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水杨酸对油桃雌蕊抗寒性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0℃低温下,用0、5、15、25、45和80mg/L的外源SA处理‘冀东1号’桃花,试验结果表明,0℃低温使‘冀东1号’桃花雌蕊形态恶变,电解质外渗率增强,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高。经5~80mg/L SA处理的桃花,雌蕊形态恶变减轻,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显著下降;5~25mg/L SA处理使SOD活性显著升高,但45~80mg/L SA处理使SOD活性显著下降;25mg/L SA处理使POD活性升高,其它处理使POD活性下降。试验研究认为,外源SA可以提高油桃花朵的抗寒性,以25mg/L外源SA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凤丹种子具有长的休眠期和典型的上胚轴休眠特性,运用不同方法处理凤丹种子,研究凤丹种子的萌发特性及贮藏特点。结果表明,3~5d清水浸泡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低浓度激素(GA3100~300mg/L、IAA100mg/L、6-BA100mg/L)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高浓度激素有抑制凤丹种子萌发的现象,用浓硫酸和温水处理时萌发率仅为14%和26%。凤丹种子室温存放和室温沙藏比冷藏处理在短期内能保持相对更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3.
GA3对于芹菜种子休眠打破及TDZ对芹菜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芹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萌发,生长,分化,生根,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收获1年的芹菜种子,用10 mg/L GA3浸泡12 h后,以0.1%HgCl2消毒90 s,再铺种于含10 mg/L GA3的MS中,6 d后萌发,在20℃下14 d后萌发率可达到70%以上,28℃时萌发率明显降低;以MS为基本培养基;1.0 mg/L BA 1.0 mg/L TDZ使其分化率达到100%,30 d后平分化数达到5个;单独使用TDZ时,1.0 mg/L TDZ的综合效果最好;0.01mg/L NAA下根的诱导率是100%,14 d后平均生根数达到7.2。培养条件以20℃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芹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萌发,生长,分化,生根,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收获1年的芹菜种子,用10 mg/L GA3浸泡12 h后,以0.1%HgCl2消毒90 s,再铺种于含10 mg/L GA3的MS中,6 d后萌发,在20℃下14 d后萌发率可达到70%以上,28℃时萌发率明显降低;以MS为基本培养基;1.0 mg/L BA+1.0 mg/L TDZ使其分化率达到100%,30 d后平分化数达到5个;单独使用TDZ时,1.0 mg/L TDZ的综合效果最好;0.01mg/L NAA下根的诱导率是100%,14 d后平均生根数达到7.2。培养条件以20℃为宜。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ε-聚赖氨酸(ε-PL)对金瓜贮藏期间质构特性及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ε-PL(0、50、100、200、400、800 mg/L)浸泡处理崇金2号金瓜,然后置于(13±2)℃、相对湿度50%±5%的冷库中贮藏,并通过腐烂率、瓜皮、瓜肉和瓜丝的质构特性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化分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ε-PL处理可有效降低金瓜采后腐烂率,保持质构特性和营养品质。贮藏180 d期间,50 mg/L和100 mg/L ε-PL组的腐烂率显著低于CK组(P<0.05),200 mg/L、400 mg/L和800 mg/L ε-PL组无腐烂金瓜。其中,100 mg/L组瓜皮色泽相对保持较好,且延缓了瓜皮、瓜肉和瓜丝硬度的下降,保持了瓜皮和瓜肉的脆性及瓜丝咀嚼性和蓬松度,降低了细胞壁组分纤维素的降解速率,食用品质良好且营养价值较高。因此,100 mg/L的ε-PL处理对金瓜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病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黄酮物质,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生长、抗病效果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表现为各浓度(0.25,0.5,1,2,4 g/L)下均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4 g/L苦参黄酮处理,菌丝抑制率达到93.08%.在治疗处理中,连续施用60 mg/L苦参黄酮效果最好,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7.79%,71.55%,48.20%,123.80%,151.48%,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对照降低了60.43%和40.57%.