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丝洁净的发生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丝的洁净又叫净度,是生丝上各种小型颣节的总称,主要有环颣 、雪糙、发毛、轻螺旋、小粒等。生丝如有小颣时,织造过程中不耐钢筘、梭子的来回摩擦,易发毛甚至切断,同时织成的织物易产生斑点,降低织物的质量,所以洁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品位及丝织物的产、质量,为生丝质量定级的主要项目之一。1 洁净疵点1.1 环颣 环颣又称小圈,是一根茧丝过长屈曲而构成极小的小圈,长度在20mm以下。生丝环颣主要来源于茧丝环颣 ,而茧丝的环颣是茧层中的丝胶胶着程度不同而引起的,主要是由于茧丝排列“∞”形狭小,胶着部分没有离…  相似文献   

2.
提高蚕茧解舒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内在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3.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4.
蚕茧是缫丝业的重要原料,茧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缫丝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笔者多年来通过对全南茧质的调查,认为当前蚕茧质量存在上车率不高、解舒差、出丝率低等不稳定的状况(见表1)。如何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茧生产者和缫丝厂的经济效益,是广大茧丝生产人员所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表1 全南县1992~1998年茧质调查成绩年度茧丝长(m)上车率(%)解舒率(%)出丝率(%)光 折(kg)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84987578982089490788987.2288.…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本厂从广西宜山调进的蚕茧,其品种“两广二号”进行抽样缫丝调查,发现这批蚕茧茧丝长短不一,粒间、粒内茧丝纤度开差大,按原来“桂夏二号”的缫丝工艺生产,生丝品位下降.通过改进缫丝工艺设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陆鹏祥 《广西蚕业》1996,33(2):34-37
本通过对本厂从广西宜山调进的蚕茧,其品种“两广二号”进行抽样缫丝调查,发现这批蚕茧茧丝长短不一,粒间、粒内茧丝纤度开差大,按原来“桂夏二号”的缫丝工艺生产,生丝品位下降.通过改进缫丝工艺设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蚕茧的干燥处理与蚕茧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水 《蚕学通讯》2003,23(1):50-52
重庆市的蚕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蚕茧质量太差 ,其中解舒率大多不到4 5% ,有相当的庄口在 30 %左右 ,使大量的原料茧不能缫丝而只能作为绢纺原料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蚕茧质量太差 ,也造成缫丝企业产、质、耗的影响 ,吨丝成本增加 ,继而影响缫丝企业严重亏损 ,也影响整个茧丝绸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当务之急是在提高蚕茧产量的同时如何提高蚕茧的质量 ,以质量求效益 ,这是蚕业发展的关键 ,也是长期以来制约重庆市蚕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茧丝品质的优劣 ,是蚕桑生产、蚕茧收烘工作及煮茧缫丝等诸环节技术水平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蚕茧干燥的目的是为了保全茧质,补正茧质.烘干蚕茧,以利贮藏,为丝绸工厂提供优质原料.根据蚕茧的特性及缫丝工艺要求,蚕茧干燥程度的标准即适干率应达85%以上,以鉴定蛹体为准.如果经过干燥处理的同批蚕茧过老、偏老、过嫩、偏嫩或适干不匀,都将会危及蚕茧内在质量如茧丝长、解舒、洁净成绩等,影响贮藏和缫丝,  相似文献   

9.
11月1~3日 ,省丝绸联合公司、省蚕桑学会、省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联合在淳安召开两年一度的“浙江省提高茧丝质量学术研讨会”。各蚕茧重点产区负责蚕桑生产、蚕茧收烘、丝厂和教育科研的代表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围绕提高茧丝质量这一永恒的主题 ,会上共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进行了交流。并就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共识 :1面临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 ,大力提高我省的茧丝质量迫在眉睫。2提高茧丝质量关键在于体制。茧丝行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蚕茧生产和缫丝加工要保持适当规模 ;要完善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 ,建立“公司 +农户”的…  相似文献   

