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犁用近30年伊宁市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其日照时数年代、年际、季和月的变化特征,采用线性方法,找出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贵阳市太阳能资源,应用贵阳市1961-2010年太阳总辐射及日照资料对贵阳市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贵阳市1980-2010年30 a总辐射气候平均值为3 578 MJ/(m2·a),属于资源一般区;贵阳市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是3.9,属比较稳定型,全年日照时数≥6h的天数在63~166d,7月、8月和9月是贵阳市太阳能资源利用价值最高的月份. 相似文献
3.
4.
对近50年贵德县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与云量、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Mann-Kendall气候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贵德县年日照时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点(1963年)与谷点(1975年)相差可达357.5 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相应各月日照时数除4、5、11月呈微弱增加趋势外,其他各月均呈减少趋势;2~7月的日照时数与总云量变化极为一致,秋冬季日照时数与总云量变化相反;年降水量的谷值年份和日照时数的峰值年份一一对应,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陕西省榆林市12县(区)1969—2008年日照时数、云量等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各县(区)太阳辐射值,分析了全市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及太阳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太阳年辐射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差异,南北相差500 mJ/m2。在季节分布上,太阳辐射在春夏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榆林市年太阳辐射总量达到5 500~6 000 mJ/m2,是全国太阳能资源三级分布区之一,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发展清洁能源,对保持榆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近60年大连市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连市基准站1951~2009年日照时数统计资料,对近60年大连日照时数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气候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大连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率为-3.31 h/a,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峰值点(1978年)与谷点(2003年)相差681 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气候变化率分别为-1.18、-1.15、-0.91、-0.62 h/a;除3月份外,各月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10月的减少趋势较为显著,而3月份略有上升;日照百分率与总云量、相对湿度和大雾日数呈反相关;年日照时数在1983年附近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Mann-Kendall等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州12个站1964—2017年的年日照时数、季节日照时数进行了线性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州12个县年日照时数均呈一致减少的趋势,其中独山和罗甸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分别为-80.3987/10a、-75.116/10a;在突变检验中仅荔波、惠水年平均日照时数存在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分别为1982年和1989年。但其他县仍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另外,从空间分布来看,黔南州 54a 平均日照分布呈现西部、南部高, 东部、北部低的分布, 平均值在 1800~ 700h /a 左右; 最高值区域 (≥ 1800h /a ) 出现在罗甸, 最低日照值区域出现在贵定和都匀市的部分地区 (≤ 700h /a)。 相似文献
9.
10.
11.
利用塔额盆地4个常规气象台站1960—2009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塔额盆地日照时数的年平均变化、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规律,并通过Mann-Kendall法进行年平均日照时数变化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50年来,塔额盆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以2.9 h/10 a的气候倾向率波动式增加;日照时数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春、夏、秋季,尤其是春季最为明显;塔额盆地年平均日照时数存在2个突变点;日照时数与总云量、低云量及≥0.1 mm的降水日数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其中总云量与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熊岳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3~2010年熊岳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积距平法,分析熊岳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熊岳日照时数在20世纪60年代最多,90年代最少,且仅90年代日照时数低于气候标准值;年、季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以53.5 h/10a的速率减少;四季中夏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突变分析显示,熊岳日照时数在1971年附近发生突变,从气候多日照时段转变成少日照时段。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比较日照计与总辐射表在测量日照时数上存在的差异,通过对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2008~2009年间暗筒式日照计与总辐射表进行测量所得的日照时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种仪器测量所得的日照时数差异明显,总辐射表测量的日照总时数明显多于暗筒式日照计所测的,且二者的差值有明显的年、月、时的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总辐射表比暗筒式日照计有更高的灵敏度,相对暗筒式日照计而言,总辐射表测量的数据更客观,虽然测值有一定的差别,但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分析还发现,不同的天气条件也是导致两者差异的原因,一般晴好天气差别较少,多云天气差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技》2019,(19)
本文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Mann-Kendall等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州12个站1964—2017年的年日照时数、季日照时数进行了线性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州12个县年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独山和罗甸减少趋势最显著,分别为-80.398 7/10 a和-75.116/10 a;在突变检验中,仅荔波、惠水年平均日照时数存在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分别为1982年和1989年,但其他县仍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另外,从空间分布来看,黔南州54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呈现西部、南部高,东部、北部低的特点,年平均值为700~1 800 h;最高值(≥1 800 h)区域出现在罗甸,最低值(≤700 h)区域出现在贵定和都匀市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包头市太阳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应用包头市7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相关原理,计算了全市的太阳辐射资源、太阳能功率和光电转换,并对太阳能的利用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