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发一种高粱无糖饼干,以高粱全粉与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植物油、混合蛋奶、膨松剂、食盐、水等为辅料,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BBD)优化高粱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为:主料高粱全粉与小麦粉质量比为41∶59,辅料添加量相对主料的比例为:植物油14%,混合蛋奶57%,膨松剂2%,食用盐0.8%。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CD)优化高粱无糖饼干的最佳烘焙工艺,结果为:烘烤时间16 min,烘烤温度151℃。验证试验证实,按此配方与工艺制作的高粱无糖饼干感官评分达到90.2,与理论值89.6相近,表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配方与工艺参数可靠,具有实用价值。该饼干的抗性淀粉含量达14.9%。高粱无糖饼干的研发,不仅提高了无糖饼干的感官品质,且丰富了糖尿病人的食谱。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丝瓜和南瓜为主要辅料制作丝瓜南瓜海绵蛋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丝瓜南瓜海绵蛋糕的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丝瓜片护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护色液浸泡时间8 min,烫漂时间4 min,烫漂温度100℃,此时得到的丝瓜片呈翠绿色,护色效果较为理想。丝瓜南瓜海绵蛋糕的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丝瓜南瓜混合泥添加量30%,蛋粉质量比为1.6∶1,白砂糖添加量85%,大豆油添加量32%,制得的丝瓜南瓜海绵蛋糕膨松度适中,口感较佳,营养成分优于普通海绵蛋糕,且具有低脂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我国传统中草药黄精的附加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黄精代餐饼干的配方,开发出一款营养健康、饱腹感强的代餐饼干。结果表明,黄精代餐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50.0 g,红豆粉5.0 g,绿豆粉5.0 g,黄豆粉5.0 g,脱脂乳粉5.0 g,奇亚籽2.0 g,甜菊糖苷0.2 g,黄精粉4.5 g,玉米胚芽油16.0 g,赤藓糖醇10.0 g。在此条件下生产的黄精代餐饼干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食用后饱腹感强。  相似文献   

4.
邢跃 《保鲜与加工》2020,20(2):156-160
传统中式蛋糕“槽子糕”口感酥软,风味独特,但在放置过程中会出现感官变差、油脂氧化等现象.本文以聚葡萄糖、酪蛋白酸钠、茶多酚代替传统配方中的糖、乳化剂和抗氧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槽子糕”中添加剂的配方,以改善其品质.结果 表明,在主料配方小麦粉4.5 kg、鸡蛋4.5 kg、芝麻油1 kg的条件下,添加...  相似文献   

