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施用沼肥对枣树长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沼肥施用方式下的枣树长势与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内枣树枝干生理生长在夏季最快,基径、树高、梢粗和梢长的增长量最大;枣树叶片的生理生长在春季最快,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量最大;沼液根施促进枣树基径生长发育,沼液喷施促进树体高度、梢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同时明显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沼液喷施可提高枣树果实的单果重和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形指数;沼肥应用效果以沼液喷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了枣树种植及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在红枣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及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保德红枣的栽培技术与条件,对枣树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枣树栽培的模式和枣树丰产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做好枣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提高红枣产品质量和红枣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影响经济林坐果产量和品质。对枣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南疆红枣业的发展过程中,果农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对枣树栽培以及枣树的病虫害防治不够重视,且红枣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低,严重影响了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对南疆红枣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农业生产水平稳步上升,结合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基于此,笔者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分析和探讨了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病虫害高效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生产与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根域微环境调控模式对微灌枣树萌芽期根域积温、含水率及新梢生长量的影响,为绿洲红枣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依据。在萌芽前对枣树根域进行了挖穴、填充、覆膜处理的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模式可以提高根域范围地温;将滴灌的水储蓄在枣树根域范围内,促进枣树吸收;显著提高枣树根域的积温,进而促进枣树新梢生长。干旱区红枣,采用根域微环境调控模式集成微灌技术可以提高枣园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枣树积温、促进萌芽。  相似文献   

7.
枣树的原产地就是中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区域,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枣树的寿命较长,而且树枝生长较为旺盛,喜欢阳光,如果没有合理修剪树形,就会影响大枣产量和质量。在枣树栽培管理中,需要做好整形修剪,保证枣树可以早结果早丰产;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已经很难满足集约化生长的需求。对枣树进行修剪时,需要满足生长发育特点,兼顾长短以及轻重,枣树修剪需要注意枝叶主次分明,包括冬剪以及夏剪。在枣树栽培工作中,需要合理整形修剪,让枣树保持科学合理的树形骨架,合理搭配主次枝,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以及光照条件。在多年的红枣种植实践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枣树整形修剪技术,供广大枣树栽培者在生产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枣业是山西省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山西省红枣栽培面积已达14.33万hm2。随着枣树栽植密度的加大,枣树病虫害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影响了枣品质以及栽培效益的提高。在枣树无公害生产上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砚飞 《中国沼气》2010,28(4):43-44
本文重点探讨了在金丝小枣树上喷施沼液后,对枣树的生长代谢的影响。通过3年的对比试验得出:枣树叶面喷施沼液可以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平衡,调节生长代谢,促进花芽分化,枣树叶片增厚,增强了光和作用能力,果树长势健壮,抗病力增强,成花率、坐果率明显提高,小枣增长迅速,增重快,含糖量提高,光泽度好,成熟度一致,无农药残留,提高了商品性能。这一结论对金丝小枣无公害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区试验,以地表滴灌为对照,探究红枣间接地下滴灌模式下水分的分布特征及不同灌水量对枣树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品质的影响。间接地下滴灌下,最大的含水率出现在15~30cm土层处;而地表滴灌下,最大的含水率出现0~10cm土层处。枣树各生理生态指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各处理性状差异逐渐增大,间接滴灌下中供水和高等供水枣树长势较好,低供水处理下红枣的糖分含量高,中供水处理下红枣的有机酸和VC含量高;地表滴灌处理枣树的平均单株产量高,但水分利用率最低,中供水处理不明显降低红枣单果质量和平均单株产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综合考虑枣树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水分利用率,中供水是间接地下滴灌下最佳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