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培育中蜂强群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的前提,也是每个养蜂者的共同心愿。中蜂科学饲养后,虽然在维持强群的性状方面得到了一些改变,但仍然具有易分蜂、难维持强群的弱点。为了提高蜂群的单产,笔者在中蜂科学饲养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中蜂强群的培育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一、培育优质蜂王蜂群优良经济性状的遗传与父母群有密切的关系,群势的强弱又与蜂王的生理状况息息相关。中蜂强群的标准是:①八框足蜂不发生分蜂热;②蜂王日产卵量在1000粒以  相似文献   

2.
金前元 《蜜蜂杂志》2003,(12):13-14
在《蜜蜂杂志》 2 0 0 3年第 7期 1 6页《西蜂也有“工蜂移卵”育王的习性》 (以下简称为《习性》)一文中 ,作者认为 :王浆框空台基内的卵是工蜂所“移”。笔者认为其实不然 :《习性》一文所述情况 ,虽然蜂王是没有离开控产区 ,但在蜂群中除了蜂王有产卵能力外 ,还存在着大量有产卵潜力的工蜂 ;只不过在正常的蜂群里 ,工蜂的这种产卵行为受到“蜂王物质”的抑制而已。中蜂群中发生的“工蜂移卵”现象 ,我认为不应该是“移卵” ,而应是工蜂“产卵”。因为中蜂群失王后 ,容易引起工蜂产卵 ;当蜂群内蜂王质量差、衰老而造成“蜂王物质”不足时 …  相似文献   

3.
蜂王的产卵量与蜂群的群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个产卵量高的蜂王能够維持較大的群势。长时期以来对中蜂蜂王产卵量問題还缺乏統一的認識。为了明确中蜂蜂王的产卵能力,有不少养蜂同志进行了观察。如解景戎(1948年)認为中蜂蜂王的产卵量平均一般是:每日产卵600—900粒。1955年4月在紫云英流蜜期,他对飼养在从化式蜂箱中的枣紅色  相似文献   

4.
“养蜂在于养王”,优质蜂王是蜂群迅速发展、维持强大群势、提高蜂群生产能力及养蜂综合效益的保证。了解、掌握及运用蜂王生物学特性中的有关数据,在蜂群管理及育种选种等方面做到胸中有数、管之有方、防患有策、计划有据,这对于培育优质蜂王和科学养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蜂蜂王卵巢中卵小管数大约为226条,比意蜂少,产卵量只有意蜂产卵量的1/2稍多;但中蜂王产卵单重明显大于意蜂。蜂王胸高约为4.4mm,蜂王初生重平均为186.6mg,产卵蜂王重239mg,中蜂蜂王一般活4~5a(年),2a后产卵量开始下降;生产上一般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定地养中蜂分蜂做法1.早保温,早饲喂,早造王台5~8框的越冬蜂群,每框都有1斤半以上的封盖蜜和花粉,野外没有开花植物时,蜂王不会产卵。如果当地养中蜂的不多,想要发展中蜂,在油菜开花前十几天,蜂群有进粉,给蜂群保温,饲喂蜂蜜、花粉,蜂王就产卵,十几天喂3~5次,份量不必多,是奖饲,不是补助饲喂。到2月底,强群有雄蜂蛹、7~10个王台,可把这群的老王、王台清除,人工造王台,强群无王无王台,人工造王台工蜂会哺育。人工造王台需要知道新王出房的时间,隔7天造1批王台。春繁期,每群中蜂都换上新王。  相似文献   

