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艾比湖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河入湖口是典型干旱区湖泊湿地,也是艾比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受到威胁,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自2004年开始实施湿地恢复实验工程。选择未恢复区、恢复1年区、恢复3年区和恢复5年区,比较其水、浮游生物、植被、土壤及碳循环等生态特征,结合野外调查及试验数据分析,对其恢复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至2009年,试验区湿地水域面积比例增加,水质得到改善,植被群落呈正向演替,土壤达到中、轻度盐碱化土水平,水禽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土壤呼吸速率随恢复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由此表明,只要水源充足,精河入湖口退化湿地在恢复过程中经4~5年即可恢复到未退化状态,以恢复湿地水文条件为核心措施的湿地恢复方案具有可行性。研究对于干旱区其他类型湿地的恢复及生态功能的改善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中游典型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其湿地环境对于河西走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快黑河流域中游典型退化湿地的恢复进程,在黑河流域典型湿地退化区,开展了人工栽植芦苇、柽柳和封育生态恢复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栽植芦苇后第1年和第2年的盖度分别较栽植前平均提高了36.8%和49.6%;柽柳采用截顶(地上部分保留10~12cm)造林方式恢复湿地,截顶苗年平均高和地茎生长量较未截顶苗分别提高了67.8%和30.8%,柽柳采用平茬促萌技术可提高覆盖率16%~22%;围栏封育恢复湿地区较未封育区植被总盖度由45.7%提高到77.2%,平均高度提高了40.9%,地上总生物量平均增加了73.1%。 相似文献
3.
山西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特征及恢复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山西湿地主要分布于各河流流域、湖泊和水库及周围地区,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及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征,主要类型有河口(内陆)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和沼泽及草甸湿地等,总面积约2146km2。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的原因,导致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1)污染严重导致湿地生态环境功能丧失,特别是河流尤为突出;(2)河漫滩和湖泊的过度围垦,加速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湿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不合理利用和过度捕猎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4)许多水库的修建使湿地丧失速度加剧;(5)连续多年的干旱导致许多河流成为名副其实的"季节性河流"。最后,提出了山西湿地生态环境恢复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退化现状及其恢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新区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驿站,面积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为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生态背景,区内有河流、湖泊、滩涂和沼泽等湿地类型,为水禽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但由于人为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的原因导致滨海新区湿地退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自然湿地大量丧失、湿地被蚕食、湿地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结构改变导致生态功能丧失.在分析退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的对策并重点提出了针对滨海新区湿地恢复的林草地+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为该区域的湿地恢复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6.
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近年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效应的争论,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在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形成3点认识: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通常表现为林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弱和生产力下降,而林地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活动及桉树的化感作用是导致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恢复必须采取科学的技术对策,如开展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控林地生产力;未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及其恢复研究的主要方向可能是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和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研究桉树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环境效应,其重点是探索桉树与其他外来植物的生态学关系.本文为桉树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及客观、科学地评价其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殊的地质地貌及土壤状况 ,使三峡库区生态脆弱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三峡水库的修建 ,使三峡库区原有的中低山峡谷生态环境变成新的水生态环境。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必须以维护库区山体稳定为前提 ,以保证水库水质为核心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切入点 ,维持山水一体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湖(库)滨带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生态交错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而土地利用对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以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库滨带为例,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影响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遥感手段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相关信息,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因子权重。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对白龟山水库库滨带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不同分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别,影响大小次序为:分区1分区2分区3,分别属于较大退化影响、中度退化影响和轻微退化影响;影响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城市建设用地、果园菜地、耕地、林草地以及工矿用地等。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修复项目监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修复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化、差异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因此要坚持综合原则、对比原则、可操作原则、远近兼顾原则开展项目监测。监测方法要充分考虑监测与生产应用和科研相结合 ,遥感自动测报新技术与常规观测相结合 ;监测内容要突出植被和水沙监测重点 ,选择综合性、代表性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以福建永安安砂库区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径流小区,分别在坡度25°和32°的林地中,设计4种不同间伐强度处理(不间伐、20%、40%、60%间伐强度),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及间伐后补植枫香两种改造措施对库区生态公益林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40%及60%间伐强度林地的水土流失量大于不间伐处理,中高强度间伐后套种枫香的改造措施同样加大了库区生态公益林地的水土流失,但小于间伐措施的流失量,且水土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加大.而在适当的低强度间伐(20%间伐强度)条件下,实施两种改造措施之后的库区生态公益林的水土流失量与不间伐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选择在低坡度(25°)进行适当的低强度(20%间伐强度)间伐并套种枫香等阔叶树种,可达到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公益林的林木和景观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平昌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昌县作为“长治”工程重点县 ,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中 ,从资料收集、数据监测、生态管护、投入机制、保障措施、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