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亦称褥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血钙降低而引起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2.
母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容易出现的一种营养代谢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母牛产后缺乏钙、磷等矿物质造成的。母牛产后瘫痪主要发生于高产母牛,且该病全年四季皆可发生,给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母牛产后瘫痪一般发生在母牛分娩后3 d以内。一旦出现该病,母牛会表现出精神不佳、食欲下降、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呼吸减慢等症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母牛被淘汰,对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母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母牛分娩后瘫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本病主要发生在奶牛,尤其舍饲高产奶牛易患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个别牛场可达10%~15%,1995年~1996年我场共发生65例,本文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低血钙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钙浓度降低,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生产瘫痪。此病多发生高产奶牛,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数见于3~6胎。  相似文献   

5.
干奶期母牛饲养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分娩及产后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应予以高度重视。低产奶牛临产前自行停奶.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人工干奶.以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储存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母牛产后瘫痪,也叫临床分娩低血钙症,是指母牛在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畜牧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牛的养殖过程中,母牛产后瘫痪的情况较多,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分析了导致母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母牛产后瘫痪中兽医称产后风,即胎风,是母牛在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代谢性疾病。本文从病因、症状、诊断、预防治疗等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产后瘫痪 ,又叫生产瘫痪、乳热症 ,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此病常发生于高产母牛 ,特别是 3~6胎多发 ,且常发生于分娩后 12~ 72h。其临床特征为体温降低 ,卧地不起 ,四肢瘫痪 ,知觉丧失 ,伴有咽、舌部及肠道麻痹。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娩前后体内钙的代谢紊乱 ,血钙浓度急剧下降。1 血钙降低与生产瘫痪的发生实验研究表明 :患产后瘫痪的病牛血钙浓度都有明显下降 ,健康奶牛血钙浓度在 9~ 12mg ,而患病奶牛血钙一般在8mg以下 ,多为 2~ 5mg。目前普遍认为 ,分娩前后血钙急剧降低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本文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病因、诊断、治疗以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乳牛生产瘫痪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代谢病。多发生于产后3日,少数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近几年共治疗生产瘫痪35例,治愈率为100%,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母牛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低钙血麻痹等,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本病多发于产后1~3d膘情好的青壮年高产奶牛,主要原因是分娩后血钙浓度的剧烈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并发骨折、肌肉断裂、关节脱位和神经麻痹等。  相似文献   

12.
李敏 《江西饲料》2014,(4):39-41
正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d到产后15d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d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d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发的一种代谢病。此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大多发生于3~6胎(5~9岁),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此病多发生在顺产后的头3d内(多发生在产后12~48h),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钙,感觉散失、全身肌肉无力、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14.
李浩  霍乃元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12):56-56,58
<正>1病因1.1典型性瘫痪相当一部分瘫痪是由于母牛缺钙或钙过剩造成的。1.1.1急性产后瘫痪该病多发生在产后12~72 h。本病是缺钙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分娩后,母牛开始重新分泌  相似文献   

15.
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多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发生在3~6胎。1病因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饲料中钙、磷供应及肠道吸收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加上胎儿生长及乳汁分泌消耗大量的钙,使血钙浓度急剧下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奶牛分娩后立即开始产奶,血浆中的钙随乳汁大量排出体外,引起严重的低血钙症,而出现产后瘫痪。饲养管理不当。母牛产后能量损失耗很大,失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舍饲养高产奶牛更易患此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2008年某镇共发生13例,下面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症,它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咽、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回肠瘫痪,产后瘫痪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有时发生,本病为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18.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奶牛分娩后其生理代谢发生巨大变化,由于体能的消耗,其抗病力也相对较低,若产后护理不当容易出现代谢性疾病。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方式对沂水县奶牛产后代谢病进行调查,对当地奶牛产后代谢疾病的发病率、易发牛群和发病症状进行总结,并从分娩时体能损耗、运动量、饲喂方式、营养搭配、应激和病理因素分析沂水县奶牛产后代谢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科学分娩与接产、适量运动、合理搭配日粮、定时定量饲喂、预防应激、做好产后护理等措施,促进奶牛产后体能和体质恢复,为减少产后代谢病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的产后瘫痪又称乳热、分娩低血钙症,是兽医临床常见的代谢疾病,以分娩前后突然发生肌肉松弛、昏迷和低血钙为特征.该病多发于高产或胎次较多的青壮年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初产奶牛几乎不发生此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病因 1.1 分娩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 分娩前后血钙进入初乳且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干奶期中的母牛甲状旁腺的机能减退,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减少,因而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怀孕末期如不更改饲料,特别是饲喂高钙日粮的母牛,血液中的钙浓度增高,刺激甲状腺分泌大量降钙素,导致动用骨钙的能力更加降低.因此,分娩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时,血液中流失的钙不能得到迅速的补充,致使血钙急剧下降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