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天目琼花的光合机构功能及其干旱逆境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室外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天目琼花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天目琼花的蒸腾速率日进程曲线由双峰变成单峰,净光合速率、Fv/Fm日进程曲线由低谷变成深谷,电子传递效率大幅降低,PSⅡ反应中心关闭。在供水处理Ⅱ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叶片Car含量有所升高,热耗散能力明显增强,说明天目琼花能够对干旱胁迫做出积极响应;而在供水处理Ⅲ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叶片气孔关闭,Car含量大幅下降,热耗散能力达到饱和,不能对对干旱胁迫做出积极响应,说明叶片的光合机构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光损伤。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2种丁香属植物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的1年生、2年生、3年生离体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骤降低温处理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2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分析了这2种生理指标与暴马丁香和紫丁香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可溶性糖含量单一指标来看,抗寒能力大小为:暴马丁香3年生枝>暴马丁香1年生枝>暴马丁香2年生枝;紫丁香3年生枝>紫丁香2年生枝>紫丁香1年生枝;暴马丁香1年生枝>紫丁香1年生枝;紫丁香2年生枝>暴马丁香2年生枝;紫丁香3年生枝>暴马丁香3年生枝。从CAT活性这一单一指标来看,抗寒能力大小为:紫丁香>暴马丁香;3年生枝>2年生枝>1年生枝。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几种无核葡萄品种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低温处理4个无核葡萄品种和中国野生葡萄山葡萄。结果表明,经过5℃、0℃、-20℃温度,波尔莱特电解质渗出率值从28.65%上升到42.68%,增加了48.97%,电解质渗出率最高,抗寒性最弱;其次是无核白电解质渗出率值从26.61%上升到31.65%,增加了18.94%,电解质渗出率高,抗寒性较弱。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低温处理基本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在-40℃低温下,各葡萄品种枝条组织的细胞膜遭受的损伤较大。4种无核葡萄品种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值均超过50%,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达到了最高,不同品种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4.
天目琼花果实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离子发射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对天目琼花果实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天目琼花的开发利用提供营养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三角叶杨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叶杨为柳科杨属植物,是美国特有的黑杨树种。引入我国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生长速度是普通杨树的2-3倍,侧枝细而少,终身不修枝,从第1年起每年能长高4~6米,地径每年生长5~6厘米。经国家有关实验室的分析,三角叶杨植物的技术力学性(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能力)与国内的107、意杨、欧美杨等十几种速生杨相当或更好,是制造胶合板、纸张和住房框架的好材料,抗旱、抗风、高抗病虫害,是营造防护林和园林绿化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花叶芥菜生理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叶芥菜(Brassica juncea)为材料,通过沙培法试验,设置不同的镉(Cd2 )水平(CK:0mg·kg-1,T1:10mg·kg-1,T2:20mg·kg-1,T3:30mg·kg-1,T4:40mg·kg-1),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花叶芥菜生理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花叶芥菜的质膜透性(MP)增加幅度较小;蛋白质(Pr)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递增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但在镉水平为20mg·kg-1时出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7.
持续低温胁迫对红叶石楠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低温胁迫(温度和胁迫处理时间)对1 a生红叶石楠优良品种鲁宾斯(Photinia glabra var.Rubens)盆栽扦插苗叶片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红叶石楠叶片组织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SOD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减少,细胞相对质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SOD酶活性在-5℃、-10℃处理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先升后降,-15℃处理SOD酶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均小于对照。-5℃处理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与对照(T0)差异不显著;-10℃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胁迫处理24 h达到显著性水平,SOD酶活性胁迫处理48 h时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俄罗斯大果沙棘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低温条件下,沙棘抗寒生理指标变化及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俄罗斯大果沙棘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30~-10℃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沙棘在低温条件下,枝条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较小,丙二醛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温度的降低,沙棘枝条中保护酶活性增强。[结论]沙棘应对低温能力较强,通过各生理指标调节系统稳定,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抗寒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安徽农学通报》2014,(12):21-22,68
以龙稻5、龙稻13、中龙香粳1号和东农420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低温胁迫后其幼苗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和电导率3个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品种的水稻各个指标的含量变化不同。低温胁迫对实验材料影响较大,龙稻5耐低温胁迫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8个豆梨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我国北方地区北美豆梨引种时的品种选择提供借鉴。【方法】以3年生8个品种豆梨及杜梨苗木的当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和-30℃)对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豆梨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豆梨相对电导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豆梨品种的低温伤害起始温度为-12.57~-20.36℃,可忍耐的最低温度为-33.95~-40.27℃,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为-25.61~-29.38℃。低温胁迫过程中,各品种豆梨SOD和POD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5℃时达到峰值;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三体杜梨秋火焰红塔。