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着手,分析了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论述了宁波市在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菊  邓世刚 《农技服务》2008,25(5):93-93
阐述了农业自然资源,即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的概念,同时介绍了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原则及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价值规律运用 ,可以说明市场在自然资源使用和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自然资源为经济开发提供一定价值服务。在自然资源使用未被约束情况下 ,自然资源提供的服务无价格 ,市场失灵意味着其市场价格机制无从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各个自然资源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出现了“外部不经济性”。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 ,经营一体化要求在自然资源使用上改变外部不经济性 ,使各个生产者达到社会所期望自然资源环境目标 ,调控农业龙头企业各个自然资源主体经济行为。本文对结构调整中的农业龙头企业自然资源会计核算研究 ,阐述自然资源基础和具体核算内容 ,保证农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余国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52-9053
利用新疆84个县市的农牧渔业总产值与农业自然资源量要素数据,构建了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程度越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新疆县市农牧渔业总产值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价、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围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动态过程,提出并构建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全过程、多维度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框架与指标体系面向气候、土地、水和生物四大农业自然资源在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与核心内容,具体涵盖9个准则层、111个单项指标。研究表明,该概念框架及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全过程性、系统性及与自然资源管理实务充分衔接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现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立体空间的连动式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新疆气候干旱而少雨,土地辽阔但耕地少,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匀,这些问题限制了新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主题,构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自治区15个地区2016年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新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 一、什么是农业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一般叫生物圈资源,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正如搞工业离不开矿产资源一样,搞农业也离不开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是生物性生产,它本质上是人类利用各种农业生物群体(作物、林果、畜禽和微生物)从环境资源中转化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的劳动,因此发展农业的过程也就是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的过程。各地自然资源特点不同,利用改造的方式不同,农业发展方向也不同,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实际是因农业自然资源制宜.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农业,农业上的“发挥优势”,实质上就是  相似文献   

8.
GIS技术在章丘市农业自然资源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将农业自然资源分为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四个方面,本文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在构建农业自然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基本行政单元,对章丘市各乡镇的农业自然资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模式是人类按特定利用目的构建形成的,在某一时段内能够充分体现不同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且相对稳定的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类型的组合。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模式的不断发展演化源于自然资源利用观念的嬗变、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与手段的演进以及自然资源利用主导要素的更替,而主导要素的变迁则是由资源稀缺性、经济社会成本、制度观念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生产、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昭通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昭能地区自然资源及土地利用现状,在土地农业利用率和土地非农业利率率、土地利用率和利用开发程度、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对待开发土地资源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谦  刘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2-12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自然资源贫乏、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资源核算体系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吉林省自然资源利用分布和利用状况的系统分析,针对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豫南丘陵山区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68-1070
分析了豫南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形势,提出了选择多元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走建立在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之路的建议,这对于在丘陵山区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协调人地关系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统一性,农业自然资源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形成农业生态系统,其每一层的结构与功能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因此,在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其辩证统一关系,把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结合起来,使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准确的农业资源评价是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综述了国内近年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聊城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山东省聊城市近年来农业资源利用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聊城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认为,应科学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农业科技技术转化与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绍兴市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农业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强等制约因素和问题,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强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科教兴农等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9.
资源匮乏、利用率偏低、农产品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是制约甘肃省西峰区生态农业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途径,促进生态农业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