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有机肥对樱桃萝卜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室制备的4种有机肥(P1、P2、P3和P4)施加到土壤中,以土壤为空白对照,研究有机肥对樱桃萝卜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添加37.5%中药渣的有机肥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发芽率为91.33%,高于土壤对照组;平均根长为2.665 cm,是对照组的1.02倍;平均苗高比对照组矮;平均鲜重是对照组的1.33倍;樱桃萝卜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接近;叶绿素含量明显比照组高,是对照组的1.39倍;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含量是对照组的1.1倍;根系活力是对照组的1.2倍。[结论]添加37.5%中药渣的有机肥对樱桃萝卜种子的发芽以及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新型照明光源—T5(28 W蓝光和红光)处理,日光灯为对照,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新型照明光源(蓝光、红光、蓝光∶红光=1∶2)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照明光源处理的组培苗各项形态指标与日光灯光照处理具有明显差异,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OD活性、MDA含量与日光灯光照处理差别不大。新型照明光源对中国樱桃叶片再生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幼苗为材料,设置3个不同光强处理(分别为自然光的100%、80%和20%),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冠幅及复叶数)、幼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80%光强最有利于苗高和冠幅生长,而100%光强则有利于地径和复叶数的增长;在20%光强下,幼苗生长指标均极低,表明降香黄檀不耐荫。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逐渐增加,叶绿素a/b比值则下降。100%和80%光强处理下降香黄檀幼苗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明显高于20%光强处理,表明弱光极不利于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覆草对苹果叶片显微结构及光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渤海湾北部冷凉苹果产区,果园覆草管理措施对苹果叶片光合机构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果园有机覆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寒富’苹果/GM256/山定子为试材,当地自然生长的马唐草(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为覆盖材料,设覆草处理(1 kg草/盆,C1N0),施用氮肥处理(3.4g尿素/盆,C0N1),覆草+氮肥处理(1 kg草+3.4 g尿素/盆,C1N1)和对照(CK)4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模拟果园覆草的土壤管理措施,研究覆盖草残体及配施氮肥各处理对苹果叶片的显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光合机构整体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盆栽条件下覆草配施氮肥各处理对苹果叶片显微结构产生影响,其中单独覆草处理及施氮肥处理均可以增加栅栏组织的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比值,但两处理叶片的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覆草+氮肥处理的苹果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分别较对照增加8.45%、12.91%和19.34%,明显提高了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比值。覆草处理可改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组分比例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其中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分别提高22.67%、12.71%、23.42%和22.83%;施氮肥处理与覆草+氮肥处理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生理参数高于覆草处理及对照水平,后者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42、1.04和1.37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也分别较对照增加41.71%和21.99%。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曲线和820 nm光吸收曲线出现较为明显变化,经JIP-test荧光数据分析表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和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表现为C1N1C0N1C1N0CK,叶片光合性能指数(PIABS)、光系统Ⅰ(PSⅠ)最大氧化还原能力(ΔI/Io)也均高于对照水平。各处理均提高了苹果植株的生长发育水平,单独覆草处理的叶片长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施氮肥处理的叶片长度较对照增加10.63%,覆草处理及施氮肥处理均可明显增加叶片的宽度和叶片面积,苹果植株的干周也分别较对照增加8.82%和12.35%,覆草+氮肥处理的苹果植株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面积和干周则分别是对照的1.14、1.19、1.44和1.21倍。【结论】盆栽试验条件下,模拟果园覆草和施用氮肥复合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光合效能,有效促进苹果树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cv.Q_(14-6-9),秋7-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50,100,200,300 ppm)多效唑(MET)对光合机构、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其中,100ppm处理效应最佳,其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显著地提高,处理叶的叶面积较对照有所减少,但增加了叶片厚度,叶重/叶面积比值和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绿体形状由椭圆变成圆形,叶绿体内基粒较大,片层增加,垛叠增厚且排列紧密,淀粉粒明显较小,叶片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而叶片呼吸速率却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观音竹对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含不同浓度(0、0.1%、0.3%、0.5%、0.8%)NaCl的1/4改良Hoagland营养液处理1年生观音竹盆栽苗,测定胁迫后第5、9、13、17、21、25天后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植株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增强,观音竹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提高,茎叶和根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b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观音竹适宜在NaCl浓度低于0.5%的土壤中生长,否则其生长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光照条件对长苞铁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4-2006年研究了在不同光照下(100%,50%,25%,10%全日照)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种子萌发率、幼苗存活率、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和幼苗根与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50%全日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最高;幼苗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最高;光照的增强促使生物量往地下分配以加强根部吸收水分的能力,并促使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更多的分配到叶片生长上。