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湛油3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湛油30是以粤油223为母本,汕油523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抗锈病,抗倒伏,产量高,品质优,出仁率高等优点。在各级区域试验中,其平均荚果产量为3114.6~4058.6kg/hm2,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75%~12.2%。该品种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了广东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蛋白、多抗、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79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油79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一粒传法选育而成的高蛋白、多抗花生新品种。粤油79在广东省花生区域试验和国家南方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均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并表现高抗青枯病、抗锈病和叶斑病。粤油79蛋白质含量为32.23%,油酸/亚油酸比值1.67。199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粤油202—35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粤油39作母本,粤油116作父本,于1986年春植进行有性杂交,1987~1988年4次单株选择,1988年秋植品系鉴定,1989~1991年品比试验,1992~1994年参加全国南方片花生新品种区域性试验,199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产量表现粤油202—35在1989~1991年品比试验中,年均荚果产量3807kg/hm2,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和粤油116增产5.8%和23%。1992~1994年参加全国南方片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三年35点次平均产量为3372kg/hm2,比粤油116(CKI)增产576kg/hm2,增产率20.5%,…  相似文献   

4.
湛红2号是湛江市农科院以(湛油30×翁源竹丝)F5为母本、CS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红衣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出仁率高、种衣鲜红、油酸含量和油亚比(O/L)值高、高抗锈病和叶斑病、抗倒、耐旱和耐涝性均较强,高感青枯病等特色.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品比试验,干荚果产量分别为4130.55kg/hm2和3561.6kg/hm2,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25%和3.47%;2007-2008年参加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干荚果平均产量分别是4211.10kg/hm2、3923.85kg/hm2,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14%和6.11%,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主茎高48.2~53.1cm,分枝长50.1~56.4cm,总分枝数7.2~8.7条,单株果数17.6~18.0个,百果重114.1~157.2g,出仁率67.3%~70.3%,油酸含量为54.4%、油亚比为2.15.该品种于2009年7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09年8月通过全国(南方区)品种鉴定.湛红2号作为高品质多用途的特色花生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在广东省及南方其他花生产区无青枯病田作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花生新品种湛油62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湛油62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锈病和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905.25kg/hm2,比第一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第二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花生高优新品种金花1012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金花1012是福建农业大学用自育的白皮1号为母本,汕油7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1998-1999年连续2年参加福建省区试平均每公顷产量3337.5kg,比对照粤油116增产12.1%。1999-2000年经各地示范,每公顷产量在2450-6750g,平均为4025kg。该品种人工接种青枯病菌发病率为17.6%,表现中抗;种皮白色,对榨油和食品加工有重要意义。于2000年初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抗锈高产花生品种汕油27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奕雄 《花生学报》2004,33(3):32-36
花生品种汕油27具有突出的丰产性与抗锈性、优良的生态株型与广泛的适应性,是珍珠豆型花生抗锈高产育种上可成功利用的中心亲本。我国南方利用汕油27作亲本材料已育成了30多个花生品种,其中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19个。这些衍生品种主要应用于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汕油523、汕油71、粤油223、粤油79和湛油30等。  相似文献   

8.
油用型花生新品种汕油2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汕油21是采用汕油71作母本、汕油89-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油用型花生新品种,具有株型矮壮紧凑、高产稳产、高油分、果型美观均一、高抗锈病和叶斑病、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含油率54.72%.在广东省区试中荚果产量3 734.40kg/hm2,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1.0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贺油14是广西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梧油1号作母本、汕油52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经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高抗青枯病、锈病和叶斑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南方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湛油75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云  陈傲  冯希锦  林伟  陈新起  王艳红 《花生学报》2011,40(4):34-36,40
湛油75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采用汕油523作为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7~2008年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区试,2009年参加国家南方区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优质等特性,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2010年1月通...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技术在花生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花生品种“汕油523”及其亲缘品种“汕油27”,“粤选58”不同时期的子叶,胚芽,小叶,下胚轴和根尖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以萌发6d的子叶提取酶液效果最好,酶带清晰,POD具有多态性。而且采用此法检测“汕油523”种子纯度的结果与传统的田间小区种植纯度鉴定结果相符,因此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生品种“汕油523”种子纯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中双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双六号具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含油量高等特点。在湖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2613.7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75%;在全国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894.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33%。熟期比对照中油821早3d;含油量42.5%。200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汕油188是广东省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汕油21为母本,湛油55为父本培育出来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于2008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引种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抗叶斑病和锈病、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宜在东源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结合该品种的种性特点总结了相关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4个品种参试,其中汕油523为对照种,七省区11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参试新品种中,2个品种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1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桂花69、粤油410比对照种增产,增产未达显著水平;湛红3号、泉花511、贺油14、龙花106、莆花21比对照种减产,减产未达显著水平。仲恺花99、湘花2008、汕油辐1号、闽花15号、福花8号、粤油390比对照种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2个新品种参试,七省区11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结果粤油13、湛油62、汕油162、泉花627、粤油29、闽花2号、金花37和湘花120等8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粤油13、湛油62和泉花627参加2005年南方区花生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效率,分析了广西1986-2016年审定的51个花生品种系谱及农艺性状的演变。 结果表明,广西审定花生品种共涉及75个直接亲本,其中,主要以广东的育成品种及广西的中间材料为主。杂交育 种是广西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手段,并以“育成品种×中间材料”和“育成品种×育成品种”两种组配模式为主。粤油 551、汕油523、粤油223等是广西审定花生品种的骨干亲本。近年以来,广西审定花生品种荚果产量增产显著,但品 质性状没有明显提高,株高、侧枝长、百果重、百仁重对增产贡献较大。因此,加强国内外花生优异种质的引进和利 用,重视品质和抗性改良,是广西花生育种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常规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实现花生育种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花生学报》2006,35(3):27-27
中花1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唐92918”作母本,“ICGV86699”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6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4180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其中:2003年荚果产量3820kg/hm^2,比中花4号增产5.71%,极显著;2004年荚果产量4340kg/hm^2,比中花4号减产0.58%,不显著。该品种适于湖北省花生非青枯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对2003-2011年通过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的平均产量随着年度推进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为6.98t/hm^2,变幅为6.04~7.70t/hm^2;杂交早稻产量高于常规早稻;迟熟组平均产量高于早中熟组和优质组;高产品种仅24个,平均产量7.09t/hm^2。在一定范围内,早稻品种的生育期和株高与其单产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低芥酸杂交油菜渝杂18由西南农业大学采用化学杀雄方法育成,品比试验产量1950-2715kg/hm^2;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46kg/hm^2,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2.2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3%。渝杂18商品种子含油量39.97%,芥酸含量0.62%。1998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多抗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汕油188的选育与栽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汕油188是以汕油21为母本、湛油55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多抗、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经广东省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抗病性试验,该品种具有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中抗青枯病、丰产稳产、品质较优等特点,适宜广东省水田与旱坡地作春、秋季种植,2008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