6.
吴晓玲 《蜜蜂杂志》2003,(10):41-41
现将我们多年来饲养中蜂的关键性技术总结如下 ,供中蜂饲养者参考。1 养好中蜂必须有优良的蜂王根据我们多年对中蜂的饲养观察 ,中蜂王以春夏之交自然分蜂群的自然王台质量最好 ,表现为王台粗大 ,台壳厚 ,蜂王出房后王台内剩余王浆多 ,蜂王体大健壮。在正常气候条件下 ,蜂王出房后 7~ 9天开始产卵 ,而且产卵力强 ,一般可保持 2年的旺盛产卵力 ;夏秋季育成的新王要 1 1天后才开始产卵。2 养好中蜂必须有优质的巢脾中蜂虽然无巢础或加巢础条也可造脾 ,但造脾不易满框 ,不平整 ,铁线不易造在脾的中间 ,群势稍大的蜂群雄蜂房成片 ,严重影响蜂…  相似文献   

7.
对三种自制的用于蜂王浆机械化生产的产卵用特种巢脾进行了测试,在不同的蜂群群势,奖励饲喂时间和多王技术条件下对吸引蜂王的产卵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自制六角形巢房的巢脾较另两种圆筒形巢房巢脾对蜂王更具吸引力;(2)采用5足框的蜂群作为产卵群,并在插入自制六角形巢房巢脾的前2d,可获得较高的产卵量;(3)采用2只蜂王产卵可在6h内基本产满特种巢脾,从而获得日龄基本一致的卵或幼虫.  相似文献   

8.
养蜂杂谈     
《中国蜂业》2015,(6):28-29
<正>一、蜂群加脾加脾是蜂群管理的常规工作之一,那么,加脾的依据是什么呢?1.根据蜂王产卵力蜂王的日产卵量在2000粒以上,由于受自然条件(气温、蜜粉源)和蜂群自身条件的影响不同阶段产卵量多少不一样。外界条件温暖、蜜粉充足时蜂王产卵进入高峰,为保证蜂王有足够的产卵空间应及时加脾。2.工蜂饲喂能力春季蜂群更替阶段,由于越冬蜂生理机能衰退,饲喂能力低,每只工蜂只能哺育1.1只幼虫,要集中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性程度较高的昆虫群体(如蜜蜂,蚂蚁,白蚁)中,一部分雌性完全成了产卵的机器,而另一部分雌性则部分或完全丧失了产卵力.例如,蜂王在产卵高峰期日产卵量可达1500粒以上,如果按每条卵巢管3~5小时排一个成熟卵计算,蜂王至少每条卵原区每天有5个卵泡进入生长阶段,而工蜂一般只在蜂群异常(如失王)时才会产卵.  相似文献   

10.
我们开始有中蜂10群,群势4~5框,老脾多,蜂王老幼不一,贮蜜不多。因春蜜中断,一个5框群逃跑了。当时,我们采取相互调剂的办法,结果反使蜂群群势减弱,蜂王产卵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我饲养中蜂 1 6年 ,深感分蜂热是成功饲养中蜂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探索 ,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得出解除中蜂分蜂热的办法 ,归纳起来有下列 4个方面。1 选育优质蜂王 ,淘汰劣质蜂王是解决分蜂热的关键a.要选好育王群 :养蜂者在生产过程中要认真筛选出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 ,无病害的蜂群作为育王群 ,这样才能育出好的蜂王。b.要选蜂王的产卵能力 :蜂王的职能就是产卵 ,要看子脾大而整齐 ,很少产未受精卵 ,同时日产卵在 80 0粒以上 ,这样的蜂王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c.要选个体粗大 ,特征、色泽一致 ,屁股尖的蜂王 ,这…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专家指出,蜂王体重越大,卵巢管数量就越多;处女王交尾的日程越短,产卵时间就越早;蜂王产卵量越大,封盖子脾面积就越大;新蜂王个体越大,也就越容易被蜂群接受。因此,蜂王的初生重可作为蜂王质量的重要指标。什么时候的初生蜂王最重呢?专家们将四季中蜂"初生王"作比较,体重最轻的是早春,很难突破190mg,到春末夏初能达到优质蜂王重量标准220 mg。为什么早春处女王初生重最轻呢?蜂王初生重随着季节呈现明显变化,与外界温度、降水量、蜜粉源和蜂群群势等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中蜂一般经过越冬后群势尚小,弱群成年蜂喜欢1525℃温度,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13.
用双王同巢来产卵,理由是两只蜂王产卵总比一只蜂王产卵多。卵多蜂就多,蜂多蜂产品就多。事实上蜂群体积有限度,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巢房里产下两粒卵的现象。到了越冬或早春蜂群自然繁殖期,就有一只蜂王自动爬出箱外,群内只留一只蜂王,仍然恢复到蜂群自然繁殖时的一群蜂只有一只蜂  相似文献   

