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水价改革试点、水权划分、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若干问题。开展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及计量设施建设;二是科学测算农业供水成本,合理确定农业水价;三是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农业水价综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引黄灌区的水价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东营市引黄灌区供水价格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东营市引黄灌区水费偏低、水费计收难度大、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和水价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快水价改革,推进灌区产业化的进程,提出要按照《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使供水价格逐步到位,水费计收方式要依法计收;灌区工程和设施要配套完善;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供水价格要符合节约用水和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供水价格要保证灌区正常运营和符合灌区以水养水、自我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乡镇供水被视为水利的“活力”工程,是水利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是深化水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水价制定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乡镇供水能否健康发展,所以说对如何合理确定供水水价的问题进行研究是极有意义的。1 供水水价由制水成本加利润组成制水成本一般包括:水资源费 E_1、动力费 E_2、药剂费 E_3、工资福利费 E_4、折旧提成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湖北省农业用水实施两部制水价沿革与国内外农业灌溉用水水价制定方法,农业灌溉供水价格具有自然垄断价格的特性,经济学成本定价理论包括平均成本定价和边际成本定价,分析了农业供水采用这两种成本定价法的不足与采用两部制水价的优点。结合湖北省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情况调查,分析了湖北省灌区执行的两部制水价水平与测算值的差距,最后对湖北省两部制水价的实施与推广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江苏省水价与供水生产成本、江苏省水价与华东六省一市水价及全国水利供水水价的比较,揭示了江苏省水价与其水利大省和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符合的事实,并进一步从水价严重偏低、水价构成不合理、水价的差价体系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水价未对产业效率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以及水价管制的监督机制和体系尚未建立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水价存在的问题。以用水户承受能力分析为基础,对工业水价和农业水价的提价空间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水价提价空间研究结果,对江苏省水价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水价改革将被国家计委列在1998年国家价格改革重点的第一位。这标志着国家对水价改革的高度重视和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的决心。当前水利已成为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两条:一是国家对水利的投人严重不足,二是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水利部副部长朱登投指出,水价制度不合理,使水利工程供水事业的发展举步维坚。水价长期偏低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使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受到损害。国家计委副主任马凯说,1998年水价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  相似文献   

7.
农业水价改革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随着我国水短缺问题的加剧,提高水价解决水资源不足提上议事日程。结合当前农业用水管理的国际惯例,通过对我国农业水价改革过程和现状、粮食生产成本效益变化等突出问题的分析.认为农业水价改革应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及农业和农村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在按供水成本和费用制定水价的同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保证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不受过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测算工作代价较高、农业水价低于实际供水成本、农业水价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化过程脱节、农业水价动态调整参考依据不足等问题,考虑农田灌溉用水的商品属性,以黑龙江省木兰县香磨山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年鉴统计数据,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引入到灌区农业水价改革问题研究中.结果表明,在2004-201...  相似文献   

9.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两个角度梳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路径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从工作进展来看,各省都陆续出台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各试点县都建立了规范的用水合作组织,农业终端水价基本提高到成本水价,水权制度建设则主要集中于北方和严重缺水地区。在相关文献中,学术性研究相对较少,且集中在部分热点省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有待深化。为进一步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议从供给侧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和强化供水管理,从需求侧不断健全农田用水管理、农业水权制度、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际水价、现状政策水价、经营成本水价、完全成本水价及城市供水考虑5%的利润水价,用6种方案分别对济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的水价和资本金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推荐以农业经营成本水价加城市供水利润水价方案来计算工程项目所需的最大贷款额。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政策,以灌区实际供水成本资料为依据,剖析归集灌区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项成本和费用;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科学测定灌区工程农业供水成本价格,合理测算灌溉用水终端水价;并根据灌区主要农作物成本收益资料,采用灌溉水费承受指数分析方法,客观分析农民水费经济承受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铜山源水库灌区灌溉水费补偿机制,以期为浙江稳步实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际水价、现状政策水价、经营成本水价、完全成本水价及城市供水考虑5%的利润水价,用6种方案分别对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的水价和资本金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推荐以农业经营成本水价加城市供水利润水价方案来计算工程项目所需的最大贷款额.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基本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在农业供水价格管理中,为保证灌区管理单位水费收入,防止水费收取中的乱收费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以“小步快跑”的原则,调整水价;②制定地头水价,完善水价形成机制;③开票到户,增加收费透明度;④在收费的中间环节加强管理,防止水费流失;⑤实行水价等级管理,建立灌区激励机制等。通过以上改革,陕西省水价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灌溉水被视为福利水,水费收严重背离价值规律,造成工程老化失修,破坏严重,灌溉面积逐步年减少。文章对新的水价标准核定及征收办法提出了建议,对供水成本占农业产值的比例、按供水成本收旨同对粮的影响程度以及过去水费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价改革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并提出了强化行业管理职能办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灌溉水被视为福利水,水费计收严重背离价值规律,造成工程老化失修、破坏严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文章对新的水价标准核定及征收办法提出了建议,对供水成本占农业产值的比例、按供水成本收费对粮价的影响程度以及过去水费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价改革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并提出了强化行业管理职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水利产业市场化中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理顺深圳市的供水价格体系,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水利产业市场化中的价格形成机制作了如下研究:水利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不同类型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确定原则;水资源价格构成的分析;我国水价体制改革的对策分析;如何促进深圳市水行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按照国家水利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宁夏引黄灌区全面推行了农业水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灌区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灌区水价改革、灌区供水成本及管理处收益现状,分析水价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分灌区、分作物的阶梯水价标准及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组织管理、基础建设的具体建议,旨在为宁夏引黄灌区进一步落实水价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法测算了灌区农业终端供水成本,即赣抚平原灌区国有工程水价为850.54元/hm^+2,典型灌区末级渠系水价为849.53元/hm^+2,合计1700.07元/hm^+2;分析了灌区农业用水户对测算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发现全成本水价在其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远高于其心理支付意愿。因此,建议灌区农业终端水价实行两部制,国有骨干工程水价按照其成本水价的60%收取,对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可适当提高,其余40%由政府补贴;末级渠系工程水费全部采取由政府补贴农业生产发展的形式承担。  相似文献   

19.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提高用水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济南市农村水利现状,分析了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难点,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农业水价改革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农业的供水价格及形成机制建立,使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得到一定保障,将水价改革及调节的作用发挥充分,提高农业节水和用水效率,在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对赤水市灌区农业水价改革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