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优势在碳汇造林中,乡土阔叶树种拥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的构建管理机制,通过集中整合管理维度与资源优势,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合理的配置模型,才能够切实将乡土阔叶树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这是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最大应用优势,能够从整体上提升碳汇造林的美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碳汇造林项目中乡土阔叶树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积极落实价值研究机制和管控模型,确保造林优势和环境管控维护机制的长效性。本文对乡土阔叶树种的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行了集中阐释,旨在为相关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土阔叶树是优质的森林资源,既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又是优良的景观、生态和防火树种。梅州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号召,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培育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以确保森林围城、森林景观和森林碳汇等重点工程建设。本文介绍了优良乡土阔叶树育苗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选择、苗木培育、适期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丰产造林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暴露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要重视生态建设。植树造林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碳汇造林就是对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的纵向延伸,是一种有特定要求和环境改善功能的造林活动。通过开展碳汇造林,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空气质量,尤其是温室效应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必须要加大碳汇造林的建设力度,扩大碳汇林的种植规模,不断地丰富碳汇造林的树种,提升碳汇造林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就主要针对乡土阔叶林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近自然林是实现我国人工林经营由数量上的扩张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林更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造林成活率低是影响当前社会营造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介绍了人工林炼山更新、不炼山更新及近自然林业、近自然恢复、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结果。在借鉴婺源县天然阔叶林天然更新、刨花楠天然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的更新方法,并以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栽植刨花楠近自然恢复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例,指出了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人工纯林向乡土珍贵阔叶树近自然林的转变提供了简易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的重视。广东省近年来碳汇林发展迅猛,通过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现状,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参与者分为经营主体和经营客体进行分析,指出广东省在碳汇林经营中具有以政府推动为主导、非政府组织高度参与、乡土阔叶树种为主、林地权属不清晰、监管多元化以及主要面向国内碳汇市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近自然林是实现我国人工林经营由数量上的扩张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1]-[6]。本文结合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林更新实践的经验教训,认为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造林成活率得不到保障,是影响当前社会营造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介绍人工林炼山更新、不炼山更新及近自然林业、近自然恢复、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研究结果,在借鉴婺源县天然阔叶林天然更新、刨花楠天然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的更新方法,并以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栽植刨花楠近自然恢复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例,分析指出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人工纯林向乡土珍贵阔叶树近自然林的转变,提供了简易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重庆璧山县铁围寨马尾松人工造林生态恢复中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角度对重庆市璧山县铁围寨马尾松人工造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造林并未形成马尾松纯林,而是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构成的多种类型针阔混交林;种类繁多的乡土物种使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2.305~3.145,生态优势度为0.063~0.151,均匀度为0.600~0.749;建群种马尾松种群的天然更新不良.有逐渐被本地阔叶树种取代的趋势。说明在亚热带地区马尾松不应作为唯一的造林树种,人工造林时要注重树种选择.乡土树种应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方阔叶树种米老排属金缕梅科壳菜果属,是南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珍贵乡土阔叶树种之一,具有速生、景观好等特点。阐述了米老排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介绍了其育苗造林技术,以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连山林场碳汇林造林设计为例,从碳汇林的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技术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技术措施,分析碳汇造林效益,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对碳汇林的建设实际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连山林场碳汇林造林设计为例,从碳汇林的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技术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技术措施,分析碳汇造林效益,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对碳汇林的建设实际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元宝林场营造的6个乡土阔叶树种与长白落叶松混交示范林的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栎通过人工植苗造林,成活率偏低;白桦、裂叶榆、色木槭、山桃稠李、接骨木等阔叶树种通过人工植苗造林是能够成活且长势良好,平均成活率、保存率均能够达到85%以上,尤以白桦、山桃稠李、接骨木表现最好,保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且生长稳定速生。但白桦、山桃稠李人工造林时均不适宜与落叶松行、带状混交,否则会造成落叶松被压,影响造林成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山西省吕梁山核桃楸的种质资源,经过优良林分、优良单株选择等试验在上庄林场选建母树林1000亩,并经山西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良种,为山西省乡土阔叶树造林选择提供了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推进广东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贯彻落实"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规范和强化广东省碳汇造林项目作业设计技术要求,运用恢复生态学和造林学的方法和理论,因地制宜、长远兼顾、适地适树,选用抗逆性强、稳定性好的优良乡土树种,针对目前的无立木林地,通过人工造林等营造林工程措施营建碳汇林。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碳储量,从而实现森林碳汇增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碳汇造林是应对气候变化而出现的一个生态公益林造林类型,通过对碳汇造林在用地的选择、树种的选择、造林模式、造林技术措施等环节分析,得出只有根据碳汇造林特殊目的、特殊要求,特殊经营方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使其达到碳汇功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蓟县春旱秋吊、降雨量集中在夏季的气候特点,研究应用了彩、阔叶树容器播种育苗夏季荒山造林技术.采用此项技术造林,不仅避开了恶劣的干旱季节,而且充分利用了夏季雨水充沛的气候条件,大大降低了造林成本,延长了阔叶树造林时间,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乡土树种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对策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辽西地区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海成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35-235,238
通过对《京都议定书》中涉及的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的概念分析,明确了碳汇项目即造林、再造林的概念、意义、实施的程序以及林区目前开展碳汇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国有林区碳汇项目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碳汇造林是减缓温室效应、促进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为使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科学可行的施工措施,避免项目施工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就碳汇造林项目主要施工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江实验林场碳汇林建设示范造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江实验林场碳汇林建设示范项目提出了造林设计,从碳汇林的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技术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技术措施,并对其项目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