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种源厚朴酚类物质含量变异与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厚朴 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 13个种源 39个树皮样品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HPL 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 :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 /和厚朴酚比例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叶先端小凸尖型的鄂西种源酚类含量最高 ,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 ,总含量前者是后者的 10 .34倍。以上 4个厚朴品质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其种源遗传力为 0 .7585~ 0 .94 6 5,且呈经向为主 ,经、纬双向地理变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源厚朴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厚朴不同种源树叶形状从先端急关到裂成2钝圆裂片,存在渐变过程,又有遗传稳定性,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类型。不同种源厚朴苗木和幼林高生长、物候期、生长节律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的变异与树叶形状类型存在显著的相关。幼林高生长估算遗传力达到0.52~0.69,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3.
Bark samples ofMagnolis officinalis were collected from a 7-year-old trial plantation with 13 provenances in Jingning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on June 25, 2000. The contents of magnolol and honokiol ofM. officinalis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ch qualitave traits as the content of magnolol, content of honokiol, total content of key phenol, and the ratio of magnolo to honokiol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provenances. The provenances with a sharpened leaf tip from the western part of Hubei Province has a highest content of phenols, and that with a concave leaf tip from the Lushan Mountain has a lowest content of phenol. All these four qualitative traits were genetically controlled, with a heritability between 0.8342 and 0.9871 in terms of provenance. In addition, both longitudinal and latitudinal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could be found, with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being dominant. As a result, 3 superior provenances from Wufeng, Enshi and Hefeng of the western part of Hubei as well as 10 high-quality individuals were Foundation Item: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the “Ninth-Five” Plan of Zhejia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ission (No. 961102111). Biography: TONG Zai-kang (1963-), 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Lin’an 31300, P. R. China: and presently doctoral student i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Responsible editor: Song Funan  相似文献   

4.
从10个省、自治区收集了我国天然分布的15个厚朴种源3个类型,即:分布在云南的长喙厚朴,四川、重庆、湖北北部、贵州北部等地区的厚朴(川朴、紫油厚朴、油朴)以及分布在福建、浙江、安徽南部、湖南南部等地的凹叶厚朴,在福建省光泽县进行不同地理种源高厚朴酚厚朴的筛选。经过5 a的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凹叶厚朴在福建省光泽县表现最好,其中又以湖南道县、江西庐山、福建光泽种源表现更佳,具体表现在生长量大、厚朴酚含量较高。适宜在福建光泽等闽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毛竹种源地理变异规律及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5年春收集全国毛竹分区8省16个毛竹种源的母竹,在福建建瓯和华安县营造种源试验林,经过5年观测不同种源发笋成竹,春笋营养成份和叶生理生化等70多项性状,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毛竹种源各种遗传参数,结果发现毛竹种源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南部种源发笋量较大,而北部种源的新竹胸径、竹高较大。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分析,初步选择出福建武夷山、建瓯、沙县、江西上饶4个优良种源,遗传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杉木不同种源地上干材与生物量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均解析木测定材料研究表明,杉木不同种源地上干材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置信的差异。变异具有纬度和温度(热量)影响为主,冷暖变化明显的地理效应趋势,并可用线性回归模型表示,在较差立地条件下,9年生时,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锦屏,四川犍为等优良种源,比当地同龄对照杉木生长量高,高径比大,冠径比小,树皮率低;每百平方米林分地上部分和干材部分的生物量(鲜重,干重)分别增加22.42%-32.19%和38.  相似文献   

7.
红松不同种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变异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5年生红松种源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综合指数选择等方法,证明红松不同地理种源间的差异是极显著的。文章还通过采用9个不同数学模型,拟合了11个种源在纬度或经度上的一维地理变异趋势。经二维多项高次趋势分析,将红松11个地理种源划分为3个渐变群。  相似文献   

8.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分布范围较狭(北纬27°—33°,西经80°—90°),是美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区气候温暖,潮湿.冬干夏潮,年均温18.3℃,年降水1270mm,属夏雨型气候.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50多年历史,四川盆地大面积引种始于1974年,目前累计造林面积达36万亩,是引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外来用材树种.过去发展的湿地松大都采用商品种子,产地不清,林木间生长差异大.提高引种成效,选择适宜于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生产性课题.1981年以来,由林科院牵头分别3次提供,美国42个产地的种子,各次参试种源来自整个分布区范围内,遍及美国东南部8个州的21个采种  相似文献   

