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普通高校学生转专业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常态工作,并且转专业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华南农业大学5届学生的转专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各学院5年来的平均转出率、平均转入率、转入转出比等进行了分析,针对农林类专业率先提出"优冷学科"概念并进行概念解析。结合对普通高校在校生转专业原因的深层挖掘,提出改进高校招生工作,增强"优冷学科"吸引力,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完善高校转专业制度等高校转专业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高职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需要,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尽快出台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入学实施办法,出台涉农专业学生专项助学金政策,给予招收涉农专业学生院校项目支持,允许涉农专业学生自主招生,设立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该文从如何探索更加有效的涉农人才培养途径出发,阐述"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内涵,结合涉农专业的特点,对涉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构成耍素、教学实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具体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难一直困扰着设有涉农专业的中职院校。一方面国家需要具有涉农专业的应用性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不愿就读涉农专业、中职院校涉农专业招不到学生,解决由这两方面构成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围绕专业设置和师资状况这两个方面,以江西某中职院校为例进行分析,试找出影响中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的原因,以及各种举措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涉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的建设水平应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农业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立适应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激发企业参与农业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类专业的扶持力度等加强农业专业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以期提高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达到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涉农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为导向,以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物学为例,将"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在教学内容、方法、实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以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的科学思维理念、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培养和向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农专业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高职涉农专业的学生的创业压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而自主创业成为了当前高职涉农专业学生的一条重要出路.因此,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基于此,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创业困难的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对华中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200名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高。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主要受到选择专业的缘由、专业课程设置、实习次数、学习兴趣、专业的社会重要性判断、就业前景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批既懂专业技能又懂信息技术、农副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涉农专业中职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涉农工作的却很少,这是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为了解决涉农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以及涉农中职生不愿从事农业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中职生涉农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教学思想,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统计分析表明,目前独立学院存在专业设置高度集中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电气信息类5个二级类以及农林院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轻农林、重经管等问题。独立学院应根据校本部的学科专业优势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应以校本部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现有专业加以调整和改造,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亦应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林院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设置农学门类专业和涉农类专业。  相似文献   

11.
涉农专业对口就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的态度越积极、感知到获得的支持度越大、自我效能感越高、对环境阻碍因素的感知越强,对口就业的意愿越强烈。针对研究结论,对提高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意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以及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需要,是缓解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是涉农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一是优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二是加强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满足90后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个性化需求;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五是构建创业高校支持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涉农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成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3.
高校新生盲目要求转专业的闹剧,折射出我国专业认知教育的缺失。如何稳定新生专业思想,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高校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是关键。当下,虽然各个院系开展了专业思想教育,但存在诸多不足。要做好高校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应当加强专业认知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整合资源,建立新型导师制度,努力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家对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大力扶持,但起色不大;同时,所培养的涉农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农业工作,出现就业与农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在分析矛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改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全方位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两个方面重点发力,改善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家对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大力扶持,但起色不大;同时,所培养的涉农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农业工作,出现就业与农业人才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在分析矛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改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全方位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两个方面重点发力,改善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笔者首先解释了专业认同感的概念,分析了增强专业认同感对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态度改变理论和建立专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指出增强专业认同感应该遵循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规律,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增强专业认同感办法。结论是加强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应该充分发挥专业成功者的榜样作用,鼓励学生合理模仿;深化院系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学有成效;创新性地宣传专业优势与前景,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尊重人性与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长;注意沟通的时间、地点与情绪,避免抵触和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改革的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农业推广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涉农学生的推广意识与技术、更好地服务"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全国很多高校、多个涉农专业均开设了《农业推广学》课程,并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农业推广技术与管理人员。该文以涉农专业学生为例,谈谈高效学习《农业推广学》的必要性与主要途径,为提升农业推广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职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勇  邢承华  田晓军  罗军  胡繁荣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87-187,151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应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社会对涉农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高职教学的实践经验,对高职涉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技能培养途径、"双师"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应巧艳 《河南农业》2016,(11):149-150
当前尽管我国提出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但是涉农专业毕业生特别是女生的就业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涉农专业毕业女生就业中面临就业质量差、功利性强等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加强为涉农专业女生搭建就业平台,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20.
曹翔  李怡 《河南农业》2023,(33):34-35
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专创融合型人才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对高校涉农专业而言,构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培养目标的必要保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涉农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还存在实践方式落后、师资资源缺位、评价方式单一和文化氛围营造不足等问题,需从教育体系、实践体系、文化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构建涉农专业大学生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好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