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的工作要求,结合贵州蚕桑发展需要,2017年8月27-28日,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贵州省蚕学会、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2017年度工作会暨贵州省蚕业技术培训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农科院及其蚕业研究所领导和科技人员、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代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各基地县负责人、贵州蚕业主产县(市、区)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4月26—27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四川甘洛团)蚕桑产业组的专家到凉山州甘洛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专家组成员包括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养殖设施设备岗位专家、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剑飞,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岗位专家、西南大学教授潘敏慧,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与密植高产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利。专家组成员与甘洛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米加军、  相似文献   

3.
2021年4月22—23日,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承办的全国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培训会在南宁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郭绪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调研员杜建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出席开班仪式.培训会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4.
由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组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承办的“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0~12日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和代表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9~10日,由中国蚕学会蚕业经济与茧丝专业委员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蚕桑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蚕业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新疆等省(市、区)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蚕学会蚕业经济与茧丝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顾国达教授主持了会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封槐松调研员、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张国政常务副所长、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吴海平副局长等到会祝贺致辞。会议就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蚕桑产业转移、蚕业组织模式创新、蚕桑生产经营效益提升、蚕种业改革与发展等专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蚕业》 (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9.
蒋璇 《广西蚕业》2021,58(1):50-50
2021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与兴业县华盛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桂蚕8号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刘俊,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郭绪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自治区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调研员雷鸿雁等出席仪式.签约仪式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标主持.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6月12日,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宏庆到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考察调研。李宏庆参观蚕室、桑园、蚕桑科研成果展,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广西蚕业发展、蚕桑系列品种选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在听取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标关于广西蚕桑生产和该站自身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后,李宏庆充分肯定了自治区蚕业站为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的贡献,表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希望自治区蚕业站继续勇于担当,为助推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山西是中国蚕丝业的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布局更趋合理,蚕桑科研、技术推广和蚕茧生产取得历史性成就,阳城县蚕桑产业走在了创新发展的前沿。本文回顾总结了山西蚕业的发展历程与产业发展成就及发展现状,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并就山西蚕业创新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自2008年启动以来,体系首席科学家长期坚持指导以“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为技术攻关方向发展现代蚕业,在本体系各个层面及蚕业界均获得高度的认同,蚕桑产业发展迅速向着功能多元化、延伸产业链条、深度发掘资源利用的途径转型发展,强化了蚕桑产业的农业定位,突出了生态功能,体现了民生价值。几年间,体系建设成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蚕业》 (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4.
《蚕学通讯》2008,28(4):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际著名的蚕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代蚕业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工作安排,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所生产实际,主推优质高效养蚕技术。重点解决山西蚕桑大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技术问题,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蚕业技术体系,支撑现代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2021年7月2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与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在象州县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举行"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来宾市农业科学院、象...  相似文献   

17.
推行提质增效技术 引导蚕农高产创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部署,宝鸡市把蚕桑作为特色产业来抓,把蚕桑产业作为千阳县发展地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蚕业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市农业局协同千阳县蚕桑站强力推广优质桑园高产管理技术,推行蚕病防治、大棚省力化养蚕技术,使蚕桑产业形成了产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蚕桑产业是桐乡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有众多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蚕桑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蚕业老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技术等,已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目前在生产中除了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和集成技术,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稳定桐乡市蚕桑产业,对经济、生态及社会再作贡献特通过调研,摸清桐乡市蚕桑生产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稳定蚕桑产业,加快培育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与措施及其创新蚕业配套技术,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蚕业管理总站共同编制的《四川省标准化规模养蚕设施建设及配套技术方案》,2019年在四川省各蚕区大力实施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20.
《蚕桑通报》2015,(2):54
<正>浙江省蚕桑学会、江苏省蚕桑学会和农业部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功能实验室研究主办,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承办,浙江大学-湖州蚕桑产业联盟、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浙江省蚕种业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江浙两省安全养蚕学术研讨会"于8月18日在安吉召开。江、浙两省重点蚕桑市县、蚕种生产单位,华南农大、广西蚕业管理总站等单位代表,以及农业部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