinal microbe and bile acids, we characterized the microbiota and bile acids in the hindgut content of grass carp fed on formula feed (FF group) or Sudan grass (SG group). Fusobacteria and Proteobacteria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represented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whereas Bacteroidete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abundant in SG group than in FF group. Simpson diver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t = 2.33, < 0.05). 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 was the most abundant primary bile acid in the two groups, 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1.03 ± 0.62 and 4.44 ± 1.80 ng mg?1 in SG and FF group respectively. The most abundant secondary bile acid was deoxycholic acid (DCA) in SG group and 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 in FF group, 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0.17 ± 0.06 and 2.67 ± 0.88 ng mg?1 respectively. UDCA is significantly more abundant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and the total bile acids were higher in FF group than in SG group. Cetobacterium and Fusobacteriaceae U114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CA (r = 0.85, < 0.05 and r = 0.82, < 0.05 respectively) and UDCA (r = 0.92, < 0.01 and r = 0.92, < 0.01 respectively). However, Bacteroides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UDCA (r = ?0.67, < 0.05). Overall, there existed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stinal microbes and the faecal bile acids, and they were both influenced by the diet.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6±2)℃、自然光照条件下,以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设定3种投喂方式。实验饵料为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第1种方式为连续投喂,整个实验期间不间断;第2种连续投喂4 d后饥饿1 d;第3种连续投喂2 d后饥饿1 d。3种方式分别以S0(对照组)、S1/4和S1/2表示。实验周期均为30 d。结果显示,长吻和异育银鲫在3种处理条件下的终体重无显著差异,草鱼在S0组(对照组)和S1/4组的终体重无显著差异,S1/2组的终体重显著降低。这表明,长吻和异育银鲫在S1/4和S1/2组时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现象,而草鱼只在S1/4组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现象,在S1/2组则发生部分补偿生长。结论认为,长吻和异育银鲫的补偿生长能力要强于草鱼。3种鱼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比都没有显著差异,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实际摄食率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群体(YZ)为母本,以紫外线灭活的鲤鱼精子激活草鱼卵子,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诱导获得异精雌核发育草鱼群体(CH)。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YZ群体、YS (扬州广陵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引进草鱼群体)群体、CH群体进行PCR扩增并分析,共检测出194个等位基因,其中75.8个有效等位基因。YZ群体、YS群体、CH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依次为13.0、12.6、4.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依次是7.7、6.6、2.3;平均期望杂合度依次为0.87、0.82、0.5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依次为0.84、0.79、0.49。从每个个体在微卫星位点的纯合率看,YZ群体中个体的纯合度在0.00~0.33, YS群体r中个体的纯合度在0.00~0.42, CH群体中个体的纯合度在0.42~0.92。这表明与YZ群体和YS群体相比,CH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并且在每个位点的纯合率CH群体均高于普通草鱼群体,表明人工诱导减数雌核发育可加速草鱼大多数基因位点的纯合,是快速建立高纯品系的有效手段。同时,本研究筛选并利用微卫星位点组合建立了雌核发育草鱼子代不同家系及其母本亲缘关系的简易、高效鉴别技术,旨在为雌核发育草鱼标记辅助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鱼和草鱼葡萄糖耐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典型的淡水肉食性鱼类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和草食性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为对象进行糖耐量初步实验。青鱼和草鱼的体重分别为(63±3)g和(46±2)g,在实验室适应4周后禁食24h,以高剂量(H)1.67g/(kg体重)和低剂量(L)0.42g/(kg体重)灌喂葡萄糖,比较研究其代谢反应。结果显示,2种鱼灌喂不同剂量葡萄糖后都出现持久的高血糖,青鱼血糖含量高于灌喂相同剂量的草鱼,灌喂剂量越高,血糖含量越高。草鱼组及青鱼L组在灌喂葡萄糖后血浆总氨基酸和甘油三酯先降后升,但青鱼H组口服葡萄糖后血浆总氨基酸和甘油三酯先升高。青鱼H组和草鱼H组在灌喂葡萄糖后最初1h和2h肝糖原含量分别下降至2.62%和5.46%。实验结果提示,青鱼糖耐量比草鱼低;高糖负荷后两种鱼的内分泌调节规律可能不同;较高葡萄糖负荷还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强弱可能与糖耐量大小呈反比,与负荷剂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6.
用24种随机引物对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的草鱼,鲤亚科(Cyprininae)的柏氏鲤和3个地理种群鲤(荷包红鲤、黑龙江野鲤和德国镜鲤)进行RAPD分析,构建了这5种鱼类的基因组指纹图谱。通过对获得的基因组指纹图谱的量化分析,利用UPGMA重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鲤种内3个地理种群之间的相似性高于鲤和柏氏鲤种间的相似性,而草鱼与另4种鲤亚科鱼类亚科之间的差异明显高于柏氏鲤、黑龙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脆化过程中肌肉品质变化对脆肉鲩(C.idellusC.et V)脆性形成规律的影响,在草鱼脆化过程中定期采样,比较研究了肌肉基本化学成分、质构特性、鱼肉蛋白质组成、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等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脆肉鲩的水分、粗脂肪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普通草鱼(P0.05),粗蛋白、粗灰分质量分数比普通草鱼高;与普通草鱼相比,脆化后肌肉的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和基质蛋白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10.88%、15.41%和80.53%;脆肉鲩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粘着性显著高于普通草鱼(P0.05);脆肉鲩肌肉的TAA、EAA、UAA最高分别为203.5gL-1、85.6 gL-1、79.1 gL-1,均显著高于普通草鱼(P0.05)。研究表明在草鱼脆化过程中,肌肉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这些变化是导致脆肉鲩脆性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困扰着草鱼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根据近几十年来对于该病研究的进展,就草鱼出血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发现株之间的比较、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疾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总结了草鱼出血病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该领域以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以提高草鱼养殖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调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芽孢杆菌(Bacillus)对草鱼养殖水质的调控.通过测定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氮和总无机氮值等来评价水质变化.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时,处理组1和2的氨氮含量分别下降13.18% (P >0.05)和48.09% (P <0.01),且处理组2比处理组1下降了26.71% (P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