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的委托,北京农业大学王象坤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主持人)于1994年7月18日在北京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了河南贾湖稻作遗存发现的学术讨论会,特邀贾湖遗址发掘主持人稻作遗存的发现者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张居中副研究员及贾湖炭化稻米的发现者徐州师范大学陈报章副教授作  相似文献   

2.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的委托,北京农业大学王象坤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主持人)于1994年7月18日在北京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了河南贾湖稻作遗存发现的学术讨论会,特邀贾湖遗址发掘主持人稻作遗存的发现者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张居中副研究员及贾湖炭化稻米的发现者徐州师范大学陈报章副教授作  相似文献   

3.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八千年前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古文化生态学研究(摘要)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陈报章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样品中发现了大量水稻硅酸体(phytolith)和炭化稻米。水稻扇形硅酸体和颖壳硅酸体及炭化稻米的形态学研究表明,贾湖古稻多数为栽培粳与...  相似文献   

4.
中国栽培稻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对河南贾湖遗址发现8000年前栽培稻遗存的思考徐州师范大学陈报章水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栽培稻(O-ryzasativaL.)起源与演化是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迄今未解决的重要基础理...  相似文献   

5.
6.
近十年来,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发展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从过去偏重于种植业,转为重视农林牧渔等各业的综合发展;从只注意经济效益、开始重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从滥用农业自然资源,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从只重视单项技术,开始重视技术的综合应用和配套组装等等。初步形成一批适合于半干旱地区、低洼水乡、江河湖海、丘陵山地等不同条件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生态户、生态联合体、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农场、生态县的建设也有了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彭头山史前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崇安 《农业考古》1991,(1):178-180,194
湖南澧县彭头山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被誉为1989年中国的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因为它再次证明了华南地区存在有早于中原裴李岗诸文化的新石器早期遗存。对于农业考古来说,彭头山文化遗存的碳14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结果,那更是一次不容忽视的重大发现!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经体视显微镜观察,是夹杂在大量的陶片层内,其中有稻谷和稻壳,它们在当时显然是作为一种陶器的羼和料而被使用的。由于这些稻谷和稻壳已全部炭化,作为粒型观察的标本其形态已  相似文献   

8.
郭辉东 《农业考古》2005,(1):166-166
近20年来的考古发现一再表明,湖南是世界稻作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在湖南省境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稻作文化遗址的发现,时间最早的达12500年,地域分布之广,时间跨度之大,在国内外是仅见的。可以说,从远古时代先民开始至今,在湖南21.8万平方公里的三湘大地,绘就了一幅巨大的稻作文化遗存的历史长卷。这幅长卷由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1983年6月9日,杨赤宇、许华英、杨正修、徐旭等,在湖口县文物普查中,于文桥乡境内发 现了城墩坂遗址。此后,石钟山文物管理所所长杨赤宇和黄勇,又先后会同江西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和,副所长、副研究员刘诗中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实地考查,确认为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一、地理环境城墩坂遗址,位于江西省湖口县城双钟镇南15公里的文桥乡饶大屋村后的丘陵台地上。北临 黄河港,南面毕堰港,两水汇流于遗址的西北角,经文桥镇西去,沿着汉晋时期的古彭泽城 址南面,由江桥乡境流进南北港湖,然后注入鄱阳湖。遗…  相似文献   

10.
1、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于1985.5.13—21日在中国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领导下,由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①加强科技情报的交流,增进中国和世界上科学家的合作和友谊;②研讨当前土壤和水管理以及改良盐渍土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确定新的研究方向。2、大会名誉主席是中国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主席是农牧渔业部科技委员会付主任臧  相似文献   

11.
三门峡南交口遗址仰韶文化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交口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南交口村西,西距市区约7公里,地处青龙涧河及其一支流交汇东南,分布于河南岸黄土台地上,地理座标为东经111°16′,北纬34°43′,海拔475.2—539.2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洛阳至三门峡高速公路的修建,于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遗址面积约1400平方米,从中获得了仰韶文化早期、中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等较丰富的遗迹与实物标本。其中遗址东部主要为仰韶中期文化遗存,分布于自河岸第一至第二十层梯田上。在遗址发掘中,每个遗迹单位均定量采集…  相似文献   

12.
贵州中水遗址近年来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谷遗存,它们与临省发现的稻谷品种不同,可能是属于适合当地高原环境、在本土生长的稻谷品种。贵州出土的早期农具中,石刀和杵臼的数量较多:其中石刀类型多样,是主要的谷物收割工具;杵臼形制简单,是主要的谷物脱壳工具。岜沙苗族人的现代生活场景是古代谷物收割、加工方式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3.
除本刊已刊登的之外,学术讨论会还收到以下论文或摘要:温度在HPGM卫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摘要)“···……贫浩华元生朝张自国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及应用的研究(摘要)··········································…… ·················,·····················……刘宜柏贫浩华烧治祥孙义伟黄英金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1.光敏核不育水稻在杭州(30’05‘N)自然条件 一「的育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15.
(本刊讯)由中国先秦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先秦史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四次年会于今年11月6日至14日在河南开封——淮阳——郑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先秦史研究的专家学者150多人。会议就中国文明的起源、周代的变法改革及其他重要历史问题进行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取得很大收获。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河南淮阳平粮台和开封大梁古城遗址,并就他们的历史地位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受寒冷气候影响,前仰韶文化结束至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1000年间,西汉水上游考古学文化出现断层。半坡类型晚期至仰韶文化晚期,气候温暖湿润,加上仰韶中期以来水稻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和食盐贸易的发展,西汉水上游考古学文化连续发展,至仰韶文化晚期,聚落分布密度达到同时期陇山以西最大值。龙山文化早期,气候寒冷干燥,旱灾频发,新石器文化迅速衰落,来自陇山以东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泾河上游的常山下层文化乘虚而入,并以盐官镇为界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齐家文化时期,虽然气候重归温暖湿润,但由于西汉水上游所处的秦岭山地地势陡峻、森林茂密,限制了"锄耕"农业和畜牧经济的发展,以及食盐争夺引发的战争和社会动荡,使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强度远没有恢复到仰韶晚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盛丹平  郑云飞  蒋乐平 《农业考古》2006,(1):30-32,F0002
上山遗址坐落在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浦江县位于浦阳江——钱塘江支流——上游。县域的河谷地带是浙中盆地的组成部分,海拔约50米,地势相对平缓。上山是盆地中的一座小山丘,同样的小山丘在附近还有多处,现多平整为耕地。相对高度一般在3-5米间。2000年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县博物馆在浦阳江上游地区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遗址被发现。  相似文献   

18.
红水河流域壮族崇拜多神。诸如天地龙王,山川巨石,古木花草,鸟兽虫鱼,三界,祖先师圣等,都被立为神,敬仰而膜拜。但其中最突出的最独特的是对蚂(虫另)(青蛙)的崇拜。  相似文献   

19.
全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月25日至8月2日在京召开,28个单位、5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篇,研究年度报告17篇。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反映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工作的新高度和新水平。在广度上,从农艺性状到品质性状,从高产半矮秆杂种小麦的培育到杂种小麦最适宜密度的研究,从化学杀雄到新三系选育;在深度上,从地下部根系测定到地上部花药显微观察,从育性恢复的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大会于1979年11月14~20日在杭州举行,同时举行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农业工程学学科组的成员,确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代表,有国务院七个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局和部分农机局、农垦局、畜牧局、水利局的代表,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出版、电影单位的代表共220人。代表中有老专家、老教授,也有中青年科技人员,还有热心于农业工程科技事业的领导干部和科研干部,科技人员占70%。农业部付部长、国家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