10.
小波分析是应用数学和工程学科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针对家蚕新品种选育中活蛹缫丝单根蚕丝颣节信号出现的特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检测。检测原理是:将单根蚕丝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利用小波域阈值滤波方法抑制噪声信号提高检测效率及抗干扰能力,利用小波在奇异性检测上的优势找出单根蚕丝检测信号中的突变点,再根据相对应的时域信号进行颣节信号检测。针对小波分析在信号分析和信号消噪处理中的应用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将基于小波分析的传感器安装在ZHJ-20智能型活蛹缫丝机上,使单根蚕丝颣节的检测速度较传统人工肉眼检测方法提高2倍以上,检测数据误差值小于企业标准中的误差值。建立的用于活蛹缫丝单根蚕丝颣节检测的小波分析方法,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史建中 《北方蚕业》2006,27(1):20-21
蚕茧的解舒是指在缫丝时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的好环与缫丝工业关系非常密切,是衡量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解舒丝长”和“解舒率”表示。近年各用茧厂家白推行缫丝计价政策以来,我省汉中蚕茧因质量下降,尤其是茧解舒的大幅度降低,鲜茧收购和干茧销售的价格与优质茧区比差极大,大量干茧无法机械自动缫丝而被用作绢纺原料,造成了茧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益的降低。从饲养技术措施和收烘管理上提高蚕茧解舒率,对改善茧质、挖潜增效和促进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陈梅芳 《蚕桑通报》1994,25(4):33-33
蔟中温湿度对畸形茧丝的影响绍兴市农业学校陈梅芳在茧丝上经常出现瘤状、块状、裂丝等形态异常现象,这种异常形态称为畸形茧丝(或茧丝的节)。它对缫丝和染织工艺极为不利,严重影响生丝品质,特别是影响生丝的净度。畸形茧丝的种类和多少主要与蚕品种、蔟中温湿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提高蚕茧解舒率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 蚕茧是缫丝工业的原料,要保证全年均衡生产,必须储备蚕茧。蚕儿成熟结茧,未作干燥处理的叫鲜茧,鲜茧经干燥处理——烘到适干程度即成干茧,干茧经缫丝工艺过程加工为生丝。鲜茧主要由茧丝和蚕蛹组成,茧丝和蚕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空气、温度和湿度是霉菌赖以生存繁衍的条件。空气中存在着霉菌孢子,这些孢子随时可能附着在蚕茧上,再透过茧层接触  相似文献   

15.
DS84-10型茧丝检测机由机架、传动系统、排丝、茧丝长计数、茧丝切断监控、百回自停数控等部件组成,用于活蛹(鲜茧)缫丝和干茧一粒缫,可测定茧丝长、茧丝量、茧丝纤度、茧丝切断次数、颣节数等.具有灵敏可靠、使用方便、保养及维修容易、工效高等特点.每机有(竹或)盘10只(相当10台检尺器),其中4只(竹或)盘可兼做百回茧丝的自动区分,测定茧丝纤度偏差.转速可分为60转/分、89转/分、108转/分3档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存在的茧丝质问题与家蚕品种、桑叶营养价值、饲育技术条件、上蔟质量以及收烘、煮茧、缫丝、市场环境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关联,要使蚕茧丝质量得到进一步稳定和提高,必须从各个环节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衡量蚕茧内在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1影响蚕茧解舒率的因素在蚕茧生产、收烘过程中,蚕品种、饲养条件、技术水平、蔟中保护、收烘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上蔟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丝素、丝胶的结构及性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茧的解舒率、出丝率和生丝的强伸力。蚕茧的解舒率决定于丝胶的膨润容解性与丝素的湿强力两个方面。在缫丝时,应使茧丝间的胶着力小于茧丝的湿强力,才能保证茧丝连续不断地依次离解,从而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和  相似文献   

19.
蚕茧作为茧丝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茧资源利用、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淳安县作为我国国内重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也是设施大棚养蚕推广面积规模最大县之一,虽然淳安县能大量生产5A级生丝的原料茧,但是生产能缫制精品6A级生丝的原料茧却很少.为提升蚕茧质量,摸清原因,2019年,我们对设施大棚养蚕所生产的蚕茧进行质量、缫丝成绩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养蚕要比普通蚕室内养蚕结茧率低3.15%、死笼率高3.57%;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比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上车茧率低0.77%、茧丝长短25.6 m、解舒率低1.23%、茧丝纤度低0.03 dtex、出丝率低0.45%、洁净低0.19分,差异显著.因此,做好设施大棚内养蚕期间和蔟中管理过程中对温湿度的调节和通风换气,可有利于提高设施大棚蚕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20.
宋广林 《四川蚕业》2002,30(4):39-40
我国是茧丝生产大国 ,蚕茧和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的 80 %和 70 %左右 ,但是我国蚕茧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具体可归纳为“三低一短” ,即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低 ,茧丝长短。由于茧丝比大 ,这“三低一短”直接制约着蚕丝行业的整体效益 ,也是制约蚕丝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要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的情况下 ,增加产丝量 ,提高效益 ,关键在于提高蚕茧质量。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是衡量茧质的几个主要指标 ,其中尤以解舒率的优劣为重 ,因为其直接关系到缫丝行业的成本和效益。而蚕茧解舒率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蚕品种和上蔟环境 ,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