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脂大小蠹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红脂大小蠹在吕梁地区主要以老熟幼虫、成虫、少量蛹在油松根部越冬 ,1年发生 1代。主要以幼虫 ,其次是成虫取食韧皮部后 ,切断树木水分和养分通道而致树木死亡。越冬成虫于 5月中旬进入扬飞盛期 ,第一代成虫于 8月中旬进入扬飞盛期。以上两个阶段成虫钻出树皮在野外寻求新的寄主时 ,是防治的最佳时期。经试验 ,在树木基部 10~ 16cm周围的土层内挖 4个孔 ,孔深 2 0~30cm ,每孔内放 1~ 2片磷化铝片剂 ,用土掩埋踏实可熏杀根部害虫。  相似文献   

2.
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脂大小蠹在陕西省韩城市主要以成虫和3~4龄幼虫在油松根部越冬,以成虫越冬的每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越冬的每年l代。该虫的生活史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在海拔约840m的川道地区,各虫态的发生期均比海拔约1360m的高山地区约早1个月。由于温、湿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虫发育期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脂大小蠹这种虫害发生的特点,原因的分析,介绍了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技术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红脂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和云杉大小蠹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陕西省渭南地区的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秦巴林区的华山松大小蠹 (D. armandi)和祁连山林区的云杉大小蠹(D. micans)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大小蠹在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红脂大小蠹是目前危害油松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介绍了该虫对通辽市南部山区油松 林的危害现状,并分析了其对森林潜在的危险性,提出了防控红脂大小蠹扩散、蔓延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红脂大小蠹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脂大小蠹是危害油松的国内新记录种。该害虫在河北省内邱县行家峪林区1年发生1代或2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严重。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雄成虫鞘翅与腹部末端可摩擦发音。成虫主要危害距地面40cm以下的树干,雌成虫先侵入,后雄虫被诱来协同蛀孔。蛀道一般有上下2个或2个以上蛀孔,雄成虫与雌成虫交尾后多离去。雌成虫边蛀食边产卵,产卵后多死亡。成虫在5月和7~8月有2个扬飞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对红脂大小蠹的发生期与林间植物物候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编制出了红脂大小蠹发生期的物候关系表,以期为红脂大小蠹的测报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黄龙和子午岭林区采用连续取样调查,研究了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危害规律。结果显示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胸径20cm以上的油松;油松纯林危害大于油松与白桦、山杨、辽东栎以及灌木组成的混交林;下坡位、沟谷底部危害程度大于中、上坡位,半阳坡大于阴坡,阳坡被害最轻;林缘、路边危害大于林内。午岭林区海拔1 500m附近的油松林受害最重,黄龙山1 100~1 300m的油松林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红脂大小蠹在北京地区的发生与扩散规律,有效控制其在该地区的扩散蔓延,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引诱剂监测等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红脂大小蠹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监测。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门头沟地区仅为害油松且主要为害健康木,成虫发生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扬飞盛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其发生和扩散与该虫自身极强的飞翔能力及疫区和该地区频繁的运输往来关系极大。该研究结果为科学防控红脂大小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红脂大小蠹生物学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近年严重危害我国北方油松林的森林害虫。本文总结了5a来我国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和防治方法研究进展,建议在防治红脂大小蠹时,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扩散,加强天敌利用工作,大力发展信息素防治法,同时积极研究新的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玛可河林区红脂大小蠹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脂大小蠹的生活习性及在玛可河林区发生危害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红酯大小蠹害虫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红脂大小蠹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立木磷化铝熏蒸、树干喷药、药剂涂环、打孔注药、饵木诱杀等方法,对红脂大小蠹进行了化学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立木磷化铝熏蒸、打孔注药、树干喷药等方法防治效果平均在80以上,林内设置饵木可降低虫口数量28.3,药剂涂环防治效果较差.利用树虫一针净、40久效磷、40氧化乐果打孔注药后第10 d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尤其利用一针净不仅携带方便、药效持久,而且无药液的挥发和流失,在成虫或幼虫盛发期使用每厘米胸径2.5 mL的注入量可有效杀死侵入立木树干及根部的幼虫或成虫.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寄主挥发物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进一步了解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寻求更有效的手段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为害,通过林间诱捕试验,探索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以及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的剂量效应。同时,在植物源信息素3-蒈烯中加入不同剂量马鞭草烯酮,测试不同配方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5∶100时,马鞭草烯酮能显著提高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作用,诱捕量增加88.6%±39.2%;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1∶100,0.2∶100,1.0∶100时,马鞭草烯酮对提高3-蒈烯的引诱效果有一定作用;而当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达到1.5∶100时,诱捕量减少70.5%±11.3%,马鞭草烯酮产生了驱避作用。此外,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1∶1等体积混合后,在林间没有引诱到红脂大小蠹。说明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存在剂量效应,在一定低剂量范围内能增加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起协同增效作用;当马鞭草烯酮剂量超过一定的阈值,会严重干扰红脂大小蠹对寄主挥发物3-蒈烯的趋性,对红脂大小蠹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马鞭草烯酮可作为驱避剂以及植物源引诱剂的增效剂应用于红脂大小蠹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以关帝山次生林区森林交错带群落为研究对象, 运用Excel软件, 对森林交错带群落林木年龄结构做直方图, 并用多项式模型对群落内各树种的年龄结构进行拟合, 根据结构分析, 研究了各交错带群落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地区的森林交错带群落可分别处于群落演替的前期、中前期、中期、中后期、后期5个阶段。在整个演替过程中, 交错带群落内各树种的年龄结构变化不相同, 分别表现出同龄和异龄结构特征。对群落年龄结构绘制直方图, 用多项式模型拟合后, 落叶松、白桦和山杨的年龄曲线依次为反J型、正态分布型和右偏正态分布型3种, 云杉的年龄曲线变化依次为反J型和右偏双峰态分布型2种。交错带群落内各树种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由各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自然稀疏过程和树种的迁入过程决定, 此外, 自然和人为干扰也是引起各树种年龄结构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信息素防治红脂大小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大小蠹类植物性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成虫进行诱杀效果和最大引诱距离试验。结果表明,该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有效诱捕距离不超过400 m;应用诱捕器诱杀后,林地红脂大小蠹平均侵入孔数下降77.1%;该引诱剂可用于对红脂大小蠹的监测和诱杀防治。  相似文献   

16.
营林技术措施对红脂大小蠹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停止割脂、封山育林、抚育管理、降低油松在林分中的比率4种营林技术措施对控制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止割脂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42.72%、株均虫口减少49.37%,封山育林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78.68%、株均虫口减少54.89%,抚育措施对该虫的危害影响较小;混交林与纯林比较,当油松在林分结构中的比例低于40%时,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5.91%~26.27%、株均虫口平均减少6.44%~34.62%。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837-1840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北方油松林的毁灭性害虫。为了解该虫在太行山区发生规律,在山西省晋城市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晋城市一年1代或两年3代,以幼虫和成虫在树干基部或树根越冬;成虫每年有2个活动高峰期,即5月上旬和7—8月;林分受害情况是林缘重于林内、阳坡重于阴坡、郁闭度小的重于郁闭度大的;容易入侵长势衰弱油松,而健康树木难以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