5.
以低筋面粉、马齿苋粉、黄豆粉、木糖醇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黄豆粉面粉比例,马齿苋粉、木糖醇用量对马齿苋黄豆无蔗糖蛋糕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马齿苋黄豆无蔗糖蛋糕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马齿苋粉用量>黄豆粉面粉比例>木糖醇用量;最优配方为鸡蛋250 g,马齿苋粉1.5 g,木糖醇70 g,黄豆粉与面粉(质量比2.5∶7.5) 100 g,牛奶50 g,调和油40 g,塔塔粉2 g。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荷叶豆乳饮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出一款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荷叶豆乳饮料,以感官评定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饮料配方。结果表明,荷叶豆乳的最优配方为:苹果汁添加量5%(V/V),荷叶浸提物添加量16%(V/V),白砂糖添加量6%(m/V),豆乳添加量6%(V/V),此时响应面预测的感官评分达86.4分。按照该配方制作的荷叶豆乳饮料色泽均匀,荷叶香味怡人,甜酸比适中,无豆腥味,无明显分层。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口味独特、营养均衡的低糖鲜杏果酱,以新疆赛买提鲜杏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低糖鲜杏果酱配方进行优化研究,同时测定低糖鲜杏果酱的理化指标,并与市售果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杏果在杏果浆中的添加量为 40%,以杏果浆质量计,白砂糖添加量 25%,柠檬酸添加量 0.15%,果胶添加量 1.0%时得到的鲜杏果酱感官评分(91.60 分)最高,果酱杏味浓郁、色泽均匀、口味最佳.采用该工艺配方制作的低糖鲜杏果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40.05 °Brix,pH为3.53,总酸含量为 1.31%,总糖含量为 32.15%,水分含量为 37.08%,VC含量为 5.86 mg/100 g,蛋白质含量为 0.65%.研究可为杏果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玫瑰花、大吉岭红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吉岭红茶添加量、玫瑰花添加量、柠檬添加量对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玫瑰大吉岭红茶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调配玫瑰大吉岭红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柠檬添加量2.14 g,玫瑰花添加量9.80 g,大吉岭红茶添加量11.04 g,水添加量150 mL,木糖醇添加量8.65 g,蜂蜜9.08 g,山梨酸钾0.04 g。在该配方下制得的玫瑰大吉岭红茶饮料感官评分为93.59分,其味道酸甜适中、色泽明亮、口感清爽、风味宜人。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第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促进西藏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西藏亚东县的野生草莓为原料,以冰糖、鲜榨柠檬汁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研究了西藏亚东野生草莓酱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西藏亚东野生草莓果酱的最佳制作配方为氯化钙添加量0.06%,柠檬汁添加量0.8%,冰糖添加量25.13%。在此最优配方下制得的草莓果酱呈鲜红色,酸甜适口,酱体透明度高,酱体质地均匀无沉淀,风味品质最佳,感官评分最高,极具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以全麦粉与低筋面粉混合为主料,添加木糖醇和核桃蛋白制作低GI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低GI饼干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饼干最佳配方工艺为低筋面粉和全麦面粉质量比4∶6,以混合面粉质量计,黄油添加量15%,木糖醇添加量23%,核桃蛋白添加量9%,菊粉添加量12%,奶粉添加量10%,食盐添加量0.4%,小苏打添加量0.5%,碳酸氢铵添加量0.5%,鸡蛋添加量30%,水添加量20%。在150℃下烤制20 min后饼干的色香味俱佳。该饼干的GI值为54.60,为低GI核桃蛋白饼干。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牛乳蛋白中的致敏蛋白含量,制备婴儿配方乳。利用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在筛选出最佳酶解用酶的基础上,以胰蛋白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Centure-Composite Desig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以牛乳蛋白水解度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对水解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酶浓度、酶解时间对牛乳蛋白水解度影响显著;牛乳蛋白质水解的最佳工艺为:以胰蛋白酶为水解用酶,水解温度为54.65℃,酶添加量为0.79%,酶解时间为47.01 min。回归方程预测牛乳蛋白水解度理论值可达到20.78%,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水解度20.74%,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2%。说明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出胰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最佳工艺,为婴儿配方乳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制风味独特的低糖果冻,以雪莲果与猕猴桃果汁为原料,采用混料设计优化复配胶(卡拉胶、魔芋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比例,分别讨论复配胶、复合果汁(雪莲果∶猕猴桃=2∶1)、木糖醇及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果冻配方。结果表明,雪莲果猕猴桃果冻的最佳配比为:以500 g果冻为基准,复配胶添加量0.8%,其中卡拉胶∶魔芋胶∶CMC-Na=0.525∶0.355∶0.120,复合果汁添加量25%,木糖醇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1%。在该配方下,所得雪莲果果冻口感细腻,弹性适中,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雪莲果香味。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奶酪棒产品,研发大豆分离蛋白奶酪棒,并与自制的传统奶酪棒进行味感对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探究脱脂乳粉和大豆分离蛋白添加总量、脱脂乳粉与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比、复配乳化盐添加量及复配稳定剂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奶酪棒品质和味感的影响,优化大豆分离蛋白奶酪棒的配方,并对其味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奶酪棒的最佳配方为:以100 g 水的质量计,脱脂乳粉和大豆分离蛋白添加总量16.0%,复配乳化盐添加量2.0%,复配稳定剂添加量3.0%,脱脂乳粉与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比为3∶1。与传统奶酪棒相比,大豆分离蛋白奶酪棒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且味感更加丰富。按照最优配方制作的大豆分离蛋白奶酪棒结构均匀,色泽良好,软硬适中,奶香和豆香较为浓郁,为该产品的市场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延长五叶草莓的供应时间,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以新鲜优质红色五叶草莓为试材,产品模糊感官评分为依据,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低糖五叶草莓果脯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糖五叶草莓果脯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在0.3%D-异抗坏血酸钠、0.2%柠檬酸、1.5%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护色液中护色20 min,1.5%CaCl2、1.0%δ-葡萄糖酸内酯组成的混合硬化液中硬化4 h,0.3%黄原胶、0.3%CMC-Na、0.3%海藻酸钠组成的混合填充液中填充30 min,以液料比3∶1(g/g)、超声温度51℃、超声渗糖时间1.9 h进行加工。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五叶草莓低糖果脯色泽鲜红,酸甜适口,组织饱满,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卡提拉玛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其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在最大限度保留风味品质的前提下,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法结合,探讨最优配方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新型卡提拉玛的最优工艺为:以小麦粉100%为基准,稀奶油30%、酸奶粉6%、黄油8%、酵母0.6%、牛奶35%、蛋清5%、食盐0.4%、水30%、葡萄干与核桃10%,采用面火温度220℃、底火温度200℃焙烤20 min,此条件下烘烤的卡提拉玛色泽均匀,软硬适中,表皮光滑,层次结构清晰。  相似文献   

16.
以紫苏叶和陈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确定紫苏陈皮酥性饼干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紫苏陈皮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 g,紫苏和陈皮共12 g,紫苏与陈皮质量比3∶1,木糖醇21 g,蛋黄75 g,黄油50 g,食盐1.0 g,泡打粉0.8 g,采用该配方制得的紫苏陈皮酥性饼干口感酥松,表面棕黄,甜而不腻,有浓郁的紫苏和陈皮香气,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雪莲果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雪莲果果脯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雪莲果果脯最优加工工艺为:采用浓度为3 g/L的柠檬酸护色,蔗糖添加量30%,糖渍时间30 h,60℃干燥12 h。在此工艺条件下加工的雪莲果果脯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口味甜度适中,口感软糯,具有浓郁的雪莲果风味,感官评分(91.6±0.3)分,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是一款特色果脯类产品。本研究成果可为雪莲果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