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以花生和杏仁为主要原料,经粗磨、细磨、乳化和均质,制成花生杏仁露,并完成中试,使该产品的保质期达到1年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提高花生种植效益,应优化优质花生品种布局。我省作为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花生种植总面积稳定。为了更好提高花生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在现有品种布局基础上,加强优质品种布局。在本文中,笔者从花生品种利用现状及趋势、优化花生优质品种布局等两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花生主产区黄淮海地区,长期以来在花生生产中存在投入产出比低、农机农艺不配套、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及易受黄曲霉毒索污染等突出问题。随着“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课题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该课题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公司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4.
合作转让     
合作转让植物蛋白晶生产技术转让各种植物蛋白晶,包括大豆、花生、芝麻、绿豆等生产技术,出品率50%(以大豆计),蛋白含量>10%(以大豆计)。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晶状饮用食品卫生标准。该产品冲调后直接饮用。主要设备投资:20万元;厂房:200~300*...  相似文献   

5.
《农业新技术》2004,(4):48-48
“平度08”是平度市花生科研开发中心高级农艺师蔡长久(原平度市花生办公室主任)继育成“平度204”之后,从花32和白沙505的杂交后代高世代中,系统选择育成的极早熟高产大花生新品种。2003年6月被中国农学会和中国农业网评为“全国农业实用新技术新产品精品项目”,证书编号——农学证字[2003]23号,确定为“重点推广产品”。入选全国农业科技下乡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6.
大豆、花生酸凝乳生产技术以大豆、花生及牛奶作原料,生产各种风味的凝固形酸奶。产品营养丰富,成本降低,很受消费者欢迎。小批量土法生产:日产酸奶2000~3000杯。设备投资3~5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其它投资2万元,劳动定员5~10人,厂房面积10...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兔纤维素饲料加工建立快速检测花生秧粉中泥砂含量的方法,人工筛除优质花生秧粉中的泥砂,再混入0.1%~6.0%泥砂,得到系列泥砂含量的花生秧粉样品。分别进行检测样品数量的确定,检测用液体数量的确定,搅拌方法的选择,矿泉水、饱和食盐水、饱和硫代硫酸钠的筛择,不同浓度食盐水的选择,不同泥砂含量的花生秧样品在15%食盐水中的定量检测结果观察等7项试验。结果:将10 g不同泥砂含量花生秧粉样品分别加入15%的食盐水中,按标准搅拌,沉淀在烧杯底壁的泥砂直径与花生秧粉中的泥砂含量的相关性最强。通过测量沉淀泥砂的直径,就能在标准曲线中对照出花生秧粉的泥砂含量。认为,兔用花生秧粉中,泥砂含量不超过1%;该方法也可用作其他草产品、粮食及饲料中泥砂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平度08”是平度市花生科研开发中心高级农艺师蔡长久继育成“平度204”之后,从花32和白沙505的杂交后代高世代中,系统选择育成的极早熟高产大花生新品种。2003年6月被中国农学会和中国农业网评为“全国农业实用技术新产品精品项目”,证书编号——农学证字[2003]23号,确定为“重点推广产品”。入选全国农业科技下乡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9.
我国花生多用于榨油,花生蛋白浪费极大,食用方法简单,利用途径窄。花生副产品研究利用力量薄弱;本文就此指出了我国花生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介绍了花生果、花生仁、花生油、花生蛋白质、花生种衣、花生壳和花生蔓的利用方法及配方等。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06,(11):41-41
“肯德绿”驱虫型有机肥料是保定市天元肥料研究所精心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高科技产品。该肥料无毒、无害、无污染、不烧根、不烧苗,广泛适用于蔬菜、瓜果、果树、粮食、棉花、土豆、甘薯、山药、花生等各种作物,具有用量小、成本低、省化肥、省农药等特点。底施该肥料不仅可以提高肥效、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节省化学肥料,还可以迅速驱杀土壤中的蛴螬、蝼蛄、地老虎、地蛆、根结线虫等多种地下害虫;撒施时可触杀蚜虫、叶蝉、菜青虫、浅叶蛾、飞虱、椿象、蓟马、黄条跳甲、蜘蛛等地上害虫,效果显著。该产品不含任何化学成份,不产生药物残留,如添加在生鸡粪、生猪粪、生牛粪中,可有效触杀粪便中的虫卯,也是有机肥料厂产品更新换代的最佳选择,该技术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产品已批量投向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1.
花生鲜食即是指花生收获后不经晾晒而直接食用或煮熟食用。我国传统的花生消费一般是晒干榨油或加工(烘烤、制酱)后食用,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鲜食花生成为城乡居民的一种重要消费方式,由此对花生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育高产、早熟、优质、口味佳的鲜食专用型花生品种已成为生产上的迫切需要。一、发展前景1.市场需求量逐年扩大花生富含植物蛋白,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花生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油酸是细胞膜的必要组成成分,它有降低人体内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能,并能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的形成。亚油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是最重要的必须脂肪酸。花生鲜食既满足了人们的口味,又不至于因加工而造成营养流失。市场需求量逐年扩大。2.价格较稳定,市场风险小鲜食花生多在大面积花生成熟收获前1个月上市,价格受普遍花生市场影响不大,一般与花生品质、上市早晚有关,品质好、上市早的鲜食花生价格高。经调查,如河南市场上的鲜食花生价格稳定在1.5~3.0元/kg,而且农民大都边收获边出售,销售不完还可以晾晒卖干花生,市场风险小。3.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鲜食花生周期比一般花生缩短1个月左右,而且省去了晾...  相似文献   