随着光强的提高,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和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比值呈上升趋势。在光强不超过50%时,随着光强的提高,幼苗叶片和细根的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呈升高趋势;光照强度达到全日照时,叶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幼苗叶片和细根Pro含量在25%全日照时最低。50%全日照附近是长苞铁杉育苗的合适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绿化植物(木槿、连翘、紫叶李、白景天、紫穗槐)为试材,以正常生长为对照,连续3年研究和比较不同绿化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二氧化硫时间处理和浓度处理的植株株高增长量比值均大于80%,植株冠径增长量比值均大于50%。二氧化硫时间处理和浓度处理对绿化植物的冠幅具有明显的影响。二氧化硫能够引起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与正常生长条件下的植株相比,二氧化硫处理下的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正常生长,而二氧化硫处理下的叶片丙二醛含量高于正常生长。由此说明,二氧化硫影响了植物叶片的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植株高度、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在3个主成分中具有较高的载荷值)可作为二氧化硫污染的敏感性指标。综合生长比值法表明,不同绿化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紫穗槐、木槿、白景天、连翘、紫叶李。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乡土树种枫香、蓝果树为对照,研究水紫树、沼地紫树、美国枫香不同种源、纳塔栎、洋白蜡等8个美国引进树种(包括种源)在人工模拟水涝胁迫下的死亡率、最终成活率、地径生长量以及水涝21 d和49 d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受害情况等.结果表明,水涝49 d以后,我国乡土树种蓝果树死亡率较高,其他大部分树种在水涝胁迫下能够存活,树种之间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P>O.05);研究还发现,水涝胁迫抑制蓝果树、河桦、美国枫香LA种源和纳塔栎的地径生长,而促进其他树种的地径生长;对叶绿素含量的分析表明,水涝对叶绿素a/b比值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由于不同树种和不同水涝时期而不同,随着水涝时间的延长,对水涝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如水紫树和沼地紫树)叶片叶绿素a/b比值由最初的下降转为升高;根据地径生长率和叶绿素a/b比值计算的耐受系数的分析,水紫树、沼地紫树、纳塔栎、美国枫香sc种源和中国枫香宜兴种源对水涝胁迫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与对照矮变1号相比,返白过程中返白系叶片内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o)含量降低,复绿过程中,两种色素的含量都升高,但在整个返白阶段中,返白系Chl/Caro比值始终低于对照矮变1号,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降低不是造成叶片变白的原因。对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两个关键中间产物δ-氨基乙酰丙酸(ALA)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的分析发现,在返白过程中,ALA相对积累,而Pchl(ide)含量降低,推测在返白过程中叶绿素合成受阻,这可能是返白系叶色在返白过程中褪绿变白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1.
2004、2005年在四川凉山烟科所通过盆栽试验,用遮阳网在烟草不同生育期(生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营造不同的光照强度(自然光、减弱50%光强和减弱75%光强),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弱光胁迫对烟株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胁迫增加了株高、节距和叶面积,降低了干物质积累、根冠比和干鲜比,增加了叶片平衡含水率和含梗率,降低了叶片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叶质重和叶片密度,增加了叶片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降低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的来看,每个生育期弱光胁迫对烟草的生长和品质都会有很大影响,在生育中后期弱光胁迫的影响要比在生育前期的影响要大,且弱光胁迫程度越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由于温室后墙遮光和高密度栽培下枝叶的遮光,北方日光温室番石榴冠层局部常出现严重的弱光现象。为弄清弱光对番石榴的影响,对2 a生温室盆栽"珍珠"番石榴采用遮阳网(遮光率60%左右)覆盖处理,40 d后调查比较新梢和叶片形态及其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新梢长度和节间长度明显增加,叶面积增大,叶片厚度减小,比叶重减小;栅栏组织厚度减小,栅海比减小,气孔密度降低,气孔尺寸变小;净光合速率降低;光合色素含量减小。可见,遮光处理后,番石榴的新梢长势增强,光合性能下降,因此,应采取必要手段改善温室番石榴冠层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匍枝萎陵菜进行遮荫处理,对其植株生长、叶片解剖结构、色素含量、生理指标以及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探讨其耐荫能力。结果表明:全光照和一、二层遮阳网遮荫处理(透光率分别为40.7%、17.1%)的叶片厚度和叶柄长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三层遮荫处理(透光率为5.35%),根冠比极显著低于三层遮荫处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变化及差异显著性与叶片厚度相同,但各处理的栅/海厚度比值相互间差异不显著;随遮荫程度的增强,气孔密度和MDA含量极显著下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先降后升趋势,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则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b素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综合各测试指标及田问观察认为,匍枝萎陵菜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全光照及一、二层遮荫(即透光率不低于17%,光照强度不低于10.7×10。Lux)的光照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4.
