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绿萼梅花粉为材料,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研究蔗糖、硼酸、氯化钙和PEG 4000不同激素配比对梅花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配比为蔗糖20 g/L+硼酸150 mg/L+氯化钙10 mg/L+PEG 4000 15 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54.34%;蔗糖和硼酸对绿萼梅花粉萌发率有极显著影响,氯化钙和PEG 4000对绿萼梅花粉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对高质量浓度蔗糖和硼酸培养液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蔗糖质量浓度为40 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硼酸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蔗糖40 g/L+硼酸300 mg/L+氯化钙10 mg/L+PEG4000 15 g/L激素配比可作为绿萼梅花粉萌发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紫叶李花粉生活力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宜紫叶李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贮藏条件。[方法]以新鲜紫叶李花粉为材料,以0、50、100、150、200和250mg/L的蔗糖浓度配制培养基,以0、10、20、30、40mg/L的浓度配制硼酸溶液,用染色法和培养基萌发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紫叶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紫叶李花粉不添加蔗糖和硼酸培养基的萌发率较低,仅为5.5%,随着蔗糖和硼酸浓度的升高,其萌发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培养基为:蔗糖100mg/L+硼酸30mg/L,花粉萌发率可达26.7%,比对照提高3.9倍。贮藏花粉的最佳条件为-80℃,耐贮藏力长达30d,25d后萌发率达到8.8%。[结论]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紫叶李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超低温是贮藏紫叶李花粉的最佳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配方培养基及贮藏条件对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效果的影响,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活力鉴定、人工辅助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花瓣刚好完全展开大果型黄百香果花朵的花粉,采用L_(25)(5~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宜其离体培养的蔗糖、硼酸、硝酸钙浓度及pH;利用最适宜花粉离体培养基,开展花朵不同采样时间、花粉离体贮藏湿度和温度对花粉活力影响试验,确定适宜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离体贮藏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萌发率的因素排序为硝酸钙蔗糖硼酸pH,确定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培养基pH 5.0。在最适培养基中,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为85.55%;于11:30—17:30采集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均在80.00%以上,其中,开花后3 h(16:30)花粉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除13:30和15:30外的其他时间采集花粉的萌发率(P0.05,下同)。花粉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平铺在硫磺纸上自然风干处理3~48 h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段密封于离心管中常温贮藏和平铺在硫磺纸上置于干燥器中贮藏处理,其中在硫磺纸上自然风干贮藏48 h的花粉萌发率仍达34.28%;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中4℃贮藏24 h的花粉萌发率为61.49%,显著高于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中-20℃贮藏24 h的花粉萌发率(55.22%)。【结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及pH 5.0;当天采集花朵的花粉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4℃贮藏其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柳树品种花粉贮藏的适宜条件及最适离体培养基,以粉枝柳、黄花柳、旱柳3种柳树花粉为试验材料,采集新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以筛选适宜培养基,并将花粉分别置于室温20~25、4、-5、-20℃条件下干燥贮藏后,通过测定花粉萌发率,筛选适宜的贮藏条件。结果显示:粉枝柳和旱柳花粉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情况较好,黄花柳则在50 g/L蔗糖+100 mg/L硼酸中萌发率较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贮藏温度越低,3种柳树花粉贮藏效果越好。在-20℃干燥情况下,3种柳树花粉贮藏60 d后仍可保持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分别为粉枝柳42.6%,旱柳39.5%,黄花柳29.5%;而室温条件下贮藏12~15 d基本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5.
为给毛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的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毛杜鹃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人工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不同浓度组合及培养时间对毛杜鹃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则起抑制作用,毛杜鹃花粉萌发的最适组合为100mg.L-1蔗糖和10mg.L-1硼酸,培养7h后花粉萌发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6.
以大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excell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及CaCl2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其四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CaCl2及3因子交互效应对大喇叭杜鹃的四合花粉萌发率、单花粉粒萌发数量及单花粉粒花粉管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最适蔗糖、硼酸和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80g/L、100mg/L、80mg/L;正交试验的最佳配方组合是:80g/L蔗糖+50mg/L H3BO3+40mg/L CaCl2。  相似文献   

7.
以早开堇菜新鲜花粉为试材,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表观形态,采用双重二因素试验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筛选最佳的贮藏方法,并探讨花粉形态结构与花粉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280 g/L蔗糖和240 mg/L硼酸的条件下花粉萌发率最高,为72.29%;在90 mg/L GA_3和200 mg/L Ca(NO_3)_2的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峰值为82.48%。确定花粉离体培养最佳的培养基为:蔗糖280 g/L、GA_3 90 mg/L、Ca(NO_3)_2 200 mg/L、硼酸240 mg/L。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同时间内贮藏温度越低花粉萌发率越高,早开堇菜花粉最佳的贮藏的条件为-80℃;花粉形态与其萌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风信子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液体培养法对风信子3个品种花粉萌发进行培养基和培养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3个品种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和温度分别为:安娜.玛丽,蔗糖100 g/L+硼酸20 mg/L+氯化钙30 mg/L,15℃;阿姆斯特丹,蔗糖100 g/L+硼酸20 mg/L+氯化钙30 mg/L,20℃;奥斯塔,蔗糖100 g/L+硼酸30 mg/L+氯化钙30 mg/L,25℃。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思茅松花粉活力研究,为思茅松杂交育种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思茅松花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思茅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内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花粉生活力测定最适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用量分别为10%、100 mg/L和100 mg/L;正交试验中蔗糖对思茅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最佳配方组合为10%蔗糖+3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结论】获得了适宜思茅松花粉活力检测的离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以蟹爪兰花粉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花粉采集方式、贮藏温度等对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蟹爪兰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为:200g/L蔗糖+20 mg/L硼酸+20 mg/L二氯化钙;20℃下蟹爪兰花粉萌发时间比较短,且萌发率较高;有花丝的花粉萌发较好,花粉管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