在预防处理中,各浓度处理均提高了黄瓜植株的抗病性,其中以80 g/L处理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体试验测定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毒力发现,在烯酰吗啉与百菌清11个不同复配组合中,最佳配比为1∶11,其对抑制辣椒疫霉菌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54,2.37,1.86,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以1∶9和11∶1复配时,分别对抑制游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也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59,1.50;采用小株喷雾法测定了烯酰吗啉与百菌清的两种复配组合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和持效期。复配比例为11∶1时,10,5,1mg/L3个浓度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单剂处理,并且在用药后第14天时,10mg/L相对防效依旧高达67.50%,用药间隔期可达14d;复配比例为1∶11时,10mg/L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显著高于烯酰吗啉相同浓度处理,持效期也延长2~3d;与百菌清相同浓度相比,其预防效果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铬对玉米和黄瓜籽粒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玉米和黄瓜对铬耐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和黄瓜发芽势、发芽率、胁迫率、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叶绿素含量在低铬浓度(0.5、1、5 m/L)下呈上升趋势,当铬浓度达到10mg/L时,玉米和黄瓜种子发芽率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且对根的抑制作用比芽明显.玉米在铬浓度为5 mg/L时毒害已发生,活力指数下降较缓慢;而黄瓜在铬浓度为10mg/L时才发生毒害,且活力指数下降较快,玉米较黄瓜表现出一定的耐受力.0.5 mg/L的铬浓度处理,玉米幼苗的早期生长最为明显,而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最为明显的铬浓度为1 mg/L.低浓度的铬使玉米和黄瓜的叶绿素a、b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当铬浓度达到20mg/L时,玉米和黄瓜的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直至减半,且叶绿素a比叶绿素b含量下降快.  相似文献   

9.
采用雾培栽培方式,研究营养液中添加0(CK)、2、4、8、16 mmol/L 5种不同浓度的HCO3–处理对黄瓜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较低浓度2、4 mmol/L HCO3–处理,能够提高黄瓜株高、茎粗和植株干重,促进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和产量。2 mmol/L HCO3–处理黄瓜株高、茎粗、植株干重最高,4 mmol/L HCO3–处理黄瓜产量、光合作用最高,产量高于CK达16.44%;8、16 mmol/L 较高浓度HCO3–处理使黄瓜作物株高、茎粗、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VC和硝酸盐含量升高。说明向营养液中添加较低浓度的HCO3–处理有利于黄瓜作物的生长,较高浓度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为调控盆栽康乃馨切花的生长发育,提高观赏品质,采用温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摘心等方法对盆栽康乃馨切花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调控。结果表明:摘心起到很好的矮化作用,伸长量明显降低,同时分枝数增多、花期推后,开花期与对照相比,一次摘心的推后25 d,二次摘心的推后40 d;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的盆栽康乃馨生长健壮,并延长花期7 d;100 mg/L的矮壮素处理的康乃馨植株伸长量明显降低,植株矮化,长势健壮;5 mg/L、10 mg/L、30 mg/L的B9以及30 mg/L、50mg/L矮壮素处理的植株叶长不同程度的缩短;5 mg/L的B9以及30 mg/L、70 mg/L、100mg/L的矮壮素处理的植株叶宽不同程度的增加,70 mg/L的矮壮素对叶宽的影响比对照(p<0.05)具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浓度的B9和矮壮素处理对开花期有不同程度的推后作用,花期延长,不同浓度B9处理的比对照花期平均延长4.5 d,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的平均延长6.5 d。上述研究结果为盆栽康乃馨切花的生产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几种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组合,以及不同添加物,诱导不定芽分化与植株再生,有效地提高了不定芽的伸长率.