弱光对不同基因型辣椒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拱棚中通过人工遮光模拟弱光环境(35%光强),研究了弱光对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下辣椒单株产量、坐果率、单株坐果数、果实硬度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但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含水量增加。弱光下辣椒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比值下降。不同甜椒(果实味甜)与辣椒(果实味辣)材料对弱光的适应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遮荫后大花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olra (Rottl.et Willd.)Roxb.]和桂叶老鸦嘴(T.laurifolia Lindl.) 植株增高,节间增长,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降低,叶片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降低,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降低,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2种常春藤Hedera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密封的玻璃容器中,设置甲醛、弱光及甲醛+弱光3个胁迫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4个月后,分别采样测定叶的解剖结构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甲醛和弱光环境胁迫处理对2种常春藤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及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常春藤Hedera helix的栅栏组织厚度、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在甲醛和弱光胁迫下均显著(P<0.05)减小,而甲醛胁迫使叶厚和海绵组织厚度增大,弱光下气孔密度增大;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的叶厚、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和气孔密度在各胁迫下均减小。各胁迫使2种常春藤的根系活力均显著(P<0.05)下降;在甲醛和弱光双重胁迫下,洋常春藤的甲醛质量分数高于中华常春藤;中华常春藤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在甲醛胁迫下下降,而弱光下则上升,洋常春藤与之相反;双重胁迫使2种常春藤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P<0.05)下降,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P<0.05)上升。弱光下2种常春藤根系和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而甲醛和双重胁迫使2种常春藤根系和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P<0.05)下降。此外,各胁迫还使2种常春藤的过氧化氢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相对电导率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上升。可见,中华常春藤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于洋常春藤,而洋常春藤对甲醛的抗性强于中华常春藤。图5表1参21  相似文献   

17.
张超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2):136-139
以自然条件下的美国红栌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连续测定其叶片色素、可溶性糖含量,并观测叶片组织厚度及花色素苷分布。结果表明,生长季中,各月份叶片色素含量不同,叶绿素含量呈单峰曲线,7月达到顶峰,至9月时衰减度达66.1%;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叶绿素相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与叶绿素正好相反,即在5—7月呈下降趋势,7月含量最低,8—9月逐渐上升;自然条件下,叶片在生长季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也呈单峰曲线,7月含量最高,8—9月下降。对叶片的解剖观测表明,美国红栌叶片中栅栏组织发达,约占叶片厚度的39.7%,海绵组织约占叶片厚度的37.8%,叶片上下表皮厚度约占叶片厚度的22.5%;花色素苷主要分布于上表皮细胞中,而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未见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硒元素缓解酿酒葡萄幼苗铜胁迫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淡灰钙土在温室中盆栽酿酒葡萄赤霞珠,分析添加外源硒(1.0mg/kg)对铜胁迫(300.0mg/kg)酿酒葡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1.0mg/kg硒处理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及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0mg/kg铜胁迫可显著降低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下同),提高Chla/b、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1.0mg/kg硒+300.0mg/kg铜处理的葡萄幼苗叶片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当,但均高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比300.0mg/kg铜胁迫处理略有降低,MAD含量显著低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结论]铜胁迫条件下,低浓度(1.0mg/kg)硒元素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对逆境的耐受力,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进而缓解铜对葡萄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Some indices concerning the metabolism of substance and energy in sweet potato leaves underwater stres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an obvious increase in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Compared withcontrol, Chl a, Chl b, total Chl contents and the ratio of Chl a to Chl b all decreased to some extent. ATPcontent increased in some varieties and decreased in others, but the stronger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vari-ety, the higher the ATP conten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of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ratio of Chl a toChl b and ATP content as a percentage of the drought-resistant sweet potato control variety are 0. 8968,- 0. 8509 and 0. 8200, respectively, P<0.01. So these indice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different sweet potato varieties.  相似文献   

20.
遮阴处理对金莲花生长发育和生理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金莲花生长发育和生理响应的影响,旨在寻求适宜金莲花生长的最佳遮阴度和最佳遮阴时间。【方法】以2年龄金莲花为材料,自5月5日至落叶期进行遮阴处理(0%(CK)、40%、60%和80%),测定金莲花形态指标(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叶柄长、冠幅、花径、单株开花量、群体花期)和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遮阴处理下金莲花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遮阴处理促进金莲花生长发育,其中,40%、60%遮阴处理提高了单株开花量和花径,延长了金莲花群体花期;60%和80%遮阴处理下叶绿体内基粒数、基粒厚度和基粒片层显著增加,淀粉粒数量显著减少;随生长发育期延长,金莲花对遮阴的生理响应不同。遮阴40 d时,遮阴对金莲花造成一定弱光胁迫,表现在:随遮阴度增加,叶绿素含量、SOD活性持续下降,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遮阴处理80 d时,遮阴促进金莲花生长,表现在:遮阴处理下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显著小于对照,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60%和80%遮阴分别极显著和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遮阴120 d时,遮阴不利于金莲花生长,遮阴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膜透性,极显著降低了POD活性。【结论】5月至6月中旬金莲花以全光照或40%遮阴为宜,夏季高温季节以40%和60%遮阴为宜,夏末、秋初应及时撤去遮阴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