14.
<正>工蜂产卵是养中蜂经常遇到的事,发现工蜂产卵后,当务之急是挽救失王的蜂群。挽救失王蜂群的方法有多种,本文简单介绍在没有备用蜂王和(或)现成王台的情况下,如何用急造王台的方法救蜂群。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试验发现,工蜂在产卵前,受"蜂王素"的制约,卵巢不能发育,体内无能力产生卵,整天忙于外出采集等群体的工作。一旦蜂  相似文献   

15.
<正>中蜂一旦失王,容易出现工蜂产卵。因此,养中蜂育王是关键。中蜂蜂王宜选择枣红色王蜂群作为种群,蜂王健壮才能保持最好的产卵能力,蜂王只能用一年,及时换王十分有必要。换王要采用有王群育王,具体做法是:一、淘汰劣王在选定的育王群中把左右两区隔堵板纱网的封纸撕开,让群味混合,两蜂王选优去劣,合并成1群。二、移虫育王用纱网隔堵板将老王隔在副区,5个小时后移虫,将育王框放在主区的2框幼虫脾中间,每次育王20只。  相似文献   

16.
中蜂蜂王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活框饲养技术推广后,若不注意在人工育王中将中蜂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结合起来,就会造成育出的蜂王品质低劣,蜂群的群势越养越弱,病虫害滋生,产蜜量低,严重影响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才能将人工选择与中蜂的自然选择结合起来呢?下面就培育优质中蜂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蜂蜂王的产卵力比意蜂差,在一般情况下每昼夜仅能产卵七百颗左右,比意蜂低一倍以上。因此群势小、产蜜量低。为将中蜂养成较强大的群势,提高采蜜量,必须采取快速繁殖。春季蜂王从恢复正常产卵到第一个大流蜜期到来之前,是蜂群繁殖速度最快的时期。若在第一个主要蜜源之前能有一至二个辅助蜜粉源,对蜂群的繁殖是最有利的。因为这个时期的蜜粉源,足以刺激蜂王产卵和  相似文献   

18.
中蜂容易产生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即使采取控制措施,分蜂意念也很难消失。因此,饲养中蜂要预防分蜂热,而不要等到产生分蜂热以后再去处理。预防分蜂热就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始终保持蜂王产卵量在群势要求的范围,我的具体措施是:1.选种育王:优良的产卵新蜂王对预防分蜂热有很大作用,因此,要选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蜂群做种群育王。为了育出优质蜂王,应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切忌急造王台育王。在春季,可提早补助几个蜂群,促使这些蜂群产生分蜂热用自然王台  相似文献   

19.
<蜜蜂杂志>2006年第10期陈意柯报道:有<九万只蜜蜂"扎寨"民宅>.可信吗?据一般养中蜂的有关理论确有质疑.因为中蜂蜂王产卵每天在1000粒左右,而工蜂平均寿命(指成蜂后)在40天左右.按此推算中蜂蜂群最强也只有4万只蜂左右,距9万只相差一倍多,似不可信.  相似文献   

20.
下启昌 《蜜蜂杂志》2007,27(4):23-23
<蜜蜂杂志>2006年第10期陈意柯报道:有<九万只蜜蜂"扎寨"民宅>.可信吗?据一般养中蜂的有关理论确有质疑.因为中蜂蜂王产卵每天在1000粒左右,而工蜂平均寿命(指成蜂后)在40天左右.按此推算中蜂蜂群最强也只有4万只蜂左右,距9万只相差一倍多,似不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