结果表明:选用辣椒9~11d苗龄的带柄子叶在培养基MB+BA5.0mg/L+IAA1.0mg/L十GA31.0mg/L+蔗糖3%+琼脂6.5g/L十椰乳5%+AgN035.0mg/L上培养,分化频率达97.8%;芽丛在MB+ZT1.0mg/L+IAA1.0mg/L+GA31.5mg/L十椰乳5%+AgN035.0mg/L培养基上伸长率达76.0%;幼苗在Ms+IAA0.1mg/L+NAA0.2mg/L培养基上能正常生根,生根率最高100%,并成长为健壮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基因枪轰击后大麦幼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基因枪轰击后的6个大麦品种的幼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ABA,2,4-D,ZT和IAA对胚幼的出愈率、愈伤组织分化特性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mg/L的ABA在诱导培养基上处理幼胚能大大降低胚芽鞘发生率,并对出愈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无不良影响;经1.0mg/L的2,4-D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到分化培养基上以后,芽分化率可达8%~17%,而4.0mg/L 2,4-D处理芽分化率极低。1.0mg/L ZT与0.1mg/L IAA配比能降低分化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率,有利于芽的分化。通过植株再生系统的优化,6个大麦品种的转化幼胚植株再生率达到2%~8%。  相似文献   

13.
黄瓜花粉管通道法抗虫基因导入及卡那霉素抗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m)对未转化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建立了转基因黄瓜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体系。种子首先播在含Km200mg/L的1/2MS培养基中,能有效地抑制黄瓜幼苗生长,10d后剪掉根系扦插移栽于蛭石中,能促使非转基因植株衰弱或死亡,有效地加速筛选。应用该筛选体系对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抗虫转基因黄瓜T0种子进行初步筛选,获得Km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筛选率为1.6%,其中8.9%经PCR分子检测为阳性植株,初步证实EQKAM抗虫基因已整合到黄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4.
评价了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可引起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药剂处理后 5~ 10d ,齐螨素、抗蚜威、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处理区捕食性天敌分别减少了 19 6 9% ,4 1 77% ,4 5 75 %和 82 6 9%。抗蚜威和吡虫啉处理区瓢蚜比有较长时间的降低 ,药后 5~ 2 0d其瓢蚜比分别为 1∶31~ 14 9和 1∶34~ 85 ;而氧化乐果处理区瓢蚜比仅短期降低 ,药后 5~ 10d其瓢蚜比为 1∶0~ 2 8,15d后即达到 1∶2 6 5 ;齐螨素处理区瓢蚜比受影响较小。所有参试药剂对蚜茧蜂的寄生率无明显影响。并提出了麦田蚜虫综合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黄瓜雌性化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在黄瓜的种子期用4000~9000mg/L的乙烯利处理能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增加雌花数、减少雄花数、增加雌雄花比值,提高早期产量.浸种处理12h者,浓度以8000mg/L促雌效果最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45个节位,1~30节内对1~15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明显,此节位段雌花数分别比ck增加了47.02%,48.13%,59.48%,且1~30节单株总雌花数比ck增加了48.32%.浸种处理16h者,浓度以7000mg/L促雌效果为佳,其第一雌花节位比ck降低了1.38个节位,1~30节内对1~20节位雌性化作用效果最明显,此节位段雌花数分别比ck增加了41.24%,32.16%,40.26%.26.07%,且1~30节单株总雌花数比ck增加32.83%.1~30节单株总雄花数呈现递减趋势,7000mg/L处理12h的、8000mg/L处理16h的雄花数减少最少,分别比ck降低了29.77%,24.82%.两个处理时间以12h作用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白菜型春油菜品种——‘天祝小油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花蕾部位、不同诱导培养基及不同低温等预处理时间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无预处理时,筛选不同花蕾部位接种到不同诱导培养基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以主花序蕾盘中盘青绿色、长度2~3 mm的花药为接种材料,在添加1.5 mg/L2,4-D、1 mg/L KT的B5培养基上培养,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27.26%,均高于内盘、外盘花蕾花药与其他诱导培养基组合诱导率。预处理结果表明:4℃预处理4 d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最有效,诱导率为60.27%,显著高于同期对照1.21倍;0.2 mg/L甘露醇培养4 d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8.07%,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甘露醇溶液处理。