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园林竹类植物种植和养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民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已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竹文化,可谓“中国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和住行,处处竹相连”。我国是世界上竹类的分布中心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而在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约有30余属,500余种。1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我国现有的竹种,大多数都是十分理想的观赏竹种,其四季常青,姿态优美,或挺拔雄劲,或婵娟清秀,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园林美学特征。在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的悠久历史和古典模式中,许多都以竹子为材料,如移竹当窗、粉墙竹影…  相似文献   

2.
楠竹学名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楠竹属单轴散生茎竹类,具有粗壮横走的竹鞭,竹杆散生直立,是我国竹类植物中分布最广的竹种,在国内有28属300种,在汉江沿岸无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民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已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竹文化,可谓"中国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和住行,处处竹相连".我国是世界上竹类的分布中心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而在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约有30余属,500余种.  相似文献   

4.
《今日农村》2002,(2):26-26
竹类植物是一类特殊的森林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科研、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江西地处中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水热条件丰富,是我国竹类资源大省,竹产业是江西林业经济的支柱之一,竹产业的荣衰对全省林业经济以及不少地方的财政收入有重要影响。但以往对竹类的经营和产品加工开发主要偏重于毛竹,中小型竹类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一方面竹种布局不合理,竹产业结构单一,各地竹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另一方面,大多优良乡土竹种处于野生状态,自生自灭,竹林退化严重,经营效益不高,以致造成全省竹业经济进展…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2010—2019年全国各地相关学者在国内外期刊上陆续发表的竹亚科植物新属、新种,旨在缕清国内竹亚科植物属、种明细。对国内竹类植物主要著作和正式发表的论文中竹亚科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对于不能确定或描述不清的数据均不采用。文中所述竹亚科植物的属种名及拉丁文名均以《中国竹类图志》和所引文献原文为准。结果表明,《中国竹类图志》和《中国竹类图志(续)》是目前收集中国竹类植物最齐全的图志,共收录了国内原产竹亚科植物38属728种53变种114变型4杂交种,计899种及种以下分类群;引种17属23种3变种20变型,共46个竹种和种下分类群。2010—2019年,全国各地相关学者在国内外期刊上陆续发表了国内竹类植物新种12属13种1变种10变型,共24个竹种和种下分类群。到2020年为止国内原产竹亚科植物有40属740种54变种124变型5杂交种,计923种及种以下分类群(不包括引种和栽培种)。  相似文献   

6.
利用3种叶绿体DNA条形码序列ndhF、psbA–trnH、rps16对竹亚科植物17个属的98个竹种进行DNA条形码聚类分析,并对已知的43个耐盐竹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种DNA条形码序列对竹子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平均通用性在96%以上;psbA–trnH未能对瓜多竹外的竹亚科植物种属进行聚类,能对部分耐盐竹种进行聚类;ndhF、rps16条形码序列能对部分种属进行聚类,对牡竹属、箣竹属、苦竹属中包含的耐盐竹种聚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黄甜竹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为竹亚科酸竹属植物,俗称甜笋竹、甜竹,是福建特有竹种之一。黄甜竹笋期早,发笋率高,笋质优良、味甜、质脆、无涩味,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磷、钙含量,是已知笋中营养成分最为丰富的一种,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黄甜竹适于山区栽培,许多地区农家的房前屋后均有栽植,是很有开发潜力的新的笋用竹种。天然黄甜竹林分布于福建省永泰、闺侯、连江、闽清、尤溪、古田及莆田一带,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丘陵,常组成纯林,或与其他树木形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8.
黄进 《现代农业》2009,(6):124-125
竹类植物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我国竹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竹类植物资源对我国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初步探讨了它们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形式及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9.
竹类是现代园林造园的主要植物材料之一,探索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选择和培育适合现代造园要求的竹种,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从生物学、生态学、园林美学和文化角度介绍我国观赏竹资源的特性和分类,归纳观赏竹的造景原则,分析观赏竹在北京竹类公园绿地中的设计风格和手法,结合城市现代公园的生存环境,提出观赏竹在北京地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竹类植物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基因组大小的影响,可提高植物基因组大小测定精度。  方法  以竹类植物叶片和笋为材料,以水稻Oryza sativa为参照,设置细胞核染色时间为1、3、5、7、9、12、18、24和30 min共9个梯度,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组织部位及处理的基因组大小进行分析。  结果  ①对同一竹种而言,其叶片和笋流式峰形图相似,基因组大小仅存在微小差异,差值为0.04~0.20 pg。②不同竹种对染色时间要求不同,其中,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花叶唐竹Sinobambusa tootisik f. albo-striata、平安竹Pseudosasa japonica var. tsutsumiana、曙筋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 akebono、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花叶赤竹Sasaella glabra f. albo-striata及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 mamorea f. variegata染色1 min即达到最大荧光峰值,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和黄皮绿筋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染色3 min达到最大峰值,茶竿竹Pseudosasa amabilis var. amabilis和柳叶细竹Thyrsostachy ssiamensis染色5 min达到最大峰值,仅黄皮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叶片)7 min达到最大峰值。③12个竹种的荧光强度在1~30 min内存在较大变化,除茶竿竹、柳叶细竹、孝顺竹叶片及唐竹笋外,其他竹种的荧光强度变化值均在5%以上,特别是平安竹和花叶赤竹变化更大,分别为12.93%和12.88%。④热带木本竹种孝顺竹和柳叶细竹基因组大小为(1.64±0.54)~(2.69±1.01) pg,其他10个温带竹种基因组大小为(3.76±1.51)~(5.73±1.85) pg。10个温带竹种中,刚竹属Phyllostachys竹种基因组较小,大小为(3.76±1.51)~(3.91±0.95) pg,其他竹属的一些竹种基因组较大,大小为(4.82±0.54)~(5.73±1.85) pg。  结论  ①竹类植物叶片和笋均可作为基因组大小分析材料,细胞核染色时间对基因组大小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染色时间以3~5 min最佳。②热带木本竹种基因组大小明显小于温带木本竹种,温带木本竹种中,刚竹属竹种的基因组大小明显小于其他竹种。图1表5参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