9.
厚朴不同种源及家系种子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厚朴自然分布区内8个省份19个种源的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及种子百粒重等性状的变异及趋变模式.结果表明:种源间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等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源内不同家系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等性状的差异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源间种子百粒重变异远远高于种源内家系间变异,前者种子百粒重变异幅度为14.147~24.547 g,后者种子百粒重变异幅度为15.003~17.357 g;种子宽、种子厚和种子百粒重等性状受积温和热量因子控制作用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两地点初选出优良种源10个,它们多来自25°N左右的木荷自然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我国3个气候带7个试验点湿地松种源8年的试验结果,对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及树种对比进行显著性检验,湿地松种源生长与原产地气象因子无显著相关,种源×地点交互作用不显著,种源间病虫害无显著差异;在较北的河南鸡公山林场,产自南部的S-7及S-3受冻害较重,而对照种火炬松L-3未受冻害。2年生湿地松高、径生长与8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呈显著相关,这为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根据生长快与适应性强的特性,选出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带的湿地松优良种源及适宜发展的树种,达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相似文献   

12.
对16个马尾松种源进行育苗及造林试验,初期结果表明各种源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用10个不同数学模型,拟合16个马尾松种源在纬度和经度上的一维和二维地理变异规律,马尾松种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与纬度呈现显著的变异,与经度的关系不明显。且二次数学模型比一次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是模拟马尾松地理变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的结果,揭示了长白落叶松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主要特点是:呈现纬向为主,经向为辅,经纬双重正向的渐变模式。影响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的主导气候因子是温度,其次为水份。利用长白落叶松种源生长与其环境因子线性相关显著的性状,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将长白落叶松划分成四大种源区,即白刀山种源区(编号Ⅰ)、小北湖种源区(编号Ⅱ)大石头种源区编号(Ⅲ)、和白河种源区(编号Ⅳ)。  相似文献   

14.
用平均解析木测定材料研究表明,杉木不同种源的地上干材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置信的差异。变异具有纬度和温度(热量)影响为主,冷暖变化明显的地理效应趋势,并可用线性回归模型表示。在较差立地条件下,9年生时,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绵屏四川犍为等优良种源,比当地同龄对照杉木生长量高,高径比大,冠径比小,树皮率低;每百平方米林分地上部分和干材部分的生物量(鲜重,干重)分别增加22.42%-32.19%和38.01%-77.19%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主要受3个因子的影响。经度和海拔为主,纬度为辅,呈现出水平和垂直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对生长性状和各种源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种源区: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对各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选出乌伊岭和友好种源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16.
油松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油松两批种源(共36个)在甘肃四个试验点的生长等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种源生长与年龄呈极显著正相关,油松地理变异趋向于不连续变异的格局。经1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和各种源生态价、生产力的计算,将参试油松种源分成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三类。分布在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分布在边缘地带的种源,普遍生长缓慢。并综合选择出一批适合甘肃不同气候类型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7.
火炬松在江苏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83年先后二次引进美国火炬松36个地理种源,选择能代表江苏丘陵山区气侯、土壤条件的南京市老山林场、江宁县东善桥林场东善、云台分场和东海县李埝林场等地造林试验。经多年观察研究,初步掌握了火炬松在江苏的地理变异规律,初选出了适合江苏不同地区生长的优良种源6个。其高、径、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湖北火炬松)大21.35—83.33%。进一步证明火炬松优于湿地松和马尾松。  相似文献   

18.
秃杉种源苗期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贵州、湖北等10~11个秃杉种源,57个单株子代的两次苗期试验研究表明,种源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子代间)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变异与产地纬度、经度、海拔高度的线性关系不密切,但有经向相关强于纬向相关的趋势。产地日照和温度是产生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比偏西的云南种源种子质量好,生长最高,生物最大,成苗数多,封顶早,寒害轻,适应性强,湖北利用种源适应性优于云南种源,生长与其相近。这些地理变异为秃杉选择育种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草河口6年生樟子松种源试验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定。分析表明,参试的10个种源,在主要性状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苗期表现与造林后相关显著,生长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可见上述的表型结果是由不同的生态变所致,经比较分析及综合因子评定,初选出章古台,红花尔基,盖为草河地区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杉木种源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1、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生长量、开花结实、木材密度、冻害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材积与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呈显著负相关,树高与枝盘数、胸径与冠幅相关极为密切。不同种源生长期有差异,变幅在190~220d。杉木优良种源大多来自中心产区,产地分布自我国西南到东南。中心产区种源结实率和结实量明显小于南北两亚热带种源,其地理变异呈“V”形趋势。杉木种源冻害程度与地理纬度是密切负相关。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从北到南呈纬向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