花蕾在0.1 mol/L蔗糖溶液浸泡处理30 min后,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4.8%,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蔗糖溶液处理。综上以白菜型油菜主花序蕾盘、中盘青绿色,长度2~3 mm的花药为接种材料,4℃预处理4 d后接种在添加1.5 mg/L 2,4-D、1 mg/L KT的B5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正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采用水试管喂毒法,研究了唑虫酰胺对红火蚁工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5mg/L、10mg/L和20mg/L唑虫酰胺处理10小时后,红火蚁小型工蚁死亡率分别为58.3%、97.5%和83.3%,显著高于对照组10%的死亡率;红火蚁中型死亡率分别为51.7%、86.7%和60.0%,显著高于对照组3.3%的死亡率。0mg/L、5mg/L、10mg/L、20mg/L唑虫酰胺处理10小时后,红火蚁小型工蚁行走率分别为93.3%、31.7%、0、3.3%,抓附率分别为93.3%、21.7%、0、3.3%,爬杆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香蕉幼苗对PEG模拟水分胁迫下氮钾营养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香蕉作物抗旱生理对适宜的水、氮、钾组合互作效应的响应特征,水培试验中利用PEG模拟水分胁迫,研究香蕉幼苗在不同浓度的氮钾肥交互效应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酶含量、过氧化物活性的变化,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最佳抗旱效果的氮钾浓度组合。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香蕉幼苗叶片POD酶活性和Pro含量的影响来说,均表现为PEG 30%>PEG 20%>PEG 10%>CK (0%)。对试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表明:(1)叶片含水量的大小顺序:PEG 5%与N 50 mg/L>PEG 15%与N 150 mg/L≈PEG 10%与N 100 mg/L;K 150 mg/L>K 200 mg/L>K 100 mg/L,且相互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2)香蕉幼苗根系活力大小顺序为: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处理5(PEG 10%、N 100 mg/L、K 100 mg/L)>处理7(PEG 15%、N 50 mg/L、K150 mg/L),此3个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根系活力,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香蕉幼苗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脯氨酸含量高出2.1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脯氨酸含量;(4)香蕉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出1.4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适当的氮、钾浓度可提高香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减轻水分胁迫的不利影响。本试验中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为最佳的水、氮、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0.6、0.9、1.2、1.5、1.8mg/L)的乙烯利催熟处理对冷藏(0℃)60d后1-MCP处理(浓度1.0μL/L)及未处理的果实在35d货架期间生理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采后经不同处理的果实冷藏后适宜的乙烯利催熟浓度。结果表明.采用0.9mL/L浓度的乙烯利催熟未经1-MCP处理的冷藏南果梨果实硬度最低、丙二醛含量和膜相对透性最高,加速了果实的后熟进程,催熟效果最好;采用1.5mL/L浓度的乙烯利催熟经1—MCP处理的冷藏果实硬度最低,丙二醛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最高.使果实最早进入了适宜食用期,催熟效果显著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铁皮石斛无菌苗茎段为实验材料优化茎段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并对其愈伤组织形成后的10 d、15 d、20 d、25 d、30 d、35 d、40 d等不同时期的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原球茎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NAA 1.5 mg/L+6-BA 0.5 mg/L,平均诱导率为95%;原球茎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 1 mg/L+NAA 1 mg/L,原球茎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 5 mg/L+NAA 1 mg/L,平均分化率可达80%;生根壮苗的最佳组合为:IBA 1.5 mg/L+香蕉泥100 g/L+活性炭0.1%,其生根率为100%;愈伤组织形成后30 d左右时其总生物碱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