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兵团棉田养分现状及平衡施肥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兵团棉田主要养分含量现状作了归纳分析,根据新疆棉区生态特点及平衡施肥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有机肥及氮、磷、钾、锌等化肥的平衡施肥技术原则和近三年内“稳氮、控磷、增锌、酌情补钾”的宏观施肥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2.
水稻氮磷钾平衡施肥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五显镇水稻土养份状况和施肥现状,研究了氮、磷、钾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并借鉴往年配方施肥的研究成果,采用因土定产施肥模式指导生产,取得明显的增产成效,进而提出平衡施肥配套措施,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平衡施肥技术是增加作物产量、提升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本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CK)、常规施肥(F)、常规施肥无氮(FN0)、常规施肥无磷(FP0)、常规施肥无钾(FK0)、平衡施肥(B)、平衡施肥无氮(BN0)、平衡施肥无磷(BP0)、平衡施肥无钾(BK0)。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缺素条件下的小麦生长状况以及平衡施肥与常规施肥在小麦生长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各缺素处理中,缺氮对小麦生长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缺磷,缺钾对小麦影响最小;相比常规施肥,平衡施肥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提升了2.98%、3.55%、5.39%;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平衡施肥处理的养分吸收和利用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N、P、K吸收总量分别提升了5.00%、14.66%、5.03%,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8.52%、2.32%、24.20%,肥料利用率平均提升11.68%,经济效益增加87.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4.
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应用这项新技术,明确和完善此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区植株生育性状优良,大幅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赵淑菊  于奎武 《杂粮作物》2004,24(4):238-239
指出平衡施肥技术与农户的结合是整个平衡施肥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提出实施平衡施肥技术的方法步骤和农户如何配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平衡施肥工作,以及带动农户应用平衡施肥技术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红黄泥稻田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友 《作物研究》1996,10(3):17-21
以临澧县红黄泥稻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肥力和施肥效益的长期定位监测,分析了土壤基础肥力的变化,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变化,不同施肥结构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影响,以及主要耕作制度下土壤养分的平衡与预测等,为红壤区稻田的合理施肥及土壤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平衡施肥法是目前水稻最佳施肥方法,不但能节省化肥用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减轻水稻病害,还可提高产量,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测土配方施肥是在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状况的前提下,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以及生产条件等因素,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氮肥与磷、钾肥,大量元素与中、微量无素肥料平衡施用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2005年九江市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春、秋季行动中,全市10县4区全面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检测了全市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产量水平的1374个棉田土样的养分状况,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不同施肥时期的科学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赣北地区棉花生产应用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414”试验方案,运用平衡施肥专家系统,建立了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科学平衡施肥模型,提出了取得最佳经济产量的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从而达到节本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丹 《北方水稻》2010,40(3):75-77
肥料施用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均衡地向作物提供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从而改善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平衡施肥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键措施之一。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基本概念及其对肥料的基本要求,阐述了平衡施肥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栽培和气象角度探讨龙眼花而不实的原因及对策,平衡施肥水平偏低,病虫害防治不力和暖冬,3月中下旬气温骤然升高是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加强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理化摘控可缓解此现象。  相似文献   

12.
棉花分区平衡施肥技术中氮、磷、钾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花栽培过程中,现有的施肥方法有:经验施肥、分区平衡施肥法。经验施肥即常规施肥,在中国农村广泛应用,但是,它已经阻碍了棉花生产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棉花平衡施肥是测土施肥这一初级技术发展尚不平衡的产物,根据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养分状况、种植方式等对棉花种植区域进行分区划片,以片为管理单元确定肥料使用情况进行推荐施肥的方法。它是在地理信息管理及施肥决策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而,现在土壤养分状况、养分管理和施肥技术方面较为滞后,有限资源比较分散,没能很好地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导致在施肥上存在一定的盲目…  相似文献   

13.
甜菜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徐长警,李秀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糖厂)甜菜是对肥料非常敏感的作物。科学施肥对甜菜来说,比其它作物更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先进国家十分重视甜菜施肥研究,并建立了诊断施肥制度。近年宁夏灌区的甜菜生产,单肥料一项支出就占全...  相似文献   

14.
试验针对海伦大豆长期连作,重迎茬现象严重,盲目施肥的现象,比较了不同矿质肥料与平衡施肥对连作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平衡施肥相比较,不施钾肥、氮肥和锌肥分别减产54.6%、13.4%和8.4%,不施硫肥和磷肥分别减产4.7%和3.9%,不施肥(CK0)减产28.6%,农民习惯施肥(FP)减产14.4%。  相似文献   

15.
浅议测土配方施肥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艳  安景文  华利民 《杂粮作物》2007,27(6):426-427
我们所说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也是精准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农业生产要求等,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比例,并在适宜时间,采用适宜方法施用的科学施肥方法。近年来这项技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和称赞。  相似文献   

16.
蒲爱军 《中国马铃薯》2009,23(4):242-243
<正>2007年渭源县积极争取实施省列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平衡施肥成为增产增效的主要技术,两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根据土壤理化性状化验及农户施肥调查结果,在马铃薯种植平衡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桂茉香1号的特征特性,包括产量表现、农艺性状等,并从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平衡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平衡施肥(OPT)在减施氮肥17.0%~37.7%、减施磷肥39.2%~48.7%的情况下,玉米产量提高2.3%~3.1%。OPT处理的养分吸收总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氮吸收量提高12.3~25.4 kg/hm2,磷吸收量提高0.8~2.9 kg/hm2,钾吸收量提高2.8~4.5 kg/hm2,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3.7~19.6个百分点。平衡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平衡系数分别为0.92~1.11、0.83~0.96、0.67~0.77,均好于农民习惯施肥,说明平衡施肥的氮、磷、钾等养分投入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9.
微机决策平衡施肥推广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红玲 《中国棉花》2005,32(5):41-42
兵团农三师 45团通过三年时间 ,已经成功研制开发了一套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的系统软件。 2 0 0 4年采用此系统进一步开展了棉田大面积的微机决策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可行性及较高的使用价值 ,达到了提高棉花单产、改进施肥模式、协调氮磷钾比例的作用 ,确保了棉花的丰产丰收。现将推广应用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作一阐述。1推广应用的基本情况2 0 0 4年 45团植棉 5 666.7hm2 ,全面实施微机平衡施肥技术 ,栽培密度理论株数每公顷 2 6.1万~ 2 8.8万株 ,每公顷施尿素 60 0~ 75 0 kg,三料磷2 2 5~ 30 0 kg…  相似文献   

20.
魏丹 《大豆科技》1996,(6):20-20
运用数学模型指导大豆施肥魏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哈尔滨,150086)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农药和肥料。其中肥料是作物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合理地施用肥料,进行平衡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迫切解决的问题。由于施肥与作物的关系极为复杂,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