12.
曾斌  唐敏  唐伟  于桂阳  曾健青 《中国饲料》2023,1(5):152-162
饲料资源短缺是我国养殖业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制约因素。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花生粕和花生秸秆具有很好的饲用价值,高效和深度利用这些资源是缓解饲粮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简要概括花生粕和花生秸秆营养价值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近年来花生粕、花生秸秆的饲用加工技术,在不同种动物饲喂方式及效果的研究进展,并对花生粕、花生秸秆的饲用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饲料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提高花生种植效益,应优化优质花生品种布局。我省作为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花生种植总面积稳定。为了更好提高花生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在现有品种布局基础上,加强优质品种布局。在本文中,笔者从花生品种利用现状及趋势、优化花生优质品种布局等两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下滑,单产提高缓慢,总产徘徊,花生原料严重短缺,从源头限制了山东省花生产业做大做强,也是花生油市场短缺日趋加剧的根本症结。目前,加快花生生产发展,已成为关系我国食用油安全、稳定民生、增加农民收入、花生产业发展的大问题,引起国家高度关注,为山东花生生产快速发展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开始,先正达公司在山东省植保总站的支持帮助下,在全省推广适合花生田施用的"适乐时"(拌种)、"金都尔"(除草)、"爱苗"(防治叶斑病害)等产品,并在推广中形成套餐化搭配,大大提高了我省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被老百姓称为"花生三宝"。2012年,山东省植保总站与各地植保站对应用"花生三宝"的花生田进行测产结果显示,增产比例在20%~50%,增产效果特别显著。一、当前花生生产中主要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花生成了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重要途径。农民在收获花生时,不仅要收获果实还应收获花生的主要副产品──花生藤蔓。因为花生藤蔓是畜禽的优质饲料,应精收细藏。 花生藤蔓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据分析测定。匍匐生长的花生藤蔓茎叶中含有12.9%粗蛋白质、2%粗脂肪、46.8%碳水化合物,其中花生叶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0%。就可消化蛋白质而言,1千克花生藤蔓含可消化蛋白质70克左右,含钙17克、磷7克。花生藤蔓中的粗蛋白含量相当于豌豆秸的1.6倍、稻草的6倍、麦…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深加工前景非常好的食品,花生种植由来已久,为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酶法水解花生粕制备蛋白饮料和蛋白粉莫琪(广西师范大学计算分析测试中心)我国花生资源丰富,每年约有80万吨的花生用于榨油,产生约40万吨的花生粕。花生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高达45-55%,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花生粕的蛋...  相似文献   

19.
《山东饲料》2008,(2):26-26
蜂蜜花生是一种新型花生食品。它既没有色皮花生外皮坚硬,也没有琥珀花生口感甜腻。它色泽棕黄,蜜香酥脆,咸甜适度,而且工艺简单,所需设备少,适合乡镇个体及小型食品场加工。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秧粉糠是收获花生时,拔起全株,采择花生,抖落泥砂后剩下的部分,留在地里铺为薄层,翻晒,收集粉碎所得的,包括花生叶、茎杆、根在内的粉糠。由于家兔对纤维素饲料要求相对严格,稍有霉变即可造成严重影响。苜蓿、苕子等制作的优质草产品在全国供不应求。一直以来,纤维素饲料原料缺口很大,成为兔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