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母亲的唠叨     
小时候,最怕听到的就是母亲的唠叨.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却有唠叨的天赋,脑子里装有丰富的语言. 母亲的唠叨在山村里是出了名的.比如下地干活归来,劳累了一天却发现家里的煤炉火灭了,烧柴做饭,在呛人的浓烟中,咳嗽过几声后,母亲的唠叨便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07,(12)
1.唠叨唠叨是女人的特殊的健身方法。心理学家对5700名24岁以上的女性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喜欢跟她的丈夫或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  相似文献   

3.
<正>76岁的赵奶奶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平时聊天时,我经常听到赵奶奶的儿子、儿媳抱怨:老太太整天唠叨,没完没了的,烦死人了!家里没人时,她还不唠叨,单单我们下班到家时,她才唠叨!回到家耳根子也得不到清静!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赵奶奶的儿子、儿媳上班后,家中就剩赵奶奶一个人。儿子、儿媳下班后,也各自忙各自的,极少能陪赵奶奶说说话,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部分新闻媒体很少有理解、关爱村官的报道,却过多数落村官的不足之处。这实际上对村官是有欠公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5,(3)
<正>表弟做生意多年,始终没有太大起色。表弟的媳妇晓燕性格外向,心直口快,看表弟奋斗那么久仍一事无成,于是经常数落他。上个月晓燕来我家玩,她告诉我表弟因为受不了她的"差评"搬到店里去住了,他们婚姻已亮起了红灯。我的妻子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真诚地对晓燕说:"你整天抱怨、絮叨、数落,这些差评就像家里的雾霾,污染了两人的心境,这对婚姻有  相似文献   

6.
51岁的锡利从大多数人惟恐避之不及的唠叨中获利,这听上去确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相似文献   

7.
正我今年虚岁80了。在走过的人生中,我最爱听的是妻的唠叨声。因为她的唠叨给我敲响了警钟,指出了毛病,使我懂得自尊自省,少犯错误,在工作和生活中顺利前行。54年前,我与妻结为终身伴侣。婚前,我是个爱说爱笑爱交际的小伙子,只要跟谁好,恨不能把心里话全掏给人家。婚后,妻对我说:"你不比别人啊!你家庭出身不好,多说话是你的致命弱点,你要埋头苦干,少说为佳!"妻怕我听不进去,就不厌其烦地在我耳边唠叨。出于对妻的爱,我也不去  相似文献   

8.
初为小贩     
郎环游 《百姓》2000,(1):33
记得那是1996年的腊月廿三,在考学失败和作家梦破灭的痛苦中挣扎的我,面对婚后的债台高筑,面对妻子的唠叨和逼迫,愤然挥泪用自行车驮着两条篓蘑菇,去北边25里外的集市上卖.  相似文献   

9.
仙子 《百姓》2004,(9):51
婚姻是一杯白开水,恬淡,隽永,可是有时候加一点糖,会更好喝. 婚姻的滋味的确如喝白开水,淡而无味.恋爱时朦胧月光下制造的那一堆一堆的甜言蜜语已经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女人日以继夜的唠叨和男人默不作声的反抗.然却真水无香,对于婚姻这仍是一条适用的至言.平凡的婚姻才显伟大、平常的婚姻才见真爱、平淡的婚姻才有真味.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现代种业》2005,(6):32-33,55
定位的技巧;爱唠叨的妈妈;三胞胎;妈妈要拖地;不堪忍重;病床利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老人几乎是每个家庭中话最多的人了。可能几句话能说清的事,老人却说个没完没了;只是犯个小小的错误就被他喋喋不休;一说起退休前的那点儿事,他就根本停不下来……如果老人这样的唠叨曾经让你无法忍受,甚至厌烦,那么现在,您应该庆幸了,因为这充分说明,您家的老人心理健康、大脑灵活,并且因为这个爱唠叨的习惯,他还会比一般老人更长寿。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10,(6):61-61
◎最怕语录之一:傻瓜、没用的东西。错误之处: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用难听的话语数落孩子。这样做的坏处: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13.
上班族聚在一起,最有共同语言的话题大概就是数落老板的不是。这个老板是泛指,其实包括了一切的上司。不管身处哪个行当,归属哪个级别,只要有上司的,大多能控诉出一部斑斑血泪史,上司的冷酷奸诈、薄情寡义、专横武断、愚昧落伍都在累累罪状之中。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郑学炳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为合适的工作,只好整天待在家里。因闲着没事干,家里的电视机便成了他最好的伙伴。听着父母的整天数落,他很想出去自己闯一闯,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赚钱天地。但究竟该干什么,他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点子。  相似文献   

15.
青春路上     
<正>人生旅途中无数明明灭灭的风景,夏夜星空中无数闪闪烁烁的星,都定格在某一个瞬间,让人感动。青春的路上总是少不了母亲的温声细语,也少不了父亲的无言支持。随着时光的流逝,母亲的细语变成了唠叨,听母亲的唠叨似乎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溶入骨血,刻入骨髓的生活方式。母亲总是早早起床,精心细致地准备早饭,青春路上有母亲的陪伴,便不再孤单。那个高大而又沉默的背影刻在我的心头,是父亲用他厚实的脊背为我挡住一切的风霜。父亲的沉默  相似文献   

16.
付老板喜欢开会,大会套小会,开起会来云山雾罩,没完没了。有时一场会从早晨上班一直开到夕阳西下,甚至凌晨一两点钟。付老板还喜欢讲话,属于那种特别能讲的一类人,而且基本上是脱稿,他为此非常得意。付老板也喜欢教育人,但他教育的方式却带有居高临下的气势以及轻视和数落的神态。表扬!与赞美的少,批评的多。  相似文献   

17.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知道,可家长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甚至还会冲撞你。  相似文献   

18.
“总有很多钱不知用到哪里去了:总觉得该买的没买,不该买的却买了一堆:每逢进货时。总觉得紧巴巴的。”与记者交流时,南京的李女士不只一次这么唠叨。  相似文献   

19.
海皮 《百姓》2005,(11):50-51
<大话西游>里最特别的人物是唐僧,他的特点就是唠叨,许多年轻人都会背诵他那些絮絮叨叨的台词.比如这一段就经常有人引用:"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相似文献   

20.
赵永贵:收入呈现多元化 早晨起来,赵永贵按照惯例给老婆、儿子和儿媳安排一天的活,然后就赶着羊群出发了。老婆李秀英总爱发牢骚地说:就你会操心,好像别人不会干活一样。赵永贵对老伴的唠叨也习以为常,听见也当做没听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