【结论】在我国杜梨天然分布区引种北美豆梨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和三体可安全越冬,而引种秋火焰和红塔则应注意在越冬期间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花叶锦带花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花叶锦带花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50 mg/L+IBA 0.05 mg/L,附加480 mg/L氨苄青霉素钠,可有效抑制内生菌的污染,抑菌率达93.3%;(2)适宜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0.50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达6.70,苗健壮,无玻璃化现象;(3)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 0.50 mg/L,生根率达98%,根系粗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因素对红王子锦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王子锦带叶片、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红王子锦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附加激素组合为NAA1.0 mg/L 6-BA3.0 mg/L时,愈伤质地紧实,颜色鲜艳,且伴有不定芽分化;以室内叶背面向上和幼嫩茎段纵切面向上接种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5%以上,生长良好;暗培养25 d后再进行光培养可以提高愈伤组织诱导速度和愈伤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对香樟幼树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香樟2年生幼树叶片进行0℃、-5℃、-10℃、-15℃、-20℃的低温胁迫处理后,通过测定叶片电解质外渗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判定香樟幼树的抗寒性.结果显示,香樟幼树受-10℃以下低温胁迫时其抗寒性较弱,说明北移的香樟幼树露地越冬期间气温低于-10℃时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对仁用杏几个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仁用杏抗寒性与膜透性、可溶性糖及膜脂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对低温胁迫下一窝蜂、优一和龙王帽3种仁用杏枝条的萌芽率、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及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供试的3种仁用杏品种中,一窝蜂的抗寒能力略强于优一,但显著大于龙王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仁用杏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上升,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相关不密切,不宜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汉中地区栽培的柑橘品种大红柑秋梢为试材,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源过氧化氢(H2O2)对低温(4 ℃)胁迫下大红柑叶片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缓解柑橘低温伤害的最佳H2O2处理浓度,并探讨外源H2O2处理对柑橘耐寒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大红柑叶片卷曲和叶片细胞膜伤害程度逐渐加重。0.1和1.0 mmol·L-1 H2O2处理均能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大红柑叶片卷曲和萎蔫,但1.0 mmol·L-1 H2O2比0.1 mmol·L-1 H2O2缓解低温胁迫对大红柑的伤害效果更为显著。1.0 mmol·L-1 H2O2显著降低叶片中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减轻叶片细胞中超氧阴离子(O.-2)和内源H2O2含量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降低低温对柑橘叶片细胞膜的伤害。较高浓度的外源H2O2不仅未起到缓解作用,反而产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是影响西南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西番莲不同品种在生理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它们在低温胁迫下适应性存在差别的原因,以2个品种及4个基因型的一年生西番莲扦插苗标准株为研究对象,常温下解剖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观察形态结构;并观察2个品种西番莲叶片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解剖结构,研究叶片形态结构与其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品种(平塘1号)及抗寒基因型(黔乡香1、2、3、4号)和不抗寒品种(紫香1号)的解剖结构只在叶片木质部维管束的形态构造上存在明显区别。不同梯度(5.0、2.5、0、-2.5 ℃)低温胁迫处理后,紫香1号的叶片在未受到冻害损伤前(-2.5 ℃处理下紫香1号叶片损伤明显),其长度、宽度和厚度均显著大于平塘1号;紫香1号未明显损伤的低温胁迫处理下,2个品种的蜡质层厚度十分接近,无显著性差异;2个品种的叶脉维管束长度及宽度无明显变化;紫香1号可承受的低温(5.0 ℃)处理下,2个品种叶脉厚度及栅栏组织长度无显著差异,但在紫香1号受冷害的低温(2.5 ℃)及更低的冻害温度(0 ℃和-2.5 ℃)下,平塘1号的叶脉厚度和栅栏组织长度极显著大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海绵组织厚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平塘1号的海绵组织厚度始终小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胁迫温度的不断降低,平塘1号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的增大比例大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组织结构疏松度在紫香1号明显受冻害前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受叶片本身大小及厚度影响,平塘1号的组织结构疏松度大于紫香1号。综上所述,抗寒性较强的平塘1号的叶片长、宽较小,叶片较薄而叶脉厚,栅/海比较高,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大;不抗寒品种紫香1号则反之。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和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巴西香蕉幼苗分别喷施0.3%壳聚糖、5 mol/L甜菜碱、0.3%壳聚糖5 mol/L甜菜碱后置于低温环境下培养24 h,研究了壳聚糖和甜菜碱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甜菜碱无论单剂处理还是混合处理均能有效增加低温胁迫下香焦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减少细胞膜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从而增加对细胞水分的束缚能力,减轻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香焦幼苗的抗寒能力.其中以0.3%壳聚糖与5 mol/L甜菜碱混合预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若干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从台湾省引进的 4个木亡果品种爱文、台农 1号、金煌、四季木亡果及我省本地土木亡在低温胁迫下叶片若干生理生化的变化 .结果表明 :木亡果受冻的临界低温因品种而异 ,为 - 2 - - 3℃ ,从台湾引进的 4个品种在 - 2℃经 6h即已受冻 .低温持续时间不同 ,木亡果受冻的临界低温也不同 ,本地土木亡 - 2℃经 18h与 - 3℃经 6h叶片的相对电渗率相同 .木亡果品种间耐寒性差异与叶片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以及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相关 ,土木亡上述诸项值均高于从台湾引进的 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舒茶早﹑乌牛早为材料,利用合肥地区冬季自然低温研究茶树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合肥地区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日平均气温先下降后上升,最低日平均气温2℃,最高18℃。茶树叶片电导率随气温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丙二醛含量波动较大,1月1日前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1月1日到1月20日呈上升的趋势,1月20日至3月28日又趋于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11月30日前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11月30日到第二年的4月26日,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秋季缓慢的降温对茶树起到了低温驯化